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824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激光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一激光晶体与至少二灯条。该壳体具有一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该激光晶体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的中心。该些灯条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该些灯条呈环形或对称排列于该激光晶体的周围,并分别照射光线至该激光晶体以通过该激光晶体输出一激光束。

Laser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ase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laser crystal and at least two light bars. The shell has an inner wall of a ring or polygon. The laser crystal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is located at or near the center of the ring or polygonal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lamp bars are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d are located or adjacent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ring or polygon. The lamp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laser crystal in a circular or symmetrical way, and irradiate the light to the laser crystal respectively to output a laser beam through the laser crys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呈环形或对称排列的灯条的激光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例如仪器扫描、手术、杀菌等,而手持式激光装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一般手持激光装置大多是由二节骨架所组成,不仅重量重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而且移动上也造成不便,再加上激光击发时,激光晶体(共振腔)内需要高压驱动,也是增加危险性的原因。目前激光医疗设备中,手持式激光装置的架构通常是以闪光灯灯管作为激光的汞浦源(pumpsource),并将闪光灯灯管与激光晶体做平行排列,且利用侧向激发的方式对激光晶体进行照射,进而透过激光晶体输出激光束。详言之,一般手持式激光装置的外观是以二个活动骨架作90度连接,而激光晶体(共振腔)则放在第二节骨架中,并透过二面反射镜将该激光晶体所输出的激光束传导至第一节骨架。但是,因闪光灯灯管与激光晶体(共振腔)为平行设置,再加上两者均需要透过水溶液进行降温,故手持式激光装置的尺寸无法缩小,从而造成体积大且重量重。再者,在闪光灯灯管的点亮上,因闪光灯灯管的二端电极需要数百伏特的高压电源,故若电极与金属互相接触则会造成短路,或者长期使用闪光灯灯管后,二端电极外围的绝缘皮也易老化脱落,此时手持式激光装置会充斥着高压电源,进而危害到使用者的安全。另外,以闪光灯灯管而言,闪光灯灯管的波长介于220至280纳米之间,且激光晶体的吸收光谱相当的窄,在闪光灯灯管搭配激光晶体下,容易造成过多的光转化成热源,导致激光转换效能难以提升。因此,如何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问题,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装置,其提升激光晶体的接收照度或激光束的输出效能。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激光装置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一激光晶体,其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的中心;以及至少二灯条,其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其中,该些灯条呈环形排列或对称排列于该激光晶体的周围,并分别照射光线至该激光晶体以通过该激光晶体输出一激光束。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激光装置中,主要是将多个灯条呈环形或对称排列于激光晶体的周围,并分别照射光线至该激光晶体以输出一激光束,由此提升该激光晶体的接收照度、该激光束的转换效能及输出效能。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在以下描述内容中将部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额外特征及优点,且此等特征及优点将部分自所述描述内容显而易见,或可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习得。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借助于在申请专利范围中特别指出的元件及组合来认识到并达到。应理解,前文一般描述与以下详细描述两者均仅为例示性及解释性的,且不欲约束本专利技术所主张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A与图1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装置于二个不同方向的剖视图;图2A至图2F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图1A的激光装置的各种不同态样的示意图;图3A与图3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激光装置于二个不同方向的剖视图;图4A与图4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激光装置于二个不同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B的激光装置的部分放大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装置与已知技术的手持式激光装置的比较表图。符号说明1、1a、1b激光装置2、20壳体21内壁22中心23容置空间3激光晶体30激光束31第一端面32第二端面41第一薄膜42第二薄膜5灯条5a发光二极管5b导光条50光线51承载部52发光部53斜面54V型沟槽61汞浦光源62多芯光纤71聚焦镜72反射镜73输出端D方向α夹角β、θ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形态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图1A与图1B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的激光装置1于二个不同方向(如侧向及正向)的剖视图。如图所示,该激光装置1可为手持式激光装置,并可为图3A至图3B的第一实施例的激光装置1a、或图4A至图4B的第二实施例的激光装置1b,但不以此为限。如图1A与图1B所示,该激光装置1主要包括一壳体2、一激光晶体3与至少二个灯条5,图1A为六个灯条5。该壳体2具有一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21。该环形可为圆形或椭圆形等,该多边形可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其他多边形,请见图2A至图2F。该激光晶体3设置于该壳体2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2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21的中心22。该激光晶体3可为激光增益介质(lasergainmedium)。该些灯条5设置于该壳体2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2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21。该些灯条5可呈环形排列或对称排列于该激光晶体3的周围,并分别照射光线50至该激光晶体3以激发该激光晶体3输出一激光束30。该壳体2可具有一容置空间23,且该容置空间23中可填充有冷却液(图未示),以通过该冷却液降低该激光晶体3与该些灯条5的温度。该冷却液可为冷却水或含有冷凝胶体的冷却液。而且,该激光装置1可连接水循环系统(图未示)至该壳体2的容置空间23中,以透过该水循环系光供给及循环该冷却液。该激光装置1可包括第一薄膜41与第二薄膜42。该第一薄膜41与与第二薄膜42分别形成于该激光晶体3的相对的第一端面31与第二端面32上,且该第一薄膜41、激光晶体3与第二薄膜42共同构成一共振腔。该第一薄膜41可作为第一反射镜,且该第一薄膜41具有全反射的940至990纳米(nm)的波长、与全反射的2650至3000纳米的波长。该第二薄膜42可作为第二反射镜,且该第二薄膜42具有全反射的940至990纳米的波长、与部分反射的2650至3000纳米的波长。该第二薄膜42的该部分反射的反射率可为90%至99%,且该激光晶体3可透过该第二薄膜42输出该激光束30,但不以此为限。另外,该激光装置1可包括一壳体20、一聚焦镜71、一反射镜72与一输出端73。该壳体20可结合至该壳体2,该聚焦镜71位于该壳体20中并对应于该第二薄膜42,该反射镜72位于该壳体20中并对应于该聚焦镜71,该输出端73位于该壳体20外并对应于该反射镜72。而且,该聚焦镜71可将该激光晶体3透过该第二薄膜42所输出的该激光束30聚焦于该反射镜72中,并由该反射镜72将该聚焦镜71所聚焦的该激光束30反射或输出至该输出端73外。图2A至图2F分别绘示本专利技术图1A的激光装置1的各种不同态样,且图2A至图2F的激光装置1可应用于图3A至图3B的激光装置1a与图4A至图4B的激光装置1b中。如图2A所示,该激光装置1的壳体2可具有一环形的内壁21,且该激光装置1可具有二灯条5。如图2B所示,该壳体2可具有一环形的内壁21,且该激光装置1可具有三灯条5。如图2C所示,该壳体2可具有一环形的内壁21,且该激光装置1可具有四灯条5。又,如图2D所示,该壳体2可具有一环形的内壁21,且该激光装置1可具有五灯条5。如图2E所示,该壳体2可具有五边形的内壁21,且该激光装置1可具有五灯条5。如图2F所示,该壳体2可具有六边形的内壁21,且该激光装置1可具有六灯条5。上述灯条5彼此间隔的角度θ可依运算式θ=360°/N±10%计算之,其中,N为该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激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激光晶体,其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的中心;以及至少二灯条,其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其中,该些灯条呈环形排列或对称排列于该激光晶体的周围,并分别照射光线至该激光晶体以通过该激光晶体输出一激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6 TW 1051345261.一种激光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激光晶体,其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的中心;以及至少二灯条,其设置于该壳体中,并位于或邻近该壳体的该环形或多边形的内壁,其中,该些灯条呈环形排列或对称排列于该激光晶体的周围,并分别照射光线至该激光晶体以通过该激光晶体输出一激光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具有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中填充有冷却液,以通过该冷却液降低该激光晶体与该些灯条的温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装置,还包括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其分别形成于该激光晶体的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上,且该第一薄膜、激光晶体与第二薄膜共同构成一共振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装置,其中,该第一薄膜作为第一反射镜,且该第一薄膜具有全反射的940至990纳米的波长、与全反射的2650至3000纳米的波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装置,其中,该第二薄膜作为第二反射镜,且该第二薄膜具有全反射的940至990纳米的波长、与部分反射的2650至3000纳米的波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装置,其中,该第二薄膜的该部分反射的反射率为90%至99%,且该激光晶体透过该第二薄膜输出该激光束。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装置,其中,该些灯条彼此间隔的角度θ依下列运算式计算之:θ=360°/N±10%,N为该些灯条的数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装置,其中,各该灯条为多个发光二极管串接或排列而成,且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泰纬曹宏熙洪基彬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