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496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TypeC插头端和USB接口端,所述USB接口端用于供外接设备的充电插头插入,所述TypeC插头端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USB接口端的长度为10~16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接头的USB接口端的长度仅为13~16mm,不同于现有的转接头长度都很长,携带更加方便,并且更加符合便携式电子设备超薄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Adap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 connecting head. A switch head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the TypeC plug end and the USB interface end. The USB interface end is used for inserting the charging plug for the external equipment. The TypeC plug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charging interfac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e length of the USB interface end is 10 to 16mm. The length of the USB interface of the connecting hea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only 13 to 16m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ng length of the existing connecting head, more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mor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ultrathi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
技术介绍
TypeC端口的最高传输速率为每秒10Gb,既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又可以进行充电或者作为视频输出端口链接外部显示设备,可以进行双向传输,而且可以与老的USB标准兼容,TypeC端口已经逐渐成为了电子设备的标配。但是市场还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旧的USB插头,为了实现旧的USB插头与TypeC端口的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和充电,市场上应运而生出现了转接头。但是,现有的转接头的尺寸都太大,不方便携带,也不符合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于轻薄化、小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转接头。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包括TypeC插头端和USB接口端,所述USB接口端用于供外接设备的充电插头插入,所述TypeC插头端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USB接口端的长度为10~16mm。优选地,所述USB接口端的长度为12.5~15.5mm。优选地,所述转接头的总长度为18~24mm。优选地,所述转接头设置有导电端子组和电子元器件,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至少二导电端子,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二导电端子上,该二导电端子分别为进行检测信号通信的导电端子和进行接地信号通信的导电端子。优选地,所述转接头中无PCB板。优选地,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为5PIN转4PIN的端子布设结构时,所述TypeC插头处为5PIN,所述USB接口处为4PIN,其中TypeC插头处的5PIN分别是A1(B1)、A5(B5)、A6(B6)、A7(B7)以及A9(B9),USB接口处的4PIN分别是USB(1)、USB(2)、USB(3)、USB(4)或USB(5),A1(B1)与USB(4)或USB(5)连通,A7(B7)与USB(2)连通,A6(B6)与USB(3)连通,A9(B9)与USB(1)连通,所述A5(B5)所在导电端子远离TypeC插头的一端不导电,所述电子元器件与A1(B1)所在导电端子、A5(B5)所在导电端子电性连接。优选地,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为10PIN转9PIN的端子布设结构时,所述TypeC插头处为10PIN,所述USB接口处为9PIN,其中TypeC插头处的10PIN分别是B1(A1)、B10(A10)、B11(A11)、B12(A12)、A2(B2)、A3(B3)、A4(B4)、A5(B5)、A6(B6)、A7(B7),USB接口处的9PIN分别是USB(1)、USB(2)、USB(3)、USB(4)、USB(5)、USB(6)、USB(7)、USB(8)、USB(9),所述B1(A1)与USB(4)连通,B10(A10)与USB(5)连通,B11(A11)与USB(6)连通,A2(B2)与USB(9)连通,A3(B3)与USB(8)连通,A4(B4)与USB(1)连通,A6(B6)与USB(3)连通,A7(B7)与USB(2)连通,B12(A12)与A5(B5)连通,且所述电子元器件与B12(A12)、A5(B5)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转接头包括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一端为TypeC引脚布设,相对的另一端为USB引脚布设,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子模块和第二端子模块,第一端子模块和第二端子模块进行叠合并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导电端子和第一端子安装板,所述导电端子安装在第一端子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端子模块为第二端子安装板,所述第一端子安装板和第二端子安装板进行叠合并限位;或者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子安装板和第一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安装在第一端子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端子安装板上设置有避空位;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端子安装板和第二导电端子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组安装在第二端子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端子安装板与第二端子安装板进行叠合并限位时,所述第二端子安装板的一部分置于避空位处。优选地,所述接口和插头是一体式连接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转接头的USB接口端的长度仅为10~16mm,不同于现有的转接头的USB端口长度都很长,不仅便于携带,并且更加符合便携式电子设备超薄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另外的,所述转接头的总长度仅为18~24mm,整体长度远远小于现有的转接头,不仅便于携带,并且更加符合便携式电子设备超薄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另外的,本技术的转接头通过将电子元器件与进行检测信号通信的导电端子和进行接地信号通信的导电端子连接来实现与电子设备TypeC端口的通信,不仅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接口之间的转换,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转接头的生产成本。另外的,本技术的转接头中没有设置PCB板,降低了转接头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小了转接头的长度。另外的,另外的,本技术的转接头正反插均可实现与TypeC端口进行通信。另外的,本技术的转接头可以将现有的MicroUSB、USB1.0、USB2.0、USB3.0以及USB3.1都转接为TypeC,兼容性强。另外的,本技术的转接头采用模块化安装模式,具有安装效率高、组装成本低和端子被固定在模块内,端子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接触稳定性好的优点。另外的,本技术的转接头,其接口和插头是一体式连接的,外形更加小巧,方便携带,更加符合电子设备超薄化、小型化的趋势。【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模块的主视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模块的仰视示意图。图3c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端子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7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转接头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子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端子引脚布设的结构示意图。图12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端子引脚布设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5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转接头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考图1a和图1b,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接头10,其用于将TypeC接口转换为USB接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TypeC插头端和USB接口端,所述USB接口端用于供外接设备的充电插头插入,所述TypeC插头端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USB接口端的长度为10~1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包括TypeC插头端和USB接口端,所述USB接口端用于供外接设备的充电插头插入,所述TypeC插头端用于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中,所述USB接口端的长度为10~16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端的长度为12.5~15.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的总长度为18~24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设置有导电端子组和电子元器件,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至少二导电端子,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二导电端子上,该二导电端子分别为进行检测信号通信的导电端子和进行接地信号通信的导电端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中无PCB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为5PIN转4PIN的端子布设结构时,所述TypeC插头处为5PIN,所述USB接口处为4PIN,其中TypeC插头处的5PIN分别是A1(B1)、A5(B5)、A6(B6)、A7(B7)以及A9(B9),USB接口处的4PIN分别是USB(1)、USB(2)、USB(3)、USB(4)或USB(5),A1(B1)与USB(4)或USB(5)连通,A7(B7)与USB(2)连通,A6(B6)与USB(3)连通,A9(B9)与USB(1)连通,所述A5(B5)所在导电端子远离TypeC插头的一端不导电,所述电子元器件与A1(B1)所在导电端子、A5(B5)所在导电端子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为10PIN转9PIN的端子布设结构时,所述TypeC插头处为10PIN,所述USB接口处为9PIN,其中TypeC插头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展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承越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