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套筒及其预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33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的长度不小于安装后的套筒本体至工作台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包括工作台、模具挡边和前述的灌浆套筒,套筒本体设有一个开口端,套筒本体的开口端与模具挡边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灌浆套筒以及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在安装灌浆套筒时可以直接将通道延伸至工作台面,无需依靠波纹管的方式实现安装,节省安装波纹管步骤,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较少,提高灌浆套筒的安装效率,并且可以直接在获得的预制件表面进行灌浆操作,便于与其他预制件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浆套筒及其预埋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浆套筒及其预埋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件之间的钢筋连接大多是通过套筒灌浆连接,即将待连接的钢筋插入套筒,通过向套筒的空腔内注入水泥砂浆,砂浆硬化后实现钢筋、套筒的固定。现有的灌浆套筒,灌浆前的安装工序繁多,例如通过波纹管和磁铁的方式将套筒与台车固定,需要先截取波纹管,并将波纹管与套筒的灌浆口、排气口套接,再套上磁铁块并锁紧套筒。这种安装方式不仅步骤繁琐、工件较多,安装效率低下,而且依靠磁铁块定位的精度较低。公布号为CN105735569A、名为一种灌浆套筒及预制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灌浆套筒及预制件,依靠套筒本体内径的变化,配合套筒本体内设有的带穿接孔的紧固件,实现套筒与预埋钢筋的连接,同时能实现钢筋的轴向控制和径向定位,保证钢筋与灌浆套筒之间的定位精度。该定位方式相比传统的磁铁块定位,具有定位精度高的优势,且简化了钢筋与套筒的定位安装工序。但是没有涉及套筒与台车之间位置的固定方式,且从附图能够看出,该灌浆套筒的注浆管和排气管较短,尤其是当灌浆套筒用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时,由于预制件具有的厚度,注浆管和排气管较短导致整个灌浆套筒被埋在预制件中,故该灌浆套筒无法正常用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综上所述,现有的灌浆套筒存在步骤繁琐、工件较多,且无法用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灌浆套筒及其预埋结构,简化灌浆套筒与工作台的安装工序,进一步提高灌浆套筒的安装效率,且能够通过灌浆套筒实现不同预制件之间的连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设有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的长度不小于安装后的套筒本体至工作台面的距离。进一步,所述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与套筒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所述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为注浆管和排气管。本技术还包括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包括工作台、模具挡边和前述的灌浆套筒,套筒本体设有一个开口端,套筒本体的开口端与模具挡边贴合,灌浆套筒的注浆管和排气管直接延伸至工作台面。进一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还包括堵浆头,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通过通道堵浆头与工作台面接触。进一步,堵浆头与工作台面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灌浆套筒及其预埋结构,在安装灌浆套筒时可以直接将通道延伸至工作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依靠波纹管等方式实现安装,节省了安装波纹管的步骤,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较少,提高了灌浆套筒的安装效率,并且可以直接在获得的预制件表面进行灌浆操作,便于与其他预制件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提供的灌浆套筒的主视图;图2—实施例2提供的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的主视图;图3—实施例2中堵浆头的主视图;图4—实施例2提供的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的立体图;图5—实施例2获得的预制件的透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本体、1.1开口端、1.2封口端、2注浆管、3排气管、4工作台、4.1工作台面、5堵浆头、5.1垫圈、5.2杆部、6模具挡边、7预制件、8磁性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本技术的提供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1,套筒本体1设有通道,通道包括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的长度不小于安装后的套筒本体1至工作台面4.1的距离。所述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与套筒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为注浆管2和排气管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注浆管2和排气管3的长度为套筒本体1至工作台面4.1的距离,可直接将注浆管2和排气管3置于工作台4。灌浆套筒无需通过波纹管等方式实现固定,节省了安装波纹管的步骤,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较少,提高了灌浆套筒的安装效率。通道与套筒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只需事先确定安装位置与工作台面4.1的距离,即可批量生产本实施例提供的灌浆套筒。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注浆管2和排气管3设为直管,注浆、排气的通道没有拐角,减小水泥砂浆流动的阻力。实施例2参照图2和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包括工作台4、模具挡边6和实施例1提供的灌浆套筒,套筒本体1设有一个开口端1.1,套筒本体1的开口端1.1与模具挡边6贴合,灌浆套筒的注浆管2和排气管3直接延伸至工作台面4.1。模具挡边6所述注浆管2和排气管3用于与工作台面4.1接触的一端连接有堵浆头5。参照图3,所述堵浆头5包括垫圈5.1和杆部5.2,杆部5.2固定在垫圈5.1一侧,杆部5.2与注浆管2、排气管3连接。杆部5.2与注浆管2、排气管3连接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杆部5.2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注浆管2、排气管3设有与之配合的内螺纹。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固定。所述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接触的一侧设有磁性材料层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模具挡边6、工作台4(可以是台车或者其他工作平台)围成预制件7的浇筑模具,模具挡边6与套筒本体1的开口端1.1贴合,灌浆套筒通过堵浆头5摆放在工作台面4.1上。向浇筑模具内注入浆料(可以是混凝土或者水泥等),待浆料干燥后,模具挡边6撤除模具挡边6、工作台4和堵浆头5,得到预制件7,可用于与其他预制件连接。如图5所示,套筒本体1的开口端1.1与模具挡边6贴合,注浆管2和排气管3与工作台面4.1接触,浇筑完成后,开口端1.1、注浆管2和排气管3直接露出预制件7的表面。将其他预制件上伸出的钢筋伸入开口端1.1,通过预制件7的表面的注浆管2可直接灌浆。灌浆套筒的套筒本体1仅有一个开口端1.1,另一端为封口端1.2,且开口端1.1与模具挡边6贴合,注浆管2和排气管3被堵浆头5封口,保证了浇筑过程中浆料不会进入灌浆套筒。本实施例中公开的带有杆部5.2和垫圈5.1的堵浆头5,仅仅是为了对技术方案作出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由于使用了实施例1提供的灌浆套筒,注浆管2和排气管3的长度不小于安装后的套筒本体1至工作台面4.1的距离,故灌浆套筒的注浆管2和排气管3能够直接延伸至工作台面4.1。灌浆套筒无需通过波纹管等方式实现固定,节省了安装波纹管的步骤,简化了安装操作,工序较少,提高了灌浆套筒的安装效率。在浇筑过程中,因浆料流动、工作台4抖动或者堵浆头5与注浆管2、排气管3的连接松动等因素,可能使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的接触位置发生偏移,造成的结果就是得到的预制件7的表面产生崩边的缺陷。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固定,可有效防止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的偏移现象。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采用磁性连接,既能实现两者的固定,也便于堵浆头5从工作台面4.1脱离,在本实施例中,堵浆头5与工作台面4.1接触的一侧设有磁性材料层8。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采用磁性材质的堵浆头5。本技术提供的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在应用中,灌浆套筒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定,图4为了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画出一条模具挡边6和两个灌浆套筒。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灌浆套筒及其预埋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设有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的长度不小于安装后的套筒本体至工作台面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设有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的长度不小于安装后的套筒本体至工作台面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与套筒本体为一体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为注浆管和排气管。4.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埋结构,包括工作台、模具挡边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灌浆套筒,套筒本体设有一个开口端,套筒本体的开口端与对应侧的模具挡边贴合,灌浆套筒的注浆通道和排气通道直接延伸至工作台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