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7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支撑体系包括工作层楼板,工作层楼板固定有若干U形螺栓;所述悬挑梁置于U形螺栓的腰杆之间,所述压板套装在U形螺栓的腰杆上,在U形螺栓的腰杆上拧上螺母;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悬挑梁的右端和工作层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杆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下层支撑柱的右侧;斜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悬挑梁的悬挑部分下方,斜支撑杆的下端依次位于下层楼板的悬挑部分上;悬挑梁上方固定支撑架,支撑架的上方固定有模板。该支撑体系适用于高空悬挑阳台的施工,能够为模板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简单稳定,施工安全快捷,可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旅游地产、特色小镇逐渐兴起,建筑中观景阳台结构受到青睐,并被广泛应用与旅游建筑中。观景阳台作为独特的空间,为了达到其奇妙的视觉效果,阳台跨度增加;但是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支撑难度越来越大,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容易出现倾斜或下挠现象。传统施工时,由于工字钢伸出的长度有限,在跨度增加时一般采用搭设落地的方法,但此类方法不适用于高空悬挑阳台的施工,且耗费成本较大,已经不满足新兴产业的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该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适用于高空悬挑阳台的施工,能够为模板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简单稳定,施工安全快捷,可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工作层楼板、若干下层楼板、若干下层支撑柱、工作层支撑柱、悬挑梁、若干U形螺栓、若干压板、支撑杆、若干对拉螺栓、若干斜支撑杆、钢丝绳、支撑架和若干模板;所述工作层楼板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的底部位于工作层楼板内;所述悬挑梁置于U形螺栓的腰杆之间,所述压板两端开有通孔,所述压板套装在U形螺栓的腰杆上,在U形螺栓的腰杆上拧上螺母;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悬挑梁的右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层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杆通过对拉螺栓固定在下层支撑柱的右侧,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支撑悬挑梁;所述斜支撑杆的上端由左向右依次铰接在所述悬挑梁悬挑部分的下方,所述斜支撑杆的下端依次位于下层楼板与下层支撑柱的交接处;所述悬挑梁悬挑部分的上方固定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模板。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竖直支撑杆和若干水平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等距固定在悬挑梁的悬挑部分上,所述水平支撑杆分别横向和纵向等距固定在竖直支撑杆上。优选地,所述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为钢管,所述竖直支撑杆和水平支撑杆之间通过钢管扣件固定。优选地,所述钢丝绳的两端通过U型绳夹固定。优选地,所述悬挑梁为工字钢。优选地,所述斜支撑杆为槽钢。本专利技术所述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其优点在于:该支撑体系施工方法,降低了施工难度,便于施工;该支撑体系适用于高度过高且不能采用高支模的大跨度悬挑结构的情况;支撑杆和斜支撑杆形成多点受力,受力均匀,保证悬挑梁不变形,避免悬挑梁的悬挑部分因伸出过长而产生变形,支撑稳定;该支撑体系可以使承重分散至作业面下方多层楼板,避免集中受力对下层结构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所述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适用于高空悬挑阳台的施工,能够为模板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简单稳定,施工安全快捷,可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一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工作层楼板1、若干下层楼板5、若干下层支撑柱6、工作层支撑柱12、悬挑梁2、若干U形螺栓3、若干压板4、支撑杆7、若干对拉螺栓8、若干斜支撑杆9、钢丝绳10、支撑架和若干模板11;所述工作层楼板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U形螺栓3,所述U形螺栓3的底部位于工作层楼板1内;所述悬挑梁2置于U形螺栓3的腰杆之间,所述压板4两端开有通孔,所述压板4套装在U形螺栓3的腰杆上,在U形螺栓3的腰杆上拧上螺母;所述钢丝绳10的一端固定在悬挑梁2的右端,所述钢丝绳10的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层支撑柱6的上端;所述支撑杆7通过对拉螺栓8固定在下层支撑柱12的右侧,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支撑悬挑梁2;所述斜支撑杆9的上端由左向右依次铰接在所述悬挑梁2悬挑部分的下方,所述斜支撑杆9的下端依次位于下层楼板5与下层支撑柱6的交接处;所述悬挑梁2悬挑部分的上方固定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模板11。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竖直支撑杆13和若干水平支撑杆14,所述竖直支撑杆13的下端等距固定在悬挑梁2的悬挑部分上,所述水平支撑杆14分别横向和纵向等距固定在竖直支撑杆13上。所述竖直支撑杆13和水平支撑杆14为钢管,所述竖直支撑杆13和水平支撑杆14之间通过钢管扣件固定。所述钢丝绳10的两端通过U型绳夹固定。所述悬挑梁2为工字钢。所述斜支撑杆9为槽钢,所述斜支撑杆9为两个。所述U型杆3为三个。施工时,在工作层楼板1浇筑前预埋U型杆3,工作层支撑柱6浇筑前顶端预埋拉钩,将斜支撑杆9铰接在悬挑梁2下方;将斜支撑杆9的自由端置于下层楼板5悬挑部分的支撑位置,将悬挑梁2置于U型杆3,再将压板4套在U型杆3的腰杆上,拧上螺母;将支撑杆7利用对拉螺栓8固定安装在下层支撑柱12上,使之上端顶住悬挑梁;利用U型绳夹将钢丝绳10的两端分别与悬挑梁2的自由端和预埋拉钩固定;在悬挑梁2的悬挑部分上搭建钢管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固定模板11。本专利技术所述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适用于高空悬挑阳台的施工,能够为模板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简单稳定,施工安全快捷,可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工作层楼板(1)、若干下层楼板(5)、若干下层支撑柱(6)和工作层支撑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还包括悬挑梁(2)、若干U形螺栓(3)、若干压板(4)、支撑杆(7)、若干对拉螺栓(8)、若干斜支撑杆(9)、钢丝绳(10)、支撑架和若干模板(11);所述工作层楼板(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U形螺栓(3),所述U形螺栓(3)的底部位于工作层楼板(1)内;所述悬挑梁(2)置于U形螺栓(3)的腰杆之间,所述压板(4)两端开有通孔,所述压板(4)套装在U形螺栓(3)的腰杆上,在U形螺栓(3)的腰杆上拧上螺母;所述钢丝绳(10)的一端固定在悬挑梁(2)的右端,所述钢丝绳(10)的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层支撑柱(6)的上端;所述支撑杆(7)通过对拉螺栓(8)固定在下层支撑柱(12)的右侧,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支撑悬挑梁(2);所述斜支撑杆(9)的上端由左向右依次铰接在所述悬挑梁(2)悬挑部分的下方,所述斜支撑杆(9)的下端依次位于下层楼板(5)与下层支撑柱(6)的交接处;所述悬挑梁(2)悬挑部分的上方固定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模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高空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工作层楼板(1)、若干下层楼板(5)、若干下层支撑柱(6)和工作层支撑柱(1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还包括悬挑梁(2)、若干U形螺栓(3)、若干压板(4)、支撑杆(7)、若干对拉螺栓(8)、若干斜支撑杆(9)、钢丝绳(10)、支撑架和若干模板(11);所述工作层楼板(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U形螺栓(3),所述U形螺栓(3)的底部位于工作层楼板(1)内;所述悬挑梁(2)置于U形螺栓(3)的腰杆之间,所述压板(4)两端开有通孔,所述压板(4)套装在U形螺栓(3)的腰杆上,在U形螺栓(3)的腰杆上拧上螺母;所述钢丝绳(10)的一端固定在悬挑梁(2)的右端,所述钢丝绳(10)的另一端固定在工作层支撑柱(6)的上端;所述支撑杆(7)通过对拉螺栓(8)固定在下层支撑柱(12)的右侧,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支撑悬挑梁(2);所述斜支撑杆(9)的上端由左向右依次铰接在所述悬挑梁(2)悬挑部分的下方,所述斜支撑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旭曹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