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30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区域排水管末端的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一侧底部横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一端伸出储水池外并设有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进水口、另一端伸出储水池外并设有与河道连通的出水口、设置在排水管上并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溢水口,所述储水池与排水管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容纳排水泵的容纳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简便,便于操作,排水可靠,便于清通,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储水池中下水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区域性强降雨有增多的趋势,为防止内涝,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在日前不能有效防止内涝的情况下,设计一种防内涝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常规防内涝装置是雨水经雨水管收集排至市政管道或河道,这就有倒灌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区域水淹及经济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区域性强降雨有增多的趋势形成内涝,防洪,防倒灌,减少经济损失,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的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区域排水管末端的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一侧底部横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一端伸出储水池外并设有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进水口、另一端伸出储水池外并设有与河道连通的出水口、设置在排水管上并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溢水口,所述储水池与排水管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容纳排水泵的容纳室。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末端还设有拍门单向阀。本技术有益效果:施工简便,便于操作,排水可靠,便于清通。采用比较少的投资,达到设计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防倒灌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根据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区域排水管末端的储水池7,所述储水池7一侧底部横设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包括一端伸出储水池7外并设有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进水口1、另一端伸出储水池7外并设有与河道9连通的出水口2、设置在排水管3上并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溢水口4,所述储水池7与排水管3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容纳排水泵6的容纳室5。所述出水口2末端还设有拍门单向阀8。所述排水管3采用钢管。正常排水时,区域排水管雨水正常经过储水池7中的排水管3进入河道9,当发生洪水灾害时,河道9水位高于排水管3出水口2,此时拍门单向阀8自动关闭,区域排水管雨水需经溢水口4才能进入储水池7,当水位到达排水泵6开泵水位时,并启动排水泵6将雨水由排水泵6泵出,所述容纳室5内还设有楼梯10,可供操作人员从地面爬入。所述的拍门单向阀8,是一种软体单项开关,雨水能单向流动,反向则关闭。所述的溢水口4,其标高视区域标高确定,应保证区域不被水淹。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案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区域排水管末端的储水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7)一侧底部横设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包括一端伸出储水池(7)外并设有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进水口(1)、另一端伸出储水池(7)外并设有与河道(9)连通的出水口(2)、设置在排水管(3)上并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溢水口(4),所述储水池(7)与排水管(3)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容纳排水泵(6)的容纳室(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灌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区域排水管末端的储水池(7),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7)一侧底部横设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包括一端伸出储水池(7)外并设有与区域排水管末端连通的进水口(1)、另一端伸出储水池(7)外并设有与河道(9)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长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