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整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9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整流井,属于雨水收集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雨水整流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井体以及与井体盖合的井盖,井体底部设有弃流口,井体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井体侧壁在集水口的上方开设有集水口,井体在弃流口、进水口和集水口处分别连接有弃流管、进水管以及集水管,集水管连接有集水箱,井体在弃流口处设有防止杂质堵塞弃流口的防护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小杂质堵塞出水管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整流井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整流井。
技术介绍
城市建设造就了大量的不透水地面、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此类路面的径流系数一般为0.9,将近90%的降雨量将形成地面径流流失,这不仅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并增加了城市雨水洪灾的概率。城市社区雨水的利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有了城市雨水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在美国、日本、德国和我国台湾的不少城市都已开始将屋顶、平台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非饮用的生活用水,如冲洗厕所、草坪绿化、建设人工景观等。开发利用雨洪等非传统水源,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8346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井,包括井体,井体呈筒状,还包括与井体盖合的井盖;井体上设置有进水管接头、雨水收集管接头和弃流出水管接头,进水管接头、雨水收集管接头和弃流出水管接头与井体连通。但是这种雨水弃流井在雨水中带有许多较大的杂质时,杂质易于堵塞弃流出水管,从而降低弃流出水管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整流井,其优点在于:减小杂质堵塞出水管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井体以及与井体盖合的井盖,所述井体底部设有弃流口,所述井体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井体侧壁在进水口的上方开设有集水口,所述井体在弃流口、进水口和集水口处分别连接有弃流管、进水管以及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接有集水箱,所述井体在弃流口处设有防止杂质堵塞弃流口的防护件。通过上述方案,雨水从进水口流入井体内后,雨水中的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沉积在井体底部,然后通过弃流管排出,而位于井体内上部的雨水则较为干净,并通过集水管流入集水箱内,以便于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中一些较大的杂质流至弃流口时,防护件可以对杂质起到一个阻挡作用,从而减小杂质堵塞弃流口的可能。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包括罩设在弃流口上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呈圆锥形且尖端朝向井盖。通过上述方案,雨水中较大的杂质流至弃流口时,钢筋网会对杂质起到一个阻挡作用,并且由于钢筋网呈圆锥形且尖端朝向井盖,杂质碰撞到钢筋网后,会顺着钢筋网的外壁滚落至井体底部,从而减小杂质堵塞弃流口的可能。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的尖端处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料杆。通过上述方案,雨水中一些柔性的杂质,比如布,流至弃流口处时,可以被挡料杆挡住,从而减小柔性杂质覆盖在钢筋网上的可能,进而减小了弃流口被堵塞的可能。进一步的,所述井体侧壁在集水口的上方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井体在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通过上述方案,当井体内的雨水过多,集水管和弃流管来不及排水时,多余的水可以从溢流管排出,减小井体内雨水过多而漫至井盖并溢出的可能。进一步的,所述井体内设有用于过滤雨水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水平设置且位于进水口和集水口之间,所述过滤网的周缘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井体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一连接片的环状凸块,所述环状凸块上设有将第一连接片固定在环状凸块上的固定件。通过上述方案,雨水从进水管进入井体内后,水位线从井底缓慢上升,当水从下至上穿过过滤网时,过滤网对雨水起到一个过滤作用,从而使得流出集水口的水更加干净。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环状凸块上的若干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连接片上开设有供第一锁紧螺栓穿过的第一通孔。通过上述方案,过滤网通过第一连接片可拆卸连接在井体内,便于检修者进入井体内进行检修,也便于检修者更换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朝向井体底部的一端周向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井体在弃流口处设有与弃流口同轴线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连接片上开设有供第二锁紧螺栓穿过的第二通孔。通过上述方案,钢筋网通过第二连接片可拆卸连接在井体底部,从而当钢筋网长时间使用而损坏后,便于检修者更换新的钢筋网。进一步的,所述井体在进水口处设有将雨水导向井体侧壁的导水管。通过上述方案,雨水进入井体内时,可以通过导水管流向井体侧壁,从而减小了雨水以及雨水内的杂质直接冲击到挡料杆和钢筋网上的可能,延长挡料杆和钢筋网的使用寿命。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雨水中较大的杂质流至弃流口时,钢筋网会对杂质起到一个阻挡作用,从而减小杂质堵塞弃流口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钢筋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井体;2、井盖;3、弃流管;31、弃流口;4、进水管;41、进水口;5、集水管;51、集水口;52、集水箱;6、防护件;61、钢筋网;62、挡料杆;63、第二连接片;631、第二通孔;64、固定块;641、第二锁紧螺栓;7、溢流管;8、过滤网;81、第一连接片;811、第一通孔;82、环状凸块;83、第一锁紧螺栓;9、导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雨水整流井,如图1和图2,包括井体1以及与井体1盖合的井盖2,井体1底部设有弃流口31,井体1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41,井体1侧壁在进水口41的上方开设有集水口51,井体1侧壁在集水口51的上方开设有溢流口,井体1在弃流口31、进水口41、集水口51和溢流口处分别连接有弃流管3、进水管4、集水管5以及溢流管7,集水管5连接有集水箱52。雨水从进水口41流入井体1内后,雨水中的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沉积在井体1底部,然后通过弃流管3排出,而位于井体1内上部的雨水则较为干净,并通过集水管5流入集水箱52内,以便于水的循环利用。当井体1内的雨水过多,集水管5和弃流管3来不及排水时,多余的水可以从溢流管7排出,减小井体1内雨水过多而漫至井盖2并溢出的可能。如图2和图3,雨水中带有许多较大的杂质时,杂质易于堵塞弃流管3,从而降低弃流出水管排水效率。为了减小杂质堵塞弃流口31的可能,井体1在弃流口31上罩设有钢筋网61,钢筋网61呈圆锥形且尖端朝向井盖2,钢筋网61朝向井体1底部的一端周向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63,井体1在弃流口31处固定连接有与弃流口31同轴线设置的环形固定块64,固定块64上螺纹连接有四个第二锁紧螺栓641,第二连接片63上开设有供第二锁紧螺栓641穿过的第二通孔631,从而使得钢筋网61通过第二连接片63固定在井底。钢筋网61的尖端处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料杆62。雨水中较大的杂质流至弃流口31时,钢筋网61会对杂质起到一个阻挡作用,并且由于钢筋网61呈圆锥形且尖端朝向井盖2,杂质碰撞到钢筋网61后,会顺着钢筋网61的外壁滚落至井体1底部,从而减小杂质堵塞弃流口31的可能;当雨水中一些柔性的杂质(比如布)随着雨水流至弃流口31处时,可以被挡料杆62挡住,从而减小柔性杂质覆盖在钢筋网61上的可能,进而减小了弃流口31被堵塞的可能。如图3,当钢筋网61长时间使用被腐蚀或者被雨水中的杂质撞击损坏后,操作者可以拧开第二锁紧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水整流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整流井,包括井体(1)以及与井体(1)盖合的井盖(2),其特征是:所述井体(1)底部设有弃流口(31),所述井体(1)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41),所述井体(1)侧壁在进水口(41)的上方开设有集水口(51),所述井体(1)在弃流口(31)、进水口(41)和集水口(51)处分别连接有弃流管(3)、进水管(4)以及集水管(5),所述集水管(5)连接有集水箱(52),所述井体(1)在弃流口(31)处设有防止杂质堵塞弃流口(31)的防护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整流井,包括井体(1)以及与井体(1)盖合的井盖(2),其特征是:所述井体(1)底部设有弃流口(31),所述井体(1)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41),所述井体(1)侧壁在进水口(41)的上方开设有集水口(51),所述井体(1)在弃流口(31)、进水口(41)和集水口(51)处分别连接有弃流管(3)、进水管(4)以及集水管(5),所述集水管(5)连接有集水箱(52),所述井体(1)在弃流口(31)处设有防止杂质堵塞弃流口(31)的防护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整流井,其特征是:所述防护件(6)包括罩设在弃流口(31)上的钢筋网(61),所述钢筋网(61)呈圆锥形且尖端朝向井盖(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整流井,其特征是:所述钢筋网(61)的尖端处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挡料杆(6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整流井,其特征是:所述井体(1)侧壁在集水口(51)的上方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井体(1)在溢流口处连接有溢流管(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整流井,其特征是:所述井体(1)内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