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20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其中,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废水管,中心管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盖盖设于第一端,第二端盖盖设于第二端,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或者,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第二端盖设有纯水出口;废水管连通废水出口设置,纯水管连通纯水出口设置;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第一端盖设有与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第一对接结构与第一端配合连接;第二端盖设有与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第二对接结构与第二端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反。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s, filter cartridges and water purifi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 a filter core and a water purifier, in which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 comprises a central tube group, a first end cover and a second end cover. The central pipe group comprises a pure water pipe and a wastewater pipe, the central pipe group ha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the first end cover is at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cover is at the second end. One end cover is equipped with wastewater outlet and pure water outlet. Or, the first end cover is equipped with wastewater outlet, the second end cover is equipped with pure water outlet, the waste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wastewater, the pure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pure water outlet,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are different in shape or / and size, the first end cover is fitted with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first end. The first butt structure, the first butt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the second end cover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docking structure with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second end, and the second butt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can prevent the first end cover and the second end cap from being rever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技术介绍
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组、卷制于中心管组上的反渗透膜片组以及盖设于中心管组和节水膜片组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和废水管,纯水和废水分别在纯水管和废水管中沿设定方向流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用于对该中心管组和反渗透膜片组进行定位。反渗透膜元件的中心管组两端结构相同,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侧的定位结构因此也较为类似,导致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容易装反。而当该反渗透膜元件应用于滤芯中时,第一端盖或第二端盖还需要作为转接部件,实现中心管组与滤芯盖的水路对接,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反可能导致反渗透膜元件内部水路堵塞。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旨在防止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与所述纯水管间隔设置废水管,所述中心管组具有在所述纯水管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废水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出口设置;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对接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二对接结构包括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纯水管的两端管口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的内管径小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的内管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横截面。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设有所述纯水出口,所述第一定位柱内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向延伸,并连通所述纯水管的内部通道和所述第一端盖上的所述纯水出口;和/或,所述第二端盖设有所述纯水出口,所述第二定位柱内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二定位柱的轴向延伸,并连通所述纯水管的内部通道和所述第二端盖上的所述纯水出口。优选地,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与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对接结构包括数个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二对接结构包括数个第四定位柱,所述第四定位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的内壁平滑,所述第三定位柱的周壁对应平滑设置,所述废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的内壁凸设有数个限位凸起,所述第四定位柱的周壁上对应所述限位凸起开设有容置所述限位凸起的限位槽。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设有所述废水出口,所述第三定位柱内开设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三定位柱的轴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废水管的内部通道和所述第三端盖上的所述废水出口;和/或,所述第二端盖设有所述废水出口,所述第四定位柱内开设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沿所述第四定位柱的轴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废水管的内部通道和所述第四端盖上的所述废水出口。优选地,反渗透膜元件还包括多个反渗透膜片组,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均具有位于所述中心管组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中心管组外部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废水管和所述纯水管被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一部分隔开;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二部分形成围绕在所述中心管组的周围的多层薄膜组件;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还分别盖合并密封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的两端。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滤芯,该滤芯包括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与所述纯水管间隔设置废水管,所述中心管组具有在所述纯水管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废水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出口设置;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净水器,该净水器包括滤芯,所述滤芯包括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包括中心管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与所述纯水管间隔设置废水管,所述中心管组具有在所述纯水管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废水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出口设置;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反渗透膜元件的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和废水管;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夹紧中心管组的两端以进行定位,在第一端盖上设置纯水出口和废水出口,形成与中心管组对应管路连通的流道;同时,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如此,当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装反时,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不匹配,无法装配,第二对接结构与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不匹配,无法装配,从而导致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无法与中心管组装配,从而防止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装反,进而保证反渗透膜元件内部水路通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反渗透膜元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反渗透膜元件沿A-B-C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反渗透膜元件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净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组,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与所述纯水管间隔设置废水管,所述中心管组具有在所述纯水管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废水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出口设置;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组,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与所述纯水管间隔设置废水管,所述中心管组具有在所述纯水管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和纯水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废水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出口设置;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或/和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一对接结构,所述第一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的第二对接结构,所述第二对接结构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的形状和/或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对接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相匹配;所述第二对接结构包括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管的两端管口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一端的管口的内管径小于所述纯水管位于所述中心管组的第二端的管口的内管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横截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设有所述纯水出口,所述第一定位柱内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向延伸,并连通所述纯水管的内部通道和所述第一端盖上的所述纯水出口;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鹏蔡雪刚孙天厚宋国栋谈菲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