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830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屏、柔性变形板、驱动机构、壳体,所述柔性变形板与柔性显示屏背面固定;还包含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包含刚性薄板和支撑架,所述刚性薄板两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刚性薄板与柔性变形板粘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含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轴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驱动所述刚性薄板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实现可变形显示屏由平面显示变为外凸曲面显示或内凹曲面显示。

A display device for surface deform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for curved surface deformation, which includes a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 flexible deformable plate,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shell. The flexible deformation plate is fixed on the back of the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d the brac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rigid plate and a support frame, the rigid plate ends and the support frame. The drive mechanism is fixed with the shell,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ing rod, the drive rod moves inward or outwar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drives the outer convex curved or concave arc deformation of the rigid sheet to realize the deformable display display by plane display. Display changes are convex surface display or concave surface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具体涉及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器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现有的显示器通常只能平面进行显示。为了提高一种更加舒适的观影屏幕,同时柔性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得到更好的观影效果,目前已经有内凹型的显示器。但是既能兼顾平面显示,又能实现曲面显示的显示屏的机构目前都非常复杂,通常是通过多个拼版方式形成曲面显示支撑结构,或者是通过铰链结构方式拼接处曲面显示的支撑结构。为了实现简单可靠的,并且可以兼顾平面显示,又能实现曲面显示的显示装置是进一步发展曲面显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包括柔性显示屏、柔性变形板、驱动机构、壳体,所述柔性变形板与柔性显示屏背面固定;还包含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包含刚性薄板和支撑架,所述刚性薄板两端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刚性薄板与柔性变形板粘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含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轴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驱动所述刚性薄板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实现可变形显示屏由平面显示变为外凸曲面显示或内凹曲面显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杆的移动距离h满足以下公式:C=L*(l+δ)=2Rarcsin(L/2R)且其中:C=柔性显示屏外凸或内凹时横向弧长;L=柔性显示屏外凸或内凹时横向的弦长;arcsin=反正弦函数;δ=柔性显示屏伸长率;R=半径;h=驱动杆轴向移动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显示屏包含柔性屏基板和若干个显示单元,所述柔性屏基板与所述柔性变形板通过粘接相连,粘接方式包含全面粘接或网状粘接,所述刚性薄板变形带动所述柔性变形板变形,进而使所述柔性屏基板变形,避免造成所述柔性屏基板受力不均破裂或变形不一致,导致显示异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变形板包含整体柔性板或网状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杆通过连接块与所述刚性薄板连接;所述连接块包含长条型矩形板,其竖直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刚性薄板中部,所述驱动杆的驱动连接块使刚性薄板变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屏基板采用可记忆变形材料、柔性塑料材料或柔性纤维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刚性薄板包括不锈钢薄板、塑料薄板制成或复合材料薄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刚性薄板包括不锈钢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刚性薄板两端包含滑块,所述滑块包含跑道型的限位孔,所述支撑架包括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与限位孔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杆沿轴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所述刚性薄板的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的弧度被限位孔限定。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该屏幕可以用于手机,平板上或电视机上,可以把电视机或电脑的屏幕由平面变成曲面,结构简单可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所示2-2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所示3-3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3所示刚性薄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所示刚性薄板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2所示内凹曲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图2所示外凸曲面示意图;图8是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是本技术图8所示9-9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方便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描述中x轴方向称为横向,y轴方向称为纵向,z轴方向成为轴向,柔性显示屏10的中心位置为0点位置,凡是沿z轴方向靠近0点位置称为近端,凡是,沿z轴方向远离0点位置称为远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显示器装置1,包括柔性显示屏10、柔性变形板20、驱动机构30、壳体50,所述柔性变形板20与柔性显示屏10背面固定。还包含撑开机构40,所述撑开机构40包含刚性薄板41和支撑架43,所述刚性薄板41两端与支撑架43活动连接;所述刚性薄板41与柔性变形板20粘接固定;所述壳体50包含后壳51和中框52,所述驱动机构30与壳体50的后壳5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0包含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沿轴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驱动所述刚性薄板41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实现可变形显示屏10由平面显示变为外凸曲面显示或内凹曲面显示。还包含设置在所示柔性显示屏10四周的侧边板21,侧边板21与所述柔性变形板20相连,所述侧边板21与柔性显示屏10的四周边缘粘接固定,同时与中框52粘接固定。所述侧边板21采用半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侧边板21的变形能力远小于柔性显示屏10的变形能力,一方面对柔性显示屏10起到支撑限定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柔性显示屏10过度变形时对柔性变形板20进行变形补偿,避免出现变形过度引起柔性显示屏10显示异常甚至破裂。所述柔性变形板20采用柔性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良好延展性的硅胶材料,橡胶材料,所述底部也可以由可以横向伸长的纤维布组成。所述柔性变形板20包含整体柔性板或网状板。所述柔性显示屏10包含柔性屏基板12和若干个显示单元11,所述柔性屏基板12采用可记忆变形材料、柔性塑料材料或柔性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柔性屏基板12与所述柔性变形板20通过粘接相连,粘接方式包含全面粘接或网状粘接。所述柔性显示屏10具有可以伸长变形的能力,可以在受到外力情况下实现外凸或内凹变形。在变形过程中,所述刚性薄板41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首先带动所述柔性变形板20变形,所述柔性变形板20进而使与之连接固定的所述柔性屏基板12变形,这样一方面由于柔性变形板20的缓冲,释放变形的应力,避免造成所述柔性屏基板12受力不均破裂或变形不一致,导致显示异常;另外一个方面柔性变形板20变形可以对所述刚性薄板41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出现的局部不平整的弧型进行平滑,使所述柔性屏基板12变形呈现出较好的弧面形态。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杆31通过连接块42与所述刚性薄板41连接;所述连接块42包含长条型矩形板或条形板,其沿纵向竖直设置并固定在所述刚性薄板41远端中间位置,所述驱动杆31的驱动连接块42使刚性薄板41变形。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块42在刚性薄板41远端中部纵向与刚性薄板41连接固定,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现有技术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块42包括刚性的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块42可以有效将所述驱动杆45传递的力量沿纵向传递到刚性薄板41的中间位置,起到较好的分散力量的作用,保证外凸或内凹变形的弧面基本满足圆弧形状,防止刚性薄板41在受力点局部出现严重变形。所述驱动机构30包含驱动杆31和驱动电机32(未示出),驱动电机32通过减速齿轮34(未示出)与输出杆33(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10)、柔性变形板(20)、驱动机构(30)、壳体(50),所述驱动机构(30)与壳体(50)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变形板(20)与柔性显示屏(10)背面固定;还包含撑开机构(40),所述撑开机构(40)包含刚性薄板(41)和支撑架(43),所述刚性薄板(41)两端与支撑架(43)活动连接;所述刚性薄板(41)与柔性变形板(20)粘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30)包含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沿轴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驱动所述刚性薄板(41)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实现可变形显示屏(10)由平面显示变为外凸曲面显示或内凹曲面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10)、柔性变形板(20)、驱动机构(30)、壳体(50),所述驱动机构(30)与壳体(50)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变形板(20)与柔性显示屏(10)背面固定;还包含撑开机构(40),所述撑开机构(40)包含刚性薄板(41)和支撑架(43),所述刚性薄板(41)两端与支撑架(43)活动连接;所述刚性薄板(41)与柔性变形板(20)粘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30)包含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沿轴向方向向内或向外运动,驱动所述刚性薄板(41)外凸弧形变形或内凹弧形变形实现可变形显示屏(10)由平面显示变为外凸曲面显示或内凹曲面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1)的移动距离h满足以下公式:C=L*(1+δ)=2Rarcsin(L/2R),且其中:C=柔性显示屏(10)外凸或内凹时横向弧长;L=柔性显示屏(10)外凸或内凹时横向的弦长;arcsin=反正弦函数;δ=柔性显示屏(10)伸长率;R=半径;h=驱动杆(31)轴向移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屏(10)包含柔性屏基板(12)和若干个显示单元(11),所述柔性屏基板(12)与所述柔性变形板(20)通过粘接相连,粘接方式包含全面粘接或网状粘接,所述刚性薄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爱可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