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昊峰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90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0:51
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包括一个前端片、若干中片和一个后端片,使用时,用紧固件通过前端片后端面、各中片前端面、各中片后端面及后端片前端面外边沿对应设置的组合耳板装配在一起,一、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可减少多型号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生产的模具数量并降低模具和精铸的复杂程度;二、将燃烧室和排烟道间的烟气通道两侧壁上接近上端口设置的吸热柱设计成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更耐磨,可避免其不到产品的寿命期就磨损没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的下降;三、设计引水道及前端片内绕燃烧器插装口设置的U形水道,使上集箱出水口出上集箱的前端、再向后贯穿整个换热器后由换热器的后端引出,能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A modular structure condensing gas boil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 modular condensing gas boiler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 including a front end piece, a number of middle pieces and a back end piece. When used, the fastener is assembled by the fastener through the rear end face, the front end face of each medium plate, the rear end face of each medium plate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r end. The design of block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mould and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mould and precision casting. Two. The design of the endothermic column on both sides of the flue gas channel betwee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flue gas passage is designed to be a long bar with a vertical section, which is more wear-resistant and can avoid its production. The life period of the product does not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ree, the U shaped waterway which is designed for the insertion port of the combustor inside the guide channel and front end plate makes the top of the upper set box out of the top of the upper collection box, and then run through the whole heat exchanger and then lead to the back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r, which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exchanger. .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和大众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冷凝式燃气锅炉以其优异的节能环保性能越来越受青睐。冷凝式燃气锅炉通过冷凝回收烟气中的热能,能大大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这样的锅炉:燃烧室和燃烧器设置在换热器的顶部,排烟管和换热器的底部相连通,通过延长烟气和冷水的热交换距离和热交换时间,更采取在烟气通道的两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用增大烟气和冷水的热交换面积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如中国专利CN104180510B所公开的冷凝式燃气壁挂炉,这样的锅炉换热器壳体均采用精铸制造,由于型号多,模具数量多且尺寸、结构不一,以及结构复杂,给制模和精铸生产都带来很大压力,另外,这样的锅炉换热器烟气通道两侧壁上设置的吸热柱大都是粗细一样的圆柱体,由于接近烟气通道上端口的吸热柱工作时承受的温度最高、承受的烟气摩擦强度最高,因而磨损很快,大都不到产品的寿命期就磨损没了,而少了烟气通道两侧壁上的吸热柱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会下降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冷凝式燃气锅炉一种结构简单、全寿命期内性能稳定的模块化结构换热器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这种结构简单、全寿命期内性能稳定的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它包括一个前端片、若干中片和一个后端片,所述的前端片于后端面上部开设燃烧室腔体并于前端面上开设连通该燃烧室腔体的燃烧器插装口、于后端面燃烧室腔体一侧的顶部开设上集箱腔体、于后端面燃烧室腔体另一侧的顶部开设引水道腔体、内部绕燃烧器插装口设置连通上集箱腔体与引水道腔体的U形水道、于后端面下部设排烟道区并于该排烟道区对应的前端面上开设检修孔、于后端面排烟道区的一侧开设下集箱腔体,前端片后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与下部排烟道区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所述的中片上部与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燃烧室腔体相对应开设燃烧室腔体孔、与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相对应开设上集箱腔体孔、与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引水道腔体相对应开设引水道腔体孔,下部与前端片后端面上设置的排烟道区相对应开设排烟道腔体孔、与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相对应开设下集箱腔体孔,与前端片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对应,中片前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孔与下部排烟道腔体孔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与前端片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同,中片后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孔与下部排烟道腔体孔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所述的后端片前端面上部与中片后端面上部的燃烧室腔体孔相对应开设燃烧室腔体、与中片后端面上部的上集箱腔体孔相对应开设上集箱腔体、与中片后端面上部的引水道腔体孔相对应开设引水道腔体并于后端面上开设连通该引水道腔体的出水口,下部与中片后端面下部的排烟道腔体孔相对应设排烟道区并于该排烟道区对应的后端面上开设排烟口、与中片后端面上的下集箱腔体孔相对应开设下集箱腔体并于后端面上开设连通该下集箱腔体的进水口,与中片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对应,后端片前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与下部排烟道区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并且,所述的前端片、中片、后端片,各组件内均设置有水路通道,上端与组件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相连通、下端与组件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相连通,前端片的后端面、中片的前端面、中片的后端面及后端片的前端面外边沿分别对应的设置组合耳板,在前端片的后端面和中片的后端面上围绕上集箱腔体、下集箱腔体、引水道腔体及除上集箱腔体、下集箱腔体和引水道腔体以外区域的边沿分别设置布胶槽。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可以包括有一个前端片、一个中片和一个后端片,使用时,用紧固件通过前端片后端面、中片前端面、中片后端面及后端片前端面外边沿对应设置的组合耳板,按照前端片、中片、后端片自左至右这样的“前后”位置关系装配在一起,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燃烧室腔体、中片上开设的燃烧室腔体孔和后端片前端面上开设的燃烧室腔体即构成位于换热器顶部的燃烧室,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中片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孔和后端片前端面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即构成位于换热器燃烧室一侧顶部的上集箱,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引水道腔体、中片上开设的引水道腔体孔和后端片前端面上开设的引水道腔体即构成位于换热器燃烧室另一侧顶部的引水道,前端片后端面下部设置的排烟道区、中片下部开设的排烟道腔体孔和后端片前端面下部设置的排烟道区即构成位于换热器下部的排烟道,前端片后端面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中片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孔和后端片前端面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即构成位于换热器下部排烟道一侧的下集箱,在换热器的顶部燃烧室和下部排烟道间,前端片后端面与中片前端面间之夹缝、中片后端面与后端片前端面间之夹缝即构成连通换热器顶部燃烧室与下部排烟道的烟气通道,构成的上集箱出水口出上集箱的前端,经过前端片内绕燃烧器插装口设置的U形水道后再向后通过贯穿整个换热器的引水道,然后才由换热器的后端引出,一可防止由换热器后端进水口输入的冷水由下集箱抄近路流向上集箱,二可通过前端片内绕燃烧器插装口设置的U形水道和贯穿整个换热器的引水道进一步吸收燃烧室内燃料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而构成的换热器顶部燃烧室和下部排烟道间的烟气通道两侧壁上接近上端口设置的吸热柱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更耐磨。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也可以包括有一个前端片、二个或二个以上中片和一个后端片,使用时,用紧固件通过前端片后端面、各中片前端面、各中片后端面及后端片前端面外边沿对应设置的组合耳板,按照前端片、第1中片、第2中片、第3中片(如有)、……、后端片自左至右这样的“前后”位置关系装配在一起。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一、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可减少多型号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生产的模具数量并降低模具和精铸的复杂程度,对大规模扩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均具有重要意义;二、将燃烧室和排烟道间的烟气通道两侧壁上接近上端口设置的吸热柱设计成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更耐磨,可避免其不到产品的寿命期就磨损没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的下降;三、设计引水道及前端片内绕燃烧器插装口设置的U形水道,使上集箱出水口出上集箱的前端、再向后贯穿整个换热器后由换热器的后端引出,能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前端片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前端片的后端面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中片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中片的后端面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后端片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前端片(1)、若干中片(2)和一个后端片(3),所述的前端片(1)于后端面上部开设燃烧室腔体(102)并于前端面上开设连通该燃烧室腔体的燃烧器插装口(109)、于后端面燃烧室腔体(102)一侧的顶部开设上集箱腔体(103)、于后端面燃烧室腔体(102)另一侧的顶部开设引水道腔体(101)、内部绕燃烧器插装口(109)设置连通上集箱腔体(103)与引水道腔体(101)的U形水道(110)、于后端面下部设排烟道区(105)并于该排烟道区对应的前端面上开设检修孔(111)、于后端面排烟道区(105)的一侧开设下集箱腔体(106),前端片(1)后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102)与下部排烟道区(1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104)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所述的中片(2)上部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燃烧室腔体(102)相对应开设燃烧室腔体孔(202)、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103)相对应开设上集箱腔体孔(203)、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引水道腔体(101)相对应开设引水道腔体孔(201),下部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设置的排烟道区(105)相对应开设排烟道腔体孔(205)、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106)相对应开设下集箱腔体孔(206),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对应,中片(2)前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孔(202)与下部排烟道腔体孔(2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204a)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同,中片(2)后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孔(202)与下部排烟道腔体孔(2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204b)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所述的后端片(3)前端面上部与中片(2)后端面上部的燃烧室腔体孔(202)相对应开设燃烧室腔体(302)、与中片(2)后端面上部的上集箱腔体孔(203)相对应开设上集箱腔体(303)、与中片(2)后端面上部的引水道腔体孔(201)相对应开设引水道腔体(301)并于后端面上开设连通该引水道腔体的出水口(309),下部与中片(2)后端面下部的排烟道腔体孔(205)相对应设排烟道区(305)并于该排烟道区对应的后端面上开设排烟口(308)、与中片(2)后端面上的下集箱腔体孔(206)相对应开设下集箱腔体(306)并于后端面上开设连通该下集箱腔体的进水口(310),与中片(2)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对应,后端片(3)前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302)与下部排烟道区(3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304)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并且,所述的前端片(1)、中片(2)、后端片(3),各组件内均设置有水路通道,上端与组件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相连通、下端与组件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相连通,前端片(1)的后端面、中片(2)的前端面、中片(2)的后端面及后端片(3)的前端面外边沿分别对应的设置组合耳板(107、207a、207b、307),在前端片(1)的后端面和中片(2)的后端面上围绕上集箱腔体、下集箱腔体、引水道腔体及除上集箱腔体、下集箱腔体和引水道腔体以外区域的边沿分别设置布胶槽(108、2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结构冷凝式燃气锅炉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前端片(1)、若干中片(2)和一个后端片(3),所述的前端片(1)于后端面上部开设燃烧室腔体(102)并于前端面上开设连通该燃烧室腔体的燃烧器插装口(109)、于后端面燃烧室腔体(102)一侧的顶部开设上集箱腔体(103)、于后端面燃烧室腔体(102)另一侧的顶部开设引水道腔体(101)、内部绕燃烧器插装口(109)设置连通上集箱腔体(103)与引水道腔体(101)的U形水道(110)、于后端面下部设排烟道区(105)并于该排烟道区对应的前端面上开设检修孔(111)、于后端面排烟道区(105)的一侧开设下集箱腔体(106),前端片(1)后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102)与下部排烟道区(1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104)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所述的中片(2)上部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燃烧室腔体(102)相对应开设燃烧室腔体孔(202)、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上集箱腔体(103)相对应开设上集箱腔体孔(203)、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引水道腔体(101)相对应开设引水道腔体孔(201),下部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设置的排烟道区(105)相对应开设排烟道腔体孔(205)、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开设的下集箱腔体(106)相对应开设下集箱腔体孔(206),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对应,中片(2)前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孔(202)与下部排烟道腔体孔(2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热柱(204a)的截面呈竖置的长条状,与前端片(1)后端面上设置的一系列吸热柱相同,中片(2)后端面上部燃烧室腔体孔(202)与下部排烟道腔体孔(205)间的侧壁上设置一系列吸热柱,其中最上边一排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昊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