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意专利>正文

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0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包括闸墩、密封板、闸板、密封结构、转动轴座、铜套和转轴,还包括设置在闸墩安装槽内且位于转动轴座上游的顶块、压板以及压紧螺栓,所述转轴设置在闸板下半部,且在闸板上转轴以下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配重块;在转轴下游位置的闸墩上还设置有阻挡块,用于水深时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绕转轴自动旋转而开闸泄洪,最大限度泄洪时闸板与水平面呈3~18°角且闸板下游高而上游低;在两闸墩间的水底还设置有阻挡凸起,用于水浅时因配重块和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自动绕转轴回旋至闸板与阻挡凸起接触而关闸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水闸装拆维修方便,无需任何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拆装的免能源全自动水闸。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中小河道和湖泊的水闸既有液压升降式,也有电动或手动式的,这些水闸大都存在人工手动速度慢或电动能源损耗大等缺陷,而且在水闸安装之后,很难拆卸,不便维修。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一种装拆维修方便,无需任何能源又不需人工操作的一种免能源全自动水闸。关于水闸的拆装,具体地,普通机械或人力驱动式的闸板寿命一般为30~50年,但全自动水闸的闸板因频繁地自动旋转摆动和在流水中大块杂物冲击的情况下而寿命缩短,例如全自动水闸的闸板寿命仅为数年,而目前的水闸一般都采用灌水泥将转轴封固在闸墩中,该方法不利于更换闸板和更换固定在闸板上的密封结构,因而本领域需要一种装拆维修方便的全自动水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维修方便,无需任何能源且不需人工操作的一种全自动水闸。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水流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闸墩(1)、固定设置在闸墩(1)上且用于密封水流的密封板(2)、设置在两闸墩之间的闸板(3)、水闸蓄水时设置在闸板左右两侧边处和底边处的用于蓄水时防止水流泄漏的密封结构(4)、设置在闸墩(1)下半部分中的转动轴座(5)、设置在转动轴座的圆柱形孔内的圆柱形铜套(6)、左右两端设置在铜套内的转轴(11),所述闸墩(1)上沿水流方向自上游向下游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a),至少用于所述转动轴座(5)自上游向下游的方向安装在其中,所述转轴(11)包括与闸板固定连接的中间段(11a)和位于其左右两端且设置在所述铜套(6)内的圆柱段(11b),所述全自动水闸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位于转动轴座(5)上游的顶块(7)、设置在顶块上游且与闸墩(1)固定连接的压板(8)、以及拧设在压板(8)中且用于从上游至下游顶住顶块而使得转动轴座(5)固定在安装槽(1a)内的压紧螺栓(9),所述转轴(11)设置在闸板下半部,且在闸板上转轴以下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配重块(3a);在转轴下游位置的闸墩(1)上还直接或间接设置有阻挡块,用于水深时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绕转轴自动旋转而开闸泄洪,因阻挡块的阻挡而使得最大限度泄洪时闸板与水平面呈3~18°角且闸板下游高而上游低;在两闸墩间的水底还设置有位于转轴下游的阻挡凸起(12),用于水浅时因配重块和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自动绕转轴回旋至闸板与阻挡凸起接触而关闸蓄水。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转轴为界将闸板分为闸板上段(3b)和闸板下段(3c),且闸板上段的高度和闸板下段的高度比值为1.5~2.5: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闸板下段(3c)和配重块(3a)的重量之和mc+ma为闸板上段(3b)质量mb的1~1.1倍,优选mc+ma为mb的1~1.05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转轴位于闸板自下而上的第一个三分点或其邻近处,且所述邻近处为转轴的位置在所述三分点的上下不超过100mm处,优选不超过20mm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4)包括设置在闸板左右两侧边上的U形水封(4a)和设置在所述阻挡凸起(12)的侧面上且向上游凸出的拱形水封(4b),所述U形水封和拱形水封均由软质橡胶皮形成,且U形水封的两自由端处分别固定在闸板的两个板面上,U形水封的中心凸起处与闸板的侧边间形成20~80mm的第一间隙,使得蓄水时密封板(2)压紧U形水封而使得该第一间隙变小因而密封阀板侧边使该处不漏水,所述拱形水封的两自由端处均固定在阻挡凸起(12)的侧面上,拱形水封的中心凸起处与阻挡凸起的侧面间形成20~80mm的第二间隙,使得蓄水时阀板底部压紧拱形水封而使得该第二间隙变小因而密封阀板底部使该处不漏水。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质橡胶皮的厚度为6~12mm,优选8~10mm,在软质橡胶皮形成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未受压时,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均为40~60mm。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均是指间隙最宽位置处的距离。在蓄水和软质橡胶皮受压时,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处的间隙值减小10~20mm。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闸墩(1)为混凝土结构,所述安装槽(1a)的竖向截面为矩形,且沿水流方向自上游向下游安装槽的长度为闸墩厚度的4/5倍以内,所述密封板(2)为不锈钢板且设置在闸墩的两相对面上,所述闸板(3)为不锈钢结构,且闸板与转轴焊接固连,所述转轴(11)的中间段(11a)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密封板可以是不锈钢板和硬质塑料板等,在使用不锈钢板时,其厚度为6~7mm即可,而在使用塑料板为密封板时,一般需要20~30mm厚。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阻挡块设置为使得最大限度泄洪时闸板与水平面呈5~15°角,优选呈8~12°角;所述配重块采用灌注水泥的不锈钢管。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水深时闸板自动平卧泄洪,当泄洪至水位在闸板上的转轴以下位置时,闸板自动复位竖立,重新闸水。周而复始,自动循环,无需人工操作。2、本专利技术中,转动轴座、铜套、顶块、压板、压紧螺栓、转轴连同闸板和密封结构随时都可拆装,维修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中,软质橡胶皮材质的密封结构的寿命一般在8~10年,全自动水闸的闸板的寿命也是数年,待其寿命终结时可以方便地拆装、维修和更换。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拆维修方便,无需任何能源且不需人工操作的一种全自动水闸。3、本专利技术中的密封板使用不锈钢板时,既可防锈又平整光滑,有利于防止漏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全自动水闸结构的主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结构的B-B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结构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水流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闸墩(1)、固定设置在闸墩(1)上且用于密封水流的密封板(2)、设置在两闸墩之间的闸板(3)、水闸蓄水时设置在闸板左右两侧边处和底边处的用于蓄水时防止水流泄漏的密封结构(4)、设置在闸墩(1)下半部分中的转动轴座(5)、设置在转动轴座的圆柱形孔内的圆柱形铜套(6)、左右两端设置在铜套内的转轴(11),所述闸墩(1)上沿水流方向自上游向下游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a),至少用于所述转动轴座(5)自上游向下游的方向安装在其中,所述转轴(11)包括与闸板固定连接的中间段(11a)和位于其左右两端且设置在所述铜套(6)内的圆柱段(11b),所述全自动水闸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位于转动轴座(5)上游的顶块(7)、设置在顶块上游且与闸墩(1)固定连接的压板(8)、以及拧设在压板(8)中且用于从上游至下游顶住顶块而使得转动轴座(5)固定在安装槽(1a)内的压紧螺栓(9),所述转轴(11)设置在闸板下半部,且在闸板上转轴以下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配重块(3a);在转轴下游位置的闸墩(1)上还直接或间接设置有阻挡块,用于水深时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绕转轴自动旋转而开闸泄洪,因阻挡块的阻挡而使得最大限度泄洪时闸板与水平面呈3~18°角且闸板下游高而上游低;在两闸墩间的水底还设置有位于转轴下游的阻挡凸起(12),用于水浅时因配重块和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自动绕转轴回旋至闸板与阻挡凸起接触而关闸蓄水。本专利技术中,设置铜套套设在转轴圆柱段的外侧,铜套不生锈,能够完全避免其与不锈钢结构的所述圆柱段锈蚀咬死。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理解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水流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闸墩(1)、固定设置在闸墩(1)上且用于密封水流的密封板(2)、设置在两闸墩之间的闸板(3)、水闸蓄水时设置在闸板左右两侧边处和底边处的用于蓄水时防止水流泄漏的密封结构(4)、设置在闸墩(1)下半部分中的转动轴座(5)、设置在转动轴座的圆柱形孔内的圆柱形铜套(6)、左右两端设置在铜套内的转轴(11),所述闸墩(1)上沿水流方向自上游向下游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a),至少用于所述转动轴座(5)自上游向下游的方向安装在其中,所述转轴(11)包括与闸板固定连接的中间段(11a)和位于其左右两端且设置在所述铜套(6)内的圆柱段(11b),所述全自动水闸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位于转动轴座(5)上游的顶块(7)、设置在顶块上游且与闸墩(1)固定连接的压板(8)、以及拧设在压板(8)中且用于从上游至下游顶住顶块而使得转动轴座(5)固定在安装槽(1a)内的压紧螺栓(9),所述转轴(11)设置在闸板下半部,且在闸板上转轴以下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配重块(3a);在转轴下游位置的闸墩(1)上还直接或间接设置有阻挡块,用于水深时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绕转轴自动旋转而开闸泄洪,因阻挡块的阻挡而使得最大限度泄洪时闸板与水平面呈3~18°角且闸板下游高而上游低;在两闸墩间的水底还设置有位于转轴下游的阻挡凸起(12),用于水浅时因配重块和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自动绕转轴回旋至闸板与阻挡凸起接触而关闸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装的全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水流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闸墩(1)、固定设置在闸墩(1)上且用于密封水流的密封板(2)、设置在两闸墩之间的闸板(3)、水闸蓄水时设置在闸板左右两侧边处和底边处的用于蓄水时防止水流泄漏的密封结构(4)、设置在闸墩(1)下半部分中的转动轴座(5)、设置在转动轴座的圆柱形孔内的圆柱形铜套(6)、左右两端设置在铜套内的转轴(11),所述闸墩(1)上沿水流方向自上游向下游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a),至少用于所述转动轴座(5)自上游向下游的方向安装在其中,所述转轴(11)包括与闸板固定连接的中间段(11a)和位于其左右两端且设置在所述铜套(6)内的圆柱段(11b),所述全自动水闸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位于转动轴座(5)上游的顶块(7)、设置在顶块上游且与闸墩(1)固定连接的压板(8)、以及拧设在压板(8)中且用于从上游至下游顶住顶块而使得转动轴座(5)固定在安装槽(1a)内的压紧螺栓(9),所述转轴(11)设置在闸板下半部,且在闸板上转轴以下的位置固定设置有配重块(3a);在转轴下游位置的闸墩(1)上还直接或间接设置有阻挡块,用于水深时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绕转轴自动旋转而开闸泄洪,因阻挡块的阻挡而使得最大限度泄洪时闸板与水平面呈3~18°角且闸板下游高而上游低;在两闸墩间的水底还设置有位于转轴下游的阻挡凸起(12),用于水浅时因配重块和流水冲击闸板使得闸板自动绕转轴回旋至闸板与阻挡凸起接触而关闸蓄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以转轴为界将闸板分为闸板上段(3b)和闸板下段(3c),且闸板上段的高度和闸板下段的高度比值为1.5~2.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水闸,其特征在于,闸板下段(3c)和配重块(3a)的重量之和mc+ma为闸板上段(3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意
申请(专利权)人:张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