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721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它包括用于降低基坑底部地下水位的智能降水系统;用于稳定基坑降水过程中其周围建筑物地下水位稳定的智能回灌系统和智能检测系统;三个所述系统是建立在WEBS系统集成平台上智能控制系统,以系统末端各类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为依据,实时监控现场的各种情况;三个所述分系统同时与中央控制柜和中央服务器相连;用户通过中央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发出指令,中央控制柜依据内部核心逻辑程序对系统末端各类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对比匹配,实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改变。此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主动控制降水设备运行状态,短时间内稳定基底底部地下水位和基坑周边降水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基坑降水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基坑深管井降水技术存在着五大弊端:一、现有技术不能实时准确的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对于有特殊或较高技术要求的基坑降水工程,只能通过增加人工检测频率来达到要求。不仅耗费劳动力,而且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二、现有技术只能通过人工控制水泵开关进而控制地下水位线,不能有效控制排水量,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稳定基底底部地下水位和基坑周边降水曲线。三、现有技术在降水过程中,缺乏数据监测和统计,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缺少科学严谨性。四、缺少对设备的运行监控,导致设备维修率高。五、不能科学有效控制电能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此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主动控制降水设备运行状态,短时间内稳定基底底部地下水位和基坑周边降水曲线,结构合理,广泛适用基坑降水工程。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它包括用于降低基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降低基坑底部地下水位的智能降水系统(101);用于稳定基坑降水过程中其周围建筑物地下水位稳定的智能回灌系统(102)和智能检测系统(103);三个所述系统是建立在WEBS系统集成平台上智能控制系统,以系统末端各类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为依据,实时监控现场的各种情况;三个所述分系统同时与中央控制柜(105)和中央服务器(104)相连;用户通过中央服务器(104)上的应用程序发出指令,中央控制柜(105)依据内部核心逻辑程序对系统末端各类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对比匹配,实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降低基坑底部地下水位的智能降水系统(101);用于稳定基坑降水过程中其周围建筑物地下水位稳定的智能回灌系统(102)和智能检测系统(103);三个所述系统是建立在WEBS系统集成平台上智能控制系统,以系统末端各类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为依据,实时监控现场的各种情况;三个所述分系统同时与中央控制柜(105)和中央服务器(104)相连;用户通过中央服务器(104)上的应用程序发出指令,中央控制柜(105)依据内部核心逻辑程序对系统末端各类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对比匹配,实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降水系统(101)包括在基坑周围布置的多个降水井(116),每个所述降水井(116)都配置水泵(111)、第一液位计(112)、变频器(113)和流量计(114);所述水泵(111)通过水流支管道(110)与水流总管道(109)相连,所述水流总管道(109)同时与蓄水池(106)和回灌水箱(107)连通;所述第一液位计(112)、变频器(113)和流量计(114)通过低压电源信号线(108)与中央控制柜(105)相连,所述中央控制柜(105)与中央服务器(10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回灌系统(102)包括在基坑与拟保护建筑物之间布置的一定数量的回灌井(117),每个所述回灌井(117)都配置有第二液位计(119)和流量调节阀(115),每个回灌井(117)都通过水流支管路和水流总管路与回灌水箱(107)连通;所述第二液位计(119)通过低压电源信号线与中央控制柜(105)相连,所述中央控制柜(105)与中央服务器(104)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深井降水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系统(103)包括在已建建筑物周围布置的一定数量的监测井(118),每个监测井配置第三液位计(120),所述第三位计(120)通过低压电源信号线与中央控制柜(105)相连,所述中央控制柜(105)与中央服务器(104)相连。5.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智能降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降水系统(101)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手动模式和智能模式;所述手动模式,用户通过中央服务器(104)上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发出指令到中央控制柜(105),中央控制柜(105)按指令要求控制变频器(113)以及水泵(111)开闭状态;所述智能模式,用户通过中央服务器(104)上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发出设定降水井目标水位H1(203)、降水井变频水位H2(202)指令到中央控制柜(105),中央控制柜(105)依据编写的内部核心逻辑程序对降水井(116)内的液位计(112)测出降水井实时实测水位H(201)、流量计(114)测出水流支管道(110)出水流量反馈信号进行数据匹配分析,通过中央控制柜(105)内部程序实时控制变频器变频(113)变频幅度,控制水泵(111)运行状态,直至降水井(116)内涌水量和排水量的平衡,从而达到智能控制降水作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智能降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模式的具体控制流程:Step1:启动系统,在中央服务器(104)上设定降水井目标水位H1(203),降水井变频水位H2(202);Step2:当降水井实时实测水位H(201)大于降水井变频水位H2(202),并大于降水井目标水位H1(203)时,中央控制柜(105)控制变频器(113)全频输出,水泵(111)最大功率运转;Step3:当降水井实时实测水位H(201)小于降水井变频水位H2(202),并且大于降水井目标水位H1(203)时,变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李平段蓉虎叶旭东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