减震加强梁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906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加强梁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为解决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所述减震加强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为弧形结构,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减震塔连接位,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侧围外板安装架。所述减震加强梁应用于汽车,重量较轻,强度较高,从而使得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强度较高,进而提高了汽车的减震效果,使得汽车可承受更大的撞击力或车身扭转力。

Shock absorp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beams and ca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ock absorbing and strengthening beam and a ca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a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connect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damping tower and the outer outer plate of the side enclosure. The damping reinforcement beam comprises a main beam, the main beam is an arc structure, the main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tower connection position, and the main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enclosure plate mounting frame. The damping reinforcement beam should be used in the car with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rength, so that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between the shock absorber tower and the side outer plate is high, thus improving the damping effect of the car, so that the car can bear greater impact force or body to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加强梁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加强梁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车身结构按照受力情况分为承载式、非承载式和混合承载式三种。在混合承载式汽车中,前减震器的减震塔与上纵梁、前纵梁和侧围外板之间构成受力框架,用于承受部分撞击力,以及轮胎受力不均匀时的车身扭转力,以保证车辆行驶稳定,从而保障乘车人的行车安全。但是,现有车身结构中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加强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减震加强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为弧形结构,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减震塔连接位,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侧围外板安装架。优选地,所述主梁为弓形结构,且所述主梁由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塔连接位设置有减震塔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处铆接有减震塔连接螺母。可选地,所述侧围外板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主梁通过第一安装件与车架粘结,所述主梁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车架螺接。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塔连接位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主梁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框体连接件,所述框体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另一端向外侧设置有翻边。较佳地,所述框体连接件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框体连接件和所述主梁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主梁上均设置有翼子板安装位,所述翼子板安装位设置有翼子板安装孔,所述翼子板安装孔处铆接有翼子板安装螺母。进一步地,所述主梁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连接板和加强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板均为弧形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安装于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主梁为弧形结构,从而与减震塔与侧围外板的位置对应,使得主梁可以同时与减震塔与侧围外板连接,同时占用较少的空间。主梁上的减震塔连接位与前减震器的减震塔连接,主梁通过侧围外板安装架与侧围外板连接。由于在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了减震加强梁,因此提高了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减震塔与侧围外板等结构构成的受力框架可以承受更大的撞击力或车身扭转力,在车身受到撞击时,弓形的主梁发生形变可以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和震动,从而使得应用有减震加强梁的受力框架的减震效果更好。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相比,应用了本技术提供的减震加强梁的车身结构的减震效果更好,强度更高,可承受更大撞击力或车身扭转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包括减震塔和车架,所述减震塔和所述车架的侧围外板之间连接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减震加强梁。所述汽车与上述减震加强梁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位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位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位于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位于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主梁;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连接板;14-加强板;21-减震塔连接螺母;31-框体连接件;32-翻边;33-加强筋;40-第二安装件;51-翼子板安装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包括主梁10,主梁10为弧形结构,主梁10上设置有减震塔连接位,主梁10上设置有侧围外板安装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安装于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主梁10为弧形结构,从而与减震塔与侧围外板的位置对应,使得主梁10可以同时与减震塔与侧围外板连接,同时占用较少的空间。主梁10上的减震塔连接位与前减震器的减震塔连接,主梁10通过侧围外板安装架与侧围外板连接。由于在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连接了减震加强梁,因此提高了减震塔与侧围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减震塔与侧围外板等结构构成的受力框架可以承受更大的撞击力或车身扭转力,在车身受到撞击时,弓形的主梁10发生形变可以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和震动,从而使得应用有减震加强梁的受力框架的减震效果更好。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车身相比,应用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加强梁的车身结构的减震效果更好,强度更高,可承受更大撞击力或车身扭转力。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梁10具体为弓形结构,且主梁10由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制成。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主梁10重量较轻,从而可以满足汽车的轻量化需求,由于主梁10为一体成型工艺制成,因此主梁10的制造工艺流程简单,效率高。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梁10包括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连接板13和加强板14。连接板13和加强板14均设置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之间,连接板13分别与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连接,加强板14分别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连接。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连接板13和加强板14均为弧形板连接板13,且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和连接板13围成弓形结构,加强板14位于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和连接板13围成的区域内。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板13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相对设置,两个连接板13相对设置,第一挡板11、其中一个连接板13、第二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加强梁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为弧形结构,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减震塔连接位,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侧围外板安装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为弧形结构,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减震塔连接位,所述主梁上设置有侧围外板安装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为弓形结构,且所述主梁由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连接位设置有减震塔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处铆接有减震塔连接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主梁通过第一安装件与车架粘结,所述主梁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车架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连接位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一端,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于所述主梁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加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框体连接件,所述框体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主梁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梁徐晓宇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