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304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钢骨柱,钢骨柱为方筒形框架结构,钢骨柱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搭筋板,钢骨柱的外侧通过搭筋板沿竖向固定柱纵筋,沿横向固定梁纵筋和扭筋,钢骨柱的内部浇筑有钢骨混凝土柱,钢骨柱的外侧浇筑有C30混凝土保护层,钢骨柱的内侧浇筑有钢骨柱内浇筑混凝土,钢骨柱外侧沿梁纵筋和扭筋浇筑有混凝土梁。搭筋板预先精确焊接在钢骨柱上,现场施工极为方便,缩短施工工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综合施工结构,属于建筑施工辅助新型施工

技术介绍
传统的钢骨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主要有五种方法:①钢筋直穿法,该方法缺点在于当纵筋位于钢骨翼缘宽度范围内时,翼缘上的穿孔会消弱钢骨翼缘,影响结构整体安全性;②梁端加腋发,该方法的缺点在于会增加材料(模板、钢筋、混凝土)用量和施工工作量,有时会影响建筑美观;③钢筋接驳器法,该方法缺点在于接驳器预先根据钢筋数量焊在钢骨上,横向和纵向都有约束,这对接驳器在钢骨的定位和钢筋定位精度要求很高,一般很难做到准确定位;④混凝土梁转换为钢骨梁法,该方法缺点在于钢材用量大大增加,往往用于梁配筋较多、复杂、重要的梁柱节点处;⑤环梁法,该方法缺点在于环梁配筋较多,施工较为繁琐,用钢量也会增加。传统方法通常采用二维图进行节点深化,对于稍微复杂的节点,深化效果不佳,二维图纸也存在信息传递损失量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利用BIM技术进行节点深化、三维表达、施工模拟,简洁高效。搭筋板预先精确焊接在钢骨柱上,现场施工极为方便,缩短施工工期。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钢骨柱(2),钢骨柱(2)为方筒形框架结构,钢骨柱(2)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搭筋板(3),钢骨柱(2)的外侧通过搭筋板(3)沿竖向固定柱纵筋(4),沿横向固定梁纵筋(5)和扭筋(6),钢骨柱(2)的内部浇筑有钢骨混凝土柱,钢骨柱(2)的外侧浇筑有C30混凝土保护层(7),钢骨柱(2)的内侧浇筑有钢骨柱内浇筑混凝土(8),钢骨柱(2)外侧沿梁纵筋(5)和扭筋(6)浇筑有混凝土梁(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混梁柱节点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钢骨柱(2),钢骨柱(2)为方筒形框架结构,钢骨柱(2)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搭筋板(3),钢骨柱(2)的外侧通过搭筋板(3)沿竖向固定柱纵筋(4),沿横向固定梁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潇锋李松宴李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