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97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46
一种角度可调的无线内窥镜,其胶囊内镜、内套管及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后端设置一由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制成的与胶囊内镜后端吻合的弧形罩;在内套管前端设置与弧形罩形状对应的且由顺磁性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结合罩;弧形罩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结合罩上设置活动孔;延长柄直接延长至内套管最后端且从内套管后端伸出或延长柄连接设置在内套管内的操纵柄,操纵柄从内套管后端伸出进行操作;所述内套管中部设置控制操纵杆或延长柄位置的且作为活动支点的限位结构;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实现对手术部位的多角度观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A new type of wireless endoscope

A wireless endoscope with adjustable angle, its capsule endoscope, inner casing and coat tube;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ar end of the capsul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cover made of magnetic material or paramagnetic material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capsule endoscopy; the front end of the inner casing is arranged with an arc shape shape and is paramagnetic material or magnetic. A connecting hood made of a material; an elongated handle at the top of the arc cover; a movable hole on the combined cover; the extension handle is directly extended to the end of the inner casing and the handle in the inner casing is set from the rear end of the inner casing or the extension handle, and the handle is extended out of the rear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the inner casing is set in the middle. A position limiting structure for controlling the joystick or extending the position of the handle as a movable fulcrum is arranged, and the inner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er casing.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multi angle observation of the operative part, an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内镜
,特别是针对角度可以调整内镜
,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
技术介绍
微创手术手术时通过开一到数个小口,然后利用医用内窥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手术的创口小使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早期微创手术,主要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施行手术的一种技术;而现在微创手术基本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椎体治疗,关节治疗等方面也都有微创手术的开展。而微创手术得以顺利实施则得益与各种内镜系统的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用于内窥镜系统包括镜身、光纤线、成像系统及显示结构组成,而镜身通常采用光纤、光源及镜头,使用过程中将镜身伸入手术部位,通过光纤线与成像系统进行连接。目前的内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光纤线的使用,且光纤线一般较长姐比较冗余;使用过程中医生要随时注意对光纤线的保护,稍不谨慎就会对光纤线造成损坏,进而会影响成像的效果;而且光纤线影响操作者操作。另外随着无线成像技术的发展,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方式实现直接将图像传输到成像系统并在显示结构上显示的方式以成为目前一种比较先进的方式,如胶囊内镜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而胶囊内镜只适合在胃肠道内应用,其跟随胃肠道蠕动,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但因其不可控制性存在观察失败的发生可能,而且也因其不可控制性及其其他内镜应用部位的不可蠕动性,造成其不能再其他内镜领域应用的结果。即使可控胶囊内镜也多是通过线进行牵拉控制的,如可控胶囊内镜201310147393.4及可操控胶囊内镜201110141803.5,其也不能再其他内镜领域进行推广应用。而如何有效控制类似胶囊内镜的结构成为其应用在其他内镜领域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胶囊内镜控制问题后也将会很好的解决光纤线影响操作者操作的问题。另外因为目前胶囊内镜一体制造,其内部结构的精密性,且经肛门排出的问题,造成目前的胶囊内镜还存在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进而造成其使用成本过大,严重超出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如果能设计一种在其他内镜领域可以重复使用的胶囊内镜,则会大大的降低胶囊内镜的使用成本。另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现有的内镜镜身进入手术部位后角度调整程序复杂,需要一种调节角度方式简单的内镜。根据上述提出的内镜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胶囊内镜结合到普通内窥镜上且可以调节角度的内窥镜。具体为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内镜角度不好调节,光纤线易损,且胶囊内镜应用范围窄及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内套管及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后端设置一由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制成的与胶囊内镜后端吻合的弧形罩;在内套管前端设置与弧形罩形状对应的且由顺磁性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结合罩;弧形罩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结合罩上设置活动孔;延长柄直接延长至内套管最后端且从内套管后端伸出或延长柄连接设置在内套管内的操纵柄,操纵柄从内套管后端伸出进行操作;所述内套管中部设置控制操纵柄或延长柄位置的且作为活动支点的限位结构;内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侧。使用时首先将胶囊内镜的弧形罩与内套管的结合罩进行吸附;延长柄在活动孔伸出,连接操作柄或通过限位结构后直接伸出至内套管后端;通过在后端变动延长柄或操作柄的位置通过改变延长柄在活动孔处的位置达到改变前端胶囊内镜角度的目的。此种设置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实现对手术部位的多角度观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进一步,弧形罩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结合罩由顺磁性材料制成。此种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吸附。进一步,所述弧形罩通过生物胶黏剂与胶囊内镜后端连接;此种连接可以保证弧形罩与胶囊内镜的稳固连接,防止使用过程中胶囊内镜自弧形罩脱下。进一步,所述弧形罩顶端中部设置一延长柄,延长柄通过结合罩上的活动孔后连接操作柄。进一步,所述操作柄与延长柄的连接方式为可活动连接方式,具体方式为:两个扣合的环形结构连接。进一步,所述延长柄与弧形罩顶端对应设置环形结构,两环形结构扣合连接。通过此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胶囊内镜角度的调整。进一步,所述活动孔为一经过结合罩中央的圆形孔,或为经过结合罩中央的长条孔。进一步,所述结合罩外侧与内套管前端边缘一体连接。此种方式可以实现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结构为从内套管内部伸出的供延长柄或操作杆通过的带孔圆环,孔在圆环中央,且孔周围设置贴紧延长柄或操作杆的弹性环;此种设置可以为延长柄及操作杆提供一个有效的移动支点,实现在内套管后端移动延长柄或操作杆达到移动前端延长柄或操作杆位置进而达到改变前端胶囊内镜角度的目的,此种设置可以实现多角度的调节。或者,所述限位结构为从内套管伸出的一可转动杆,可转动杆在内套管中央设置一个供延长柄或操作杆穿过的穿入孔。进一步,所述可转动杆设置在内套管上突出的突起结构上,突起结构上设置一个供可转动杆伸入的圆柱孔,圆柱孔后端有一尺寸较大的圆槽,可转动杆后端设置置入圆槽内的圆盘,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可转动杆转动,又可防止可转动杆脱出。此种设置方式仅可实现在各个平面内的角度变化,另外方向的角度变化则需要通过达到特定角度后内套管沿外套管旋转实现。进一步,在所述内套管末端设置泥性塞,泥性塞的设置可以实现延长柄或操作杆移动时移动,不移动时初步固定位置。或者在所述内套管末端设置一定位塞,所述定位塞结构为一薄锥形塞;锥形塞上设置一从圆心发出到边缘的纵向口,纵向口的宽度与延长柄与操作杆直径一致;另外沿纵向口方向阵列设置多个垂直于纵向口的缺口,缺口宽度与延长柄或操作杆一致,此种设置在带到合适角度后,手持手持杆,将纵向口对着延长柄或操作杆放下,后微旋转薄锥形塞,使延长柄或操作杆落入对应的缺口内,将其锁死。进一步,所述薄锥形塞上设置一竖直小杆;竖直小杆的设置方便对锥形塞的操作。进一步,所述胶囊内镜的最外侧由两片椭球形透明结构吻合的扣合在一起,有胶黏剂进行防水胶粘,椭球形透明结构内部设置各种用于与胶囊内镜成型单元、照明单元、电源及无线传输单元吻合的结构。此种设置在完成一次手术时将胶囊内镜回收后进行椭球形透明结构及电源的更换后即可重复使用,减少使用成本,可实现多次使用。进一步,在外套管内侧设置一橡胶环,橡胶环可以限制内套管的无力移动,但不影响在有力作用下外套管与内套管间的移动及转动。进一步,在内套管后端外侧设置一手柄,方便实现外套管与内套管间的相互移动及转动。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将无线的胶囊内镜应用到普通的内镜领域,减少了多线的烦恼,且可以实现多角度调节,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有带孔圆环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有突起结构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塞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前端不包含胶囊内镜部分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带孔圆环结构部分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突起结构部分局部放大透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突起结构部分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囊内镜;11、弧形罩;12、延长柄;13、环形结构;2、内套管;21、结合罩;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1)、内套管(2)及外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1)后端设置一由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制成的与胶囊内镜(1)后端吻合的弧形罩(11);在内套管(2)前端设置与弧形罩(11)形状对应的且由顺磁性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结合罩(21);弧形罩(11)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12);结合罩(21)上设置活动孔(22);延长柄(12)直接延长至内套管(2)最后端且从内套管(2)后端伸出或延长柄(12)连接设置在内套管(2)内的操纵柄,操纵柄从内套管(2)后端伸出进行操作;所述内套管(2)中部设置控制操纵杆或延长柄(12)位置的且作为活动支点的限位结构;内套管(2)设置在外套管(3)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线内窥镜,其包括胶囊内镜(1)、内套管(2)及外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内镜(1)后端设置一由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制成的与胶囊内镜(1)后端吻合的弧形罩(11);在内套管(2)前端设置与弧形罩(11)形状对应的且由顺磁性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的结合罩(21);弧形罩(11)顶端设置可转动的延长柄(12);结合罩(21)上设置活动孔(22);延长柄(12)直接延长至内套管(2)最后端且从内套管(2)后端伸出或延长柄(12)连接设置在内套管(2)内的操纵柄,操纵柄从内套管(2)后端伸出进行操作;所述内套管(2)中部设置控制操纵杆或延长柄(12)位置的且作为活动支点的限位结构;内套管(2)设置在外套管(3)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弧形罩(11)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结合罩(21)由顺磁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罩(11)通过生物胶黏剂与胶囊内镜(1)后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柄(12)与弧形罩(11)顶端对应设置环形结构(13),两环形结构(13)扣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线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活动孔(22)为一经过结合罩(21)中央的圆形孔,或为经过结合罩(21)中央的长条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鹏张娟张冬梅靳传娣李萍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