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妙欣专利>正文

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101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27
本申请公开了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包括连接轴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上的轴承及球身,所述球身的内壁上设有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所述球身的边缘部以所述配重支撑部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并形成倾斜支撑回弹面。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克服了现有的悠悠球容易在摔落后变形甚至摔烂,球身支撑能力弱,不耐用,球身在摔地后难以回弹的技术问题。

Anti - fall, durable and easy to rebound off - line yo yo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off-line and easy to rebound off-line Yo Yo, including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bearing and a ball body on the connecting shaft.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eight supporting part that extends outwards upward. The edge part of the ball body extends from the base of the weight supporting part to the outside. Set up and form a slanted support springback surface. The main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o overcom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Yo Yo is easy to fall backward and even fall, the ball body support ability is weak, and the ball is not durable, and the ball is difficult to rebound after the ground is thr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
本技术涉及悠悠球领域,尤其涉及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
技术介绍
现有的悠悠球容易在摔落后变形甚至摔烂,球身支撑能力弱,不耐用,造成玩家的使用成本增加。特别是在离绳悠悠球领域中,球身支撑能力弱还会导致球身在摔地后难以回弹,不利于玩家救起落地后弹起的悠悠球。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人作了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该前提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的悠悠球容易在摔落后变形甚至摔烂,球身支撑能力弱,不耐用,球身在摔地后难以回弹的技术问题,提供了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包括连接轴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1上的轴承2及球身3,所述球身3的内壁上设有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34,所述球身3的边缘部以所述配重支撑部34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并形成倾斜支撑回弹面341。为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还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球身3的内壁边缘设置有平行回弹面342,所述平行回弹面342与所述倾斜支撑回弹面341连接并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平行回弹面342与所述倾斜支撑回弹面341之间的夹角为148度。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球身3内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同轴且横截面呈三切面形状的凸起环5,所述凸起环5可与所述球身3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所述凸起环5的材质可与所述球身3的材质相同或不同。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配重支撑部34与所述凸起环5位于同一垂直方向上。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凸起环5包括第一切面501、第二切面502及第三切面503,所述第一切面501的外端部与所述球身3的内侧表面连接、内端部与所述第二切面502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切面502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切面503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切面503的下端部与所述球身3的内侧表面连接。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第一切面501与第二切面502之间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所述第二切面502与第三切面503之间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如上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所述球身3的横截面呈V形、C形或蝶形,所述球身3内设有可随意更换且能顶装不同规格的轴承的顶装垫片4,所述顶装垫片4上的回收部为回收硅胶圈或回收星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可在增加悠悠球空转旋转惯性的同时,增加悠悠球边缘部的回弹能力,便于玩家在悠悠球摔落后进行救球。重量分布设计合理,球身的边缘部以配重支撑部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悠悠球在多次摔落后,不易变形,支撑能力强,回弹效果好,结构可靠耐用,颠覆传统的悠悠球很容易摔烂的问题,降低玩家的使用成本。2、本技术通过设置横截面呈三切面形状的凸起环,可在增加球身重量分布的同时,使球身整体造型线条更美观,凸起环的材质可与球身的材质相同或不同,可根据每款悠悠球的定位进行设置,生产加工方便,当将凸起环设置为大密度的材质,球身设置为小密度的材质时,能更好地提升悠悠球的爆发力、空转时间及操控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显而易见地,下述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成内容、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包括连接轴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1上的轴承2及球身3,所述球身3的内壁上设有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34,所述球身3的边缘部以所述配重支撑部34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并形成倾斜支撑回弹面341。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34可在增加悠悠球空转旋转惯性的同时,增加悠悠球边缘部的回弹能力。重量分布设计合理,球身3的边缘部以配重支撑部34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悠悠球在多次摔落后,不易变形,支撑能力强,回弹效果好,结构可靠耐用,颠覆传统的悠悠球很容易摔烂的问题,降低玩家的使用成本。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球身3的内壁边缘设置有平行回弹面342,所述平行回弹面342与所述倾斜支撑回弹面341连接并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平行回弹面342,可与倾斜支撑回弹面341连接并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时支撑效果最佳,此改进对现有的悠悠球来说产生了极大的效果,是申请人经过多年的玩球经验得出,耐用可靠,同时,因悠悠球的支撑回弹力提升后,玩家做招失误时,悠悠球落地后能回弹的高度更高,便于玩家救球;本申请还具备以下优点:因高精度悠悠球均采用高精度的数控车装进行加工,通过设置平行回弹面342能方便生产加工时进行装夹,优化生产流程,本申请人作出的改进为悠悠球产品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具体地,所述平行回弹面342与所述倾斜支撑回弹面341之间的夹角为148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球身3内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同轴且横截面呈三切面形状的凸起环5,所述凸起环5可与所述球身3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所述凸起环5的材质可与所述球身3的材质相同或不同。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横截面呈三切面形状的凸起环5,可在增加球身重量分布的同时,使球身整体造型线条更美观,凸起环5的材质可与球身3的材质相同或不同,可根据每款悠悠球的定位进行设置,生产加工方便,当将凸起环设置为大密度的材质,球身设置为小密度的材质时,能更好地提升悠悠球的爆发力、空转时间及操控性能。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支撑部34与所述凸起环5位于同一垂直方向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环5包括第一切面501、第二切面502及第三切面503,所述第一切面501的外端部与所述球身3的内侧表面连接、内端部与所述第二切面502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切面502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三切面503的上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切面503的下端部与所述球身3的内侧表面连接。其优点在于能在增加球身重量分布的同时,增加悠悠球的设计美感。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面501与第二切面502之间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所述第二切面502与第三切面503之间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其优点在于通过将切面与切面之间的角度设置为140度~160度,是本申请最佳的实施方式,在满足的重量分布的同时,最具设计美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

【技术保护点】
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包括连接轴(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1)上的轴承(2)及球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身(3)的内壁上设有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34),所述球身(3)的边缘部以所述配重支撑部(34)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并形成倾斜支撑回弹面(341)。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包括连接轴(1)以及设于所述连接轴(1)上的轴承(2)及球身(3),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身(3)的内壁上设有倾斜向外朝下延伸的配重支撑部(34),所述球身(3)的边缘部以所述配重支撑部(34)的上端为根部由厚渐薄往外延伸设置,并形成倾斜支撑回弹面(3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身(3)的内壁边缘设置有平行回弹面(342),所述平行回弹面(342)与所述倾斜支撑回弹面(341)连接并形成夹角,该角度为140度~16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回弹面(342)与所述倾斜支撑回弹面(341)之间的夹角为148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回弹的离线悠悠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球身(3)内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同轴且横截面呈三切面形状的凸起环(5),所述凸起环(5)可与所述球身(3)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所述凸起环(5)的材质可与所述球身(3)的材质相同或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摔耐用方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锐恒
申请(专利权)人:黄妙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