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790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包括灶台,所述灶台上安装有锅体,在所述灶台上相邻锅体设置有第一储水罐;在所述灶台燃烧室内围绕所述锅体安装有至少一根环形受热管,该受热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中部连通;在所述灶台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底部连通以使第一储水罐中的水注入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向上密闭连接有排风道,该排风道下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在所述第二储水罐内向上还设置有排管,该排管位于所述排风道的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有效改善厨房空气质量。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hot water supply and hot pressing ventilation in heart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hot water supply and hot pressure ventilation of a kitchen stove. The stove is installed with a pot body, and a first water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pot body on the stove, and at least one ring heating pipe is installed around the pot body in the stove combustion chamber. A second water storage tank is also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stove, and the second water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water storage tank through a connected pipe to inject water into the second storage tank in the first water storage tank, and the second storage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exhaust duct to the upper closed connection,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exhaust duct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port. An ai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a row pip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econd water storage tank, which is positioned in the cavity of the exhaust du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air quality of the kitch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炉灶
,具体为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农村,仍然有很多家庭用户采用传统灶台做饭与提供热水,其主要通过燃烧秸秆等生物质燃料做饭、烧水。在我国很多偏远地区,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受限,相当多的用户厨房内并没有专门安装抽油烟机,进而使得对人体有害的油烟难以排出室外。有害油烟造成炊事人员咳嗽,长期以往容易引起炊事人员的呼吸疾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生物质燃料大量燃烧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引起厨房内局部空气质量不佳。并且,传统灶台结构设计不合理,无节能装置,导致生物质燃料能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其能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能源,并且能有效地将部分有害油烟排出室外,有效改善厨房空气质量。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包括灶台,所述灶台上安装有锅体,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灶台上相邻锅体设置有第一储水罐;在所述灶台燃烧室内围绕所述锅体安装有至少一根环形受热管,该受热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中部连通;在所述灶台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底部连通以使第一储水罐中的水注入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向上密闭连接有排风道,该排风道下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在所述第二储水罐内向上还设置有排管,该排管位于所述排风道的空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用灶台做饭烧水时,在第一储水罐内加入冷水,燃烧秸秆等生物质能加热锅体,同时也加热了受热管,管内温度升高,将第一储水罐中的冷水加热供居民使用,从而生物质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一储水罐中的热水通过连通管注入第二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加热向上设置的排管,排管内热水温度上升,加热排风道内空气,排风道内的空气受热密度变小产生向上的浮升力,与排风道外的冷空气形成密度差,从而形成压差,进而将排风道内空气排除室外,同时又吸入厨房内空气,加热后又排除室外,如此循环,起到排油烟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厨房内空气质量。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电能等能源,在我国偏远农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进一步的,在所述灶台燃烧室内围绕所述锅体安装有两根环形受热管。进一步的,所述受热管的材质为20号钢。20号钢热处理工艺简单,便于制造,其含碳量低,韧性、焊接性、导热性等性能优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中:1-灶台;2-第一储水罐;3-受热管;4-锅体;5-连通管;6-第二储水罐;7-排管;8-排风道;9-进风口;10-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包括灶台1,所述灶台1上安装有锅体4,在所述灶台1上相邻锅体4设置有第一储水罐2;在所述灶台1燃烧室内围绕所述锅体4安装有两根环形受热管3,该受热管3与所述第一储水罐2中部连通;在所述灶台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储水罐6,所述第二储水罐6通过一连通管5与所述第一储水罐2底部连通以使第一储水罐2中的水注入第二储水罐6;所述第二储水罐6向上密闭连接有排风道8,该排风道8下部设有进风口9,顶部设有出风口10;在所述第二储水罐6内向上还设置有排管7,该排管7位于所述排风道8的空腔内。所述受热管3的材质为20号钢。20号钢热处理工艺简单,便于制造,其含碳量低,韧性、焊接性、导热性等性能优良。在用灶台做饭时,燃烧秸秆等生物质能加热锅体,同时也加热了受热管,管内温度升高,将热水畜存在第一储水罐中供居民使用,生物质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一储水罐2中的热水通过连通管5注入第二储水罐6,第二储水罐加热向上设置的排管7,排管7内热水温度上升,加热排风道8内空气,排风道内的空气受热密度变小产生向上的浮升力,与排风道8外的冷空气形成密度差,从而形成压差,进而将排风道内空气排除室外,同时又吸入厨房内空气,加热后又排除室外,如此循环,起到排油烟的作用。对改善厨房内空气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并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电能等能源,在我国偏远农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包括灶台,所述灶台上安装有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灶台上相邻锅体设置有第一储水罐;在所述灶台燃烧室内围绕所述锅体安装有至少一根环形受热管,该受热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中部连通;在所述灶台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底部连通以使第一储水罐中的水注入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向上密闭连接有排风道,该排风道下部设有进风口,顶部设有出风口;在所述第二储水罐内向上还设置有排管,该排管位于所述排风道的空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灶台的热水供应与热压通风一体化装置,包括灶台,所述灶台上安装有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灶台上相邻锅体设置有第一储水罐;在所述灶台燃烧室内围绕所述锅体安装有至少一根环形受热管,该受热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中部连通;在所述灶台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储水罐底部连通以使第一储水罐中的水注入第二储水罐;所述第二储水罐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发礼罗元廷李佳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