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39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和动触头,驱动机构包括手柄、U形连接杆、跳扣、锁紧扣、第一复位扭簧和支架,支架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支架朝向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中心轴,锁紧扣旋转安装于中心轴上,且通过第一复位扭簧定位于支架上,跳扣旋转安装于支架的一端,且通过U形连接杆与手柄连接,动触头安装于支架的另一端;锁紧扣靠近跳扣的一端设有与跳扣侧壁接触的延伸卡位部,延伸卡位部设有卡位缺口,跳扣设有与卡位缺口相适配的倒勾部,第二壳体朝向跳扣的表面设有轴向锁紧挡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断路器加工简单、便于安装,且可以防止脱扣现象。

A circuit break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a first housing and a second housing with a phase cover.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movable contact are installed between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second hous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handle, a U shaped connecting rod, a jump button, a lock clasp, a first reset torsion spring and a support. The support is installed in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second shell body. A center axis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housing, which is mounted on the center shaft and positioned on the support shaft by the first reset twist spring. The jump buckle rotates and is mounted on one end of the bracket,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handle by the U shaped connecting rod. The movable contact is mount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bracket. The extension clip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gap, and the jump buckle is provided with an upside down part suitable for the gap gap. The second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xial locking bone on the jump surface. The circuit break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ing,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an prevent the tripping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一般用于商场以及民用住宅等场所,现有技术的断路器一般包括接线端子、灭弧栅、动触头、静触头以及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对动触头进行定位,但是现有技术的驱动机构容易形成脱扣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解决现有技术的断路器脱扣的现象。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解决现有技术的断路器不便于生产,且不便于安装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和动触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柄、U形连接杆、跳扣、锁紧扣、第一复位扭簧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所述支架朝向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中心轴,所述锁紧扣旋转安装于中心轴上,且通过第一复位扭簧定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跳扣旋转安装于支架的一端,且通过U形连接杆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于支架的另一端;所述锁紧扣靠近跳扣的一端设有与跳扣侧壁接触的延伸卡位部,所述延伸卡位部设有卡位缺口,所述跳扣设有与卡位缺口相适配的倒勾部,所述第二壳体朝向跳扣的表面设有轴向锁紧挡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向锁紧挡骨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向锁紧挡骨为直条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向锁紧挡骨为弧形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向锁紧挡骨的端面与所述跳扣的表面之间设有调整间隙。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整间隙为0.2mm-0.6mm。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跳扣朝向第二壳体的表面为平整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动触头通过第二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朝向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触头轴,所述动触头和第二复位扭簧依次套设于所述触头轴上,且第二复位扭簧的一端卡位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锁紧于所述动触头上。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支架安装动触头、跳扣以及锁紧扣,其整体结构安装较为便捷,将相应部件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后再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锁紧即可,另外,本技术通过延伸卡位部对跳扣的径向进行卡位,通过第二壳体的轴向锁紧挡骨对跳扣的轴向进行卡位,从而可以防止跳扣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脱扣现象,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2、本技术将用于限制跳扣轴向运动的轴向锁紧挡骨设于第二壳体上,此时无需另外再单独加工轴向锁紧挡骨,其加工简单,且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扣在一起即可实现轴向锁紧挡骨的轴向限位作为,便于安装,另外,安装本技术的断路器时,由于跳扣的轴向是通过第二壳体的轴向锁紧挡骨进行轴向锁位的,所以无需考虑跳扣和锁紧扣安装的先后顺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断路器拆分第二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驱动机构和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驱动机构和动触头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断路器的截面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参见附图1至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2和动触头3,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手柄21、U形连接杆22、跳扣23、锁紧扣24、第一复位扭簧25和支架26,所述支架26安装于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内,所述支架26朝向第二壳体1b的表面设有中心轴261,所述锁紧扣24旋转安装于中心轴261上,且通过第一复位扭簧25定位于所述支架26上,所述跳扣23旋转安装于支架26的一端,且通过U形连接杆22与所述手柄21连接,所述动触头3安装于支架26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a和第二壳体1b扣合连接,或者通过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述锁紧扣24靠近跳扣23的一端设有与跳扣23侧壁接触的延伸卡位部241,所述延伸卡位部241设有卡位缺口242,所述跳扣23设有与卡位缺口242相适配的倒勾部231,所述第二壳体1b朝向跳扣23的表面设有轴向锁紧挡骨10。其中,所述轴向锁紧挡骨10和所述第二壳体1b为一体成型结构,此时,加工方便,且整体结构稳定,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壳体1b与第一壳体1a扣合在一起后即可实现轴向锁紧挡骨10对跳扣23的轴向锁紧。本技术所述锁紧挡骨优选采用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所述轴向锁紧挡骨10为直条结构;第二种结构,所述轴向锁紧挡骨10为弧形结构。实际出模时,根据模具的具体形状选择相适配的轴向锁紧挡骨的形状。本技术通过支架26安装动触头3、跳扣23以及锁紧扣24,其整体结构安装较为便捷,将相应部件安装在第一壳体1a上后再将第二壳体1b与第一壳体1a锁紧即可,另外,本技术通过延伸卡位部241对跳扣23的径向进行卡位,通过第二壳体1b的轴向锁紧挡骨10对跳扣23的轴向进行卡位,从而可以防止跳扣2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脱扣现象,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能。此外,为了便于安装,本技术所述轴向锁紧挡骨10的端面与所述跳扣23的表面之间设有调整间隙L,且所述调整间隙为0.2mm-0.6mm。本技术通过设置调整间隙L从而降低安装过程需要的精确度,防止加工误差或者安装误差导致的不能正常安装的问题,且设置调整间隙L可以防止跳扣23出现卡死的现象,另外,当本技术的调整间隙为0.2mm-0.6mm时,可以保证整体能够正常安装,且不会出现脱扣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断路器一般是通过锁紧扣24进行跳扣23的轴向限位,为了防止出现跑位现象,一般需要将跳扣23上安装U形连接杆的通孔设置凸台,而本技术由于其轴向锁紧挡骨10设置在第二壳体1b上,所以无此要求,相反,本技术将所述跳扣23朝向第二壳体1b的表面设置为平整面,从而对轴向锁紧挡骨10的位置精度要求所有降低。此外,现有技术一般是将动触头3直接固定安装在支架26上,而刚性连接对整体结构的安装精度要求过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所述动触头3通过第二复位扭簧27安装于所述支架26上,所述支架26朝向第一壳体1a的表面设有触头轴262,所述动触头3和第二复位扭簧27依次套设于所述触头轴262上,且第二复位扭簧27的一端卡位于所述支架26上,另一端锁紧于所述动触头3上。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和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柄、U形连接杆、跳扣、锁紧扣、第一复位扭簧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所述支架朝向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中心轴,所述锁紧扣旋转安装于中心轴上,且通过第一复位扭簧定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跳扣旋转安装于支架的一端,且通过U形连接杆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于支架的另一端;所述锁紧扣靠近跳扣的一端设有与跳扣侧壁接触的延伸卡位部,所述延伸卡位部设有卡位缺口,所述跳扣设有与卡位缺口相适配的倒勾部,所述第二壳体朝向跳扣的表面设有轴向锁紧挡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包括相盖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驱动机构和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柄、U形连接杆、跳扣、锁紧扣、第一复位扭簧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所述支架朝向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中心轴,所述锁紧扣旋转安装于中心轴上,且通过第一复位扭簧定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跳扣旋转安装于支架的一端,且通过U形连接杆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于支架的另一端;所述锁紧扣靠近跳扣的一端设有与跳扣侧壁接触的延伸卡位部,所述延伸卡位部设有卡位缺口,所述跳扣设有与卡位缺口相适配的倒勾部,所述第二壳体朝向跳扣的表面设有轴向锁紧挡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锁紧挡骨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泽伟汤超张涛陈文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照明智达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