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923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0‑50份、苦参碱0.06‑0.1份、聚丙烯酰胺1‑2份、海泡石20‑30份、凹凸棒石15‑25份、聚合氯化铝3‑5份、防水剂3‑5份、香菇多糖50‑9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6份、海蒿子提取物5‑10份、石灰3‑5份、椰壳活性炭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容易大规模推广;处理速度快、成本低、用量少,粉体形状,易于运输和保存;原位就地投放,操作人员用简易工具将修复剂与含液态烃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充分混合,实现深度吸附,吸附污染物后再现场空地自然存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实现生态化处理。

A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stor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mediation ag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storan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 40 EM bacteria, 0.06 matrine, 1, 2, 20, 25, 25, 3, poly aluminum chloride, 15 aluminum chloride, 5, waterproof 3. 5, letinous edodes polysaccharide 50, 90, Bacillus subtilis fermentation broth 4, 6, sea Artemisia extract 5, 10, lime 3 3 5, coco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10 10 20.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operation, good use effect, large scale popularization, fast processing speed, low cost, low dosage, powder shape, easy transportation and preservation; in situ put in place, operators use simple tools to mix the remediation agent with contaminated soil containing liquid hydrocarbon and heavy metal fully to achieve deep adsorption. After the adsorption of pollutants, the field will be stored in the open air and will not cause two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so as to realize ecological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
,具体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现,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已经不容忽视。染料、化工、制革、矿产开采、冶炼以及加工等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通过灌水(特别是污灌)、固体废弃物(污泥、垃圾等)堆积以及大气沉降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尤其是可交换态的重金属。当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超过其在环境中的容量时,即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发生。重金属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难以消除。重金属具有化学活动性强、迁移性大、毒性持久等特点,在环境中很难降解,其在土壤中的积累、迁移不仅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功能变化,还能够抑制作物根系作用和光合作用,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重要的是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迁移到人体内,在人体中慢慢积累,引起人体慢性重金属中毒,导致肾脏、肝脏、肺部、骨骼、生殖器官、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损伤,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目前,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主要分为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物理化学修复和农业工程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微生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通过超累积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转移,植物修复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三个类别;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促进或强化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土壤中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的修复机理主要有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及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溶解、甲基化作用;物理化学修复包括电动修复、土壤淋洗等,电动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两侧施加直流电场形成电场梯度,重金属污染物被带到电极两端,从而达到清洁污染土壤的目的。土壤淋洗是通过使用淋洗液或含有能提高重金属可溶性试剂的溶液来淋洗污染土壤,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至液相中,再用含一定配位体的化合物或阴离子与重金属形成较稳定的络合物或生成沉淀;农业工程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机械的方法,使受污染的表层土壤用未被污染活性土壤覆盖或去除表层受污染土壤后将下层土壤耕作活化的方法。工程修复技术主要有换土、客土、深耕翻土等。以上的重金属修复技术都有一定的重金属修复效果,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各有缺点。植物修复技术的修复用植物种类有限,且其修复速度较慢,积累大量重金属植物的再处理等问题也是限制植物修复技术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修复技术一般只对单独一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较好,且由于微生物生物体较小,修复的重金属量也较少,因此这也限制了利用微生物进行大面积现场修复的应用;电动修复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且因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限制因素;土壤淋洗技术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农业工程修复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且对土壤扰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0-50份、苦参碱0.06-0.1份、聚丙烯酰胺1-2份、海泡石20-30份、凹凸棒石15-25份、聚合氯化铝3-5份、防水剂3-5份、香菇多糖50-9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6份、海蒿子提取物5-10份、石灰3-5份、椰壳活性炭10-2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2-48份、苦参碱0.07-0.09份、聚丙烯酰胺1.2-1.8份、海泡石22-28份、凹凸棒石18-22份、聚合氯化铝3.5-4.5份、防水剂3.5-4.5份、香菇多糖60-8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5-5.5份、海蒿子提取物6-9份、石灰3.5-4.5份、椰壳活性炭12-1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5份、苦参碱0.08份、聚丙烯酰胺1.5份、海泡石25份、凹凸棒石20份、聚合氯化铝4份、防水剂4份、香菇多糖7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5份、海蒿子提取物8份、石灰4份、椰壳活性炭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剂采用酚醛树脂、聚乙烯醇和胶粉混合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椰壳活性炭的粒度为100-200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EM菌剂为含光合菌、酵母菌、乳酸菌、枯草菌、杆菌、绿脓菌等有益菌的混合菌。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海蒿子清洗干净后切段;将海蒿子段加水混合后升温至60-80℃恒温提取,充分提取后调pH至4.0,并进行脱色处理;将脱色后的粗提取液通过加热浓缩到1/5后继续加乙醇到75-85%浓度使提取物沉淀,分离出的沉淀为海蒿子提取物备用;(2)将苦参碱和水按质量比1:1,在苦参碱中加水混合,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浆体;(3)将聚丙烯酰胺、海泡石、凹凸棒石、聚合氯化铝、防水剂、石灰、椰壳活性炭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浆体中,加热至60-80℃,然后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溶液;(4)将EM菌剂、香菇多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以及海蒿子提取物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压均质处理,于10-15℃低温烘干,再包装,即得到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容易大规模推广;处理速度快、成本低、用量少,粉体形状,易于运输和保存;原位就地投放,操作人员用简易工具将修复剂与含液态烃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充分混合,实现深度吸附,吸附污染物后再现场空地自然存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实现生态化处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0份、苦参碱0.06份、聚丙烯酰胺1份、海泡石20份、凹凸棒石15份、聚合氯化铝3份、防水剂3份、香菇多糖5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份、海蒿子提取物5份、石灰3份、椰壳活性炭10份。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海蒿子清洗干净后切段;将海蒿子段加水混合后升温至60℃恒温提取,充分提取后调pH至4.0,并进行脱色处理;将脱色后的粗提取液通过加热浓缩到1/5后继续加乙醇到75%浓度使提取物沉淀,分离出的沉淀为海蒿子提取物备用;(2)将苦参碱和水按质量比1:1,在苦参碱中加水混合,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浆体;(3)将聚丙烯酰胺、海泡石、凹凸棒石、聚合氯化铝、防水剂、石灰、椰壳活性炭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混合浆体中,加热至60℃,然后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溶液;(4)将EM菌剂、香菇多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以及海蒿子提取物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高压均质处理,于10℃低温烘干,再包装,即得到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实施例2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2份、苦参碱0.07份、聚丙烯酰胺1.2份、海泡石22份、凹凸棒石18份、聚合氯化铝3.5份、防水剂3.5份、香菇多糖6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0‑50份、苦参碱0.06‑0.1份、聚丙烯酰胺1‑2份、海泡石20‑30份、凹凸棒石15‑25份、聚合氯化铝3‑5份、防水剂3‑5份、香菇多糖50‑9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6份、海蒿子提取物5‑10份、石灰3‑5份、椰壳活性炭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0-50份、苦参碱0.06-0.1份、聚丙烯酰胺1-2份、海泡石20-30份、凹凸棒石15-25份、聚合氯化铝3-5份、防水剂3-5份、香菇多糖50-9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6份、海蒿子提取物5-10份、石灰3-5份、椰壳活性炭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2-48份、苦参碱0.07-0.09份、聚丙烯酰胺1.2-1.8份、海泡石22-28份、凹凸棒石18-22份、聚合氯化铝3.5-4.5份、防水剂3.5-4.5份、香菇多糖60-8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4.5-5.5份、海蒿子提取物6-9份、石灰3.5-4.5份、椰壳活性炭12-1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EM菌剂45份、苦参碱0.08份、聚丙烯酰胺1.5份、海泡石25份、凹凸棒石20份、聚合氯化铝4份、防水剂4份、香菇多糖70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5份、海蒿子提取物8份、石灰4份、椰壳活性炭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