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463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的安装领域,具体是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包括固定座、连杆、接地杆和防护外壳,固定座上设有过线空腔和紧固螺栓,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接地杆连接,防护外壳包括分别用于防护固定座、连杆和接地杆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和连杆上,第三壳体为能够容纳接地杆的中空结构,第三壳体与接地杆铰接,其上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第三壳体沿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时,接地杆撑开弹性防护膜后从第三壳体中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好。

Cable reversing power supply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installation field of cable, in particular, the cable anti inverted power supply equipment, including a fixed seat, a connecting rod, a grounding rod and a protective shell. A wire cavity and a fastening bolt are provided on the fixed se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fixed sea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ounding rod, and the protective shell includes respectively used for prevention. To protect the first housing, second housing and third housing of the fixed seat, connecting rod and grounding rod,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second shell are fixed on the fixed seat and the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The third shell is a hollow structure 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he grounding rod, and the third housing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grounding rod. The third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elastic protective film with a middle opening and a third shell. When the hinge point is rotating to a certain angle, the earth rod extends the elastic protective film and extends out of the third shell.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quick, and the safety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防倒供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力供电
,尤其是电缆防倒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进行电网检修,都是先将检修线路所在区域的供电系统关闭后,检修人员再高空作业进行检修,而不进行防倒供电处理,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因为架空电缆线必然会接线入户,而部分用户(如学校、商场、工厂等)会安装发电机,以保证停电时正常供电而不影响电器的正常运作,停电时会存在从用户自备发电机上倒供电到架空主干线上而使主干线上仍然带电的现象,如果施工人员在断掉主干线上的供电系统后,在没有防倒供电处理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检修,势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检修人员为了高效行事,根本不进行接地处理,更是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因此对电缆进行防倒供电处理至关重要,首先需将带绝缘护套的电缆线剥离一段电缆绝缘护套形成裸线部位,在裸线部位接地线而防倒供电,但是电缆长期裸露势必会导致走火、触电等安全隐患,而且每次检修电路时再剥电缆线,接地,操作也很麻烦,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方便接地的电缆防倒供电设备,现有技术设计了一些防倒供电装置,但这些装置通常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特别是用于打开或关闭接地线部位的结构,操作比较繁琐费时,有些甚至需要用手直接接触操作,安全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安全性好的电缆防倒供电设备。本技术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包括固定座、连杆、接地杆和防护外壳,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供导线穿过的过线空腔、以及一个一端插入过线空腔用于将导线压紧在过线空腔内壁上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固定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导线并与所述接地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分别用于防护固定座、连杆和接地杆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和连杆上,第三壳体为能够容纳接地杆的中空结构,第三壳体的一端与接地杆的一端铰接,第三壳体在其旋转方向上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第三壳体沿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时,接地杆撑开所述弹性防护膜后从第三壳体中伸出。优选,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接地杆的铰接点位于接地杆与连杆的连接处,第三壳体上位于铰接点处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并在其中相对转动的转动槽,第三壳体在其旋转方向上的一个侧板为所述弹性防护膜,相对的另一个侧板为整体式防护板结构。优选,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优选,所述接地杆与所述电缆平行设置。优选,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用于拨动第三壳体旋转的拉环或者拨片结构。优选,所述接地杆上之与铰接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防止接地设备滑落的弯勾。优选,所述固定座包括U形底座和支撑板,U形底座的U形开口两侧设有滑槽,支撑板的两侧边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导轨滑块,支撑板通过导轨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安装在U型底座的U形开口上,支撑板与U形底座围合成的所述过线空腔,支撑板上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穿过螺孔孔而插入到过线空腔中。优选,所述紧固螺栓上用于压紧所述导线的一端还设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与紧固螺栓进行可转动连接。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为对合式结构,包括两个分壳,两个分壳的一个侧边铰接,另一个侧边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的两端对应所述过线空腔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孔,过线孔上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密封膜。使用本技术的电缆防倒供电设备的有益效果是:①接地杆为独立结构且和导线相隔一段距离,方便操作时接地设备安装在接地杆上;②用于封闭或打开接地杆的第三壳体与接地杆铰接,且其侧壁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操作时只需要转动第三壳体就能够使接地杆露出或者被防护,操作方便快捷;③第三壳体上设有拨片或拉环结构,方便用工具挑开或关闭,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用手直接触碰操作,安全性好;④接地杆端部设有防止接地设备(如接地钳、接地夹或者接地线)滑落的弯勾,安全性好;⑤固定座为U形底座和支撑板配合的机构,供电缆穿过的过线空腔为侧面封闭结构,固定座不会从电缆上滑落,固定牢固,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电缆防倒供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省略第一壳体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座,11-U形底座,111-滑槽,12-支撑板,121-导轨滑块,2-连杆,3-接地杆,31-弯勾,41-第一壳体,411、412-分壳,413-过线孔,42-第二壳体,43-第三壳体,431-弹性防护膜,432-拉环,5-过线空腔,6-紧固螺栓,61-压线板,7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包括固定座1、连杆2、接地杆3和防护外壳,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一个供导线7穿过的过线空腔5、以及一个一端插入过线空腔5用于将导线7压紧在过线空腔5内壁上的紧固螺栓6,紧固螺栓6与固定座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固定座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导线7并与所述接地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分别用于防护固定座1、连杆2和接地杆3的第一壳体41、第二壳体42和第三壳体43,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和连杆2上,第三壳体43为能够容纳接地杆3的中空结构,第三壳体43的一端与接地杆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壳体43与所述接地杆3的铰接点位于接地杆3与连杆2的连接处,第三壳体43上位于铰接点处设有供所述连杆2穿过并在其中相对转动的转动槽,第三壳体43在其旋转方向上的一个侧板为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431,相对的另一个侧板为整体式防护板结构,第三壳体43沿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时,接地杆3撑开所述弹性防护膜431后从第三壳体43中伸出。安装时,优选弹性防护膜431朝下,这样第三壳体43在重力的作用下会盖住接地杆3,当需要接地时,向上转动第三壳体43,才能露出接地杆3,这样安装能够防止第三壳体43意外打开造成安全隐患。使用时,将固定座1固定在电缆裸线上,采用紧固螺栓6将导线7压紧在固定座1上,需要对电缆进行接地时,转动第三壳体43,使接地杆3从第三壳体43中伸出,然后将接地设备(如接地钳、接地夹或者接地线)接在接地杆3上,使用完毕,移除接地设备,然后再转动第三壳体43使接地杆3进入第三壳体43内部。接地杆3为独立结构且和导线7相隔一段距离,方便操作时接地设备安装在接地杆3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接地杆3的第三壳体43与接地杆3铰接,且其侧壁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431,操作时只需要转动第三壳体43就能够使接地杆3露出或者被防护,操作方便快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杆2的一端与固定座1的侧壁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杆3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连杆与固定座的侧壁、连杆与接地杆之间大致垂直也可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地杆3与所述电缆平行设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壳体43上设有用于拨动第三壳体43旋转的拉环432,方便用工具挑开或关闭,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用手直接触碰操作,安全性好。作为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防倒供电设备

【技术保护点】
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连杆、接地杆和防护外壳,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供导线穿过的过线空腔、以及一个一端插入过线空腔用于将导线压紧在过线空腔内壁上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固定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导线并与所述接地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分别用于防护固定座、连杆和接地杆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和连杆上,第三壳体为能够容纳接地杆的中空结构,第三壳体的一端与接地杆的一端铰接,第三壳体在其旋转方向上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第三壳体沿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时,接地杆撑开所述弹性防护膜后从第三壳体中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连杆、接地杆和防护外壳,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供导线穿过的过线空腔、以及一个一端插入过线空腔用于将导线压紧在过线空腔内壁上的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固定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导线并与所述接地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分别用于防护固定座、连杆和接地杆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和连杆上,第三壳体为能够容纳接地杆的中空结构,第三壳体的一端与接地杆的一端铰接,第三壳体在其旋转方向上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中间开口的弹性防护膜,第三壳体沿铰接点旋转一定角度时,接地杆撑开所述弹性防护膜后从第三壳体中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接地杆的铰接点位于接地杆与连杆的连接处,第三壳体上位于铰接点处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并在其中相对转动的转动槽,第三壳体在其旋转方向上的一个侧板为所述弹性防护膜,相对的另一个侧板为整体式防护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防倒供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固定座的侧壁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接地杆的一端垂直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强尤占山孙建吉覃丹陈雪儿卢广业张开拓王延发张仕欢郝燕邵源鹏程雪丽刘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