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780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包括桩井、地源换热管和预制空心钢筋笼,所述地源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的中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设置在所述桩井的中部,所述桩井和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之间设有导管,所述地源换热管与所述桩井之间设有浇注的混凝土,所述导管能够将所述混凝土引至所述地源换热管与所述桩井之间;所述地源换热管与电源电性连接,充分地利用了建筑物的面积,通过桩基与周围大地形成换热,从而减少了钻孔和埋管费用。

A combination system of vertical drilling pipe and pile embedded pip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ystem for combining a vertical drilling pipe with a pile pipe, including a pile well, a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a prefabricated hollow steel cage. The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refabricated hollow bar cage. The prefabricated hollow steel cage is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pile well, the pile well and the prefabricated space. A tube between the core reinforcement cage is provided with a concrete between the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pile well. The pipe can lead the concrete to the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the pile well. The ground source heat exchange tub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area of the building is fully utilized, and the pile foundation is large and the surrounding is large. The heat transfer is formed, thus reducing the cost of drilling and bu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是一种用于取暖、制冷和供应生活热水的高效率、绿色环保系统。但是,传统热泵系统的水平和垂直埋管的地下换热方式,均受到占用土地面积及钻孔埋管初投资过高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充分利用了建筑物的面积,通过桩基与周围大地形成换热,从而减少了钻孔和埋管费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包括桩井、地源换热管和预制空心钢筋笼,所述地源换热管设置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的中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设置在所述桩井的中部,所述桩井和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之间设有能拆卸的导管,所述地源换热管与所述桩井之间设有浇注的混凝土,所述导管能够将所述混凝土引至所述地源换热管与所述桩井之间;所述地源换热管通过分集水器与空调主机的地源侧主管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地源换热管为单U型管或双U型管。进一步,所述导管保持与所述桩井的底部垂直。进一步,所述桩井为单桩井或多桩井。进一步,所述桩井为单桩井时,所述单U型管或双U型管不超过三个。进一步,所述桩井为多桩井时,所述单U型管或双U型管能为多个。进一步,所述桩井为多个时,地源换热管采用同程式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桩埋管是地源热泵的一种新的埋管方式。它把地下U型管埋于建筑物混凝土桩基中,使其与建筑结构相结合。充分地利用了建筑物的面积。通过桩基与周围大地形成换热。从而减少了钻孔和埋管费用。U型管与桩井、桩井与大地接触紧密,减少接触热阻,强化循环工质与大地土壤的传热。将桩埋管与传统的钻井埋管技术结合,在节约资源、节省资金的同时,保证热泵的工作效率,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个桩井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地源换热管;2、桩井;3、预制空心钢筋笼;5、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包括桩井2、地源换热管1和预制空心钢筋笼3,所述地源换热管1设置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的中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设置在所述桩井2的中部,所述桩井2和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之间设有能拆卸的导管,所述地源换热管1与所述桩井2之间设有浇注的混凝土5,所述导管能够将所述混凝土5引至所述地源换热管1与所述桩井2之间;所述地源换热管1通过分集水器与空调主机的地源侧主管相连接。即,地源换热管1包括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管道通过分集水器与空调主机的地源侧主管相连接,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系统,以便提供热源。所述地源换热管1为单U型管或双U型管。所述导管保持与所述桩井2的底部垂直。所述桩井2为单桩井或多桩井。所述桩井2为单桩井时,所述单U型管或双U型管不超过三个。请参阅图2,所述桩井2为多桩井时,所述单U型管或双U型管能为多个。所述为桩井2为多个时,地源换热管采用同程式相连接。桩埋管形式是将地源换热管1先固定在建筑物地基的预制空心钢筋笼3中,然后随预制空心钢筋笼3一起下到桩井2中,再浇注混凝土5,埋地源换热管1的深度由桩井2的深而定,形式为单U型管或双U型管,单个桩井不宜采用3个以上的单U型管或双U型管,以避免热短路,造成换热能力的下降。桩埋管在灌注桩浇注混凝土5要使用导管将混凝土5引至桩井2的底部,在导管的安置与提升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垂直和居中,有利于导管周边阻力以及混凝土5充实桩井2时的流动压力相对均匀。灌注前要用清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的泥石渣,使钢筋笼外侧的混凝土能正常顶升。地源换热管1采用同程式连接,供水和回水管中水流动方向是一致,流量分配均匀。起始端孔及末端孔(n+1)其供、回水管所路经的距离基本相等,即消耗的沿程阻力基本相同,因此各环路的阻力基本平衡,系统的起始端及末端管所带的换热器换热效果比较接近,不会出现不均衡现象。换热管同程式连接保证管段的水利平衡,一旦某个桩段的管段出现问题,不至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挡土桩和承重桩能够埋管,承台上连接各个桩换热器的水平管路也有很好的换热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井(2)、地源换热管(1)和预制空心钢筋笼(3),所述地源换热管(1)设置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的中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设置在所述桩井(2)的中部,所述桩井(2)和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之间设有能拆卸的导管,所述地源换热管(1)与所述桩井(2)之间设有浇注的混凝土(5),所述导管能够将所述混凝土(5)引至所述地源换热管(1)与所述桩井(2)之间;所述地源换热管(1)通过分集水器与空调主机的地源侧主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井(2)、地源换热管(1)和预制空心钢筋笼(3),所述地源换热管(1)设置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的中部,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设置在所述桩井(2)的中部,所述桩井(2)和所述预制空心钢筋笼(3)之间设有能拆卸的导管,所述地源换热管(1)与所述桩井(2)之间设有浇注的混凝土(5),所述导管能够将所述混凝土(5)引至所述地源换热管(1)与所述桩井(2)之间;所述地源换热管(1)通过分集水器与空调主机的地源侧主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钻井埋管与桩埋管相结合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换热管(1)为单U型管或双U型管。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清黄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卓成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