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701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制作方法,菌剂是由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氧型酵母菌群、厌氧型乳酸菌群、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及嫌气性丝状菌群五大微生物菌群复合而成,其中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50%,其有效活性菌含量≥0.35亿个单位/克;该菌剂总养分含量≥5.1%、容重0.51‑0.59g/cm

A special fermentation agent for raw material processing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fermentation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is composed of aerobic gram positive actinomycetes, aerobic yeast groups, anaerobic lactic acid bacteria groups, aerobic and anaerobic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groups and five microbiological bacteria groups of anaerobic filamentous microflora. Gram-positive actinomycetes were more than 50%, and their effective active bacteria content was more than 35 million units / gram. The total nutrient content of the bacteria was more than 5.1% and the bulk density was 0.51 0.59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菌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

技术介绍
醋渣、菇渣、木薯渣、中药渣等都属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制醋企业年产醋渣500万吨左右;随着食用菌产业化工厂化发展,我国菇渣年产超过2000万吨;还有大量的木薯渣、中药渣等,这些工业废弃物还在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递增。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急需解决。目前,这些废弃物利用率不到30%,主要用作饲料、燃料、养殖垫料或肥料,尚未实现资源化利用,如何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使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生物发酵合成植物营养基质是一条理想的途径。常规发酵处理,主要采用自然堆积发酵,不仅堆制时间长,效率低,腐熟不均匀,而且养分大量流失。中国专利CN1291006C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剂,该发酵剂由曲霉、侧孢霉、脉孢霉、酵母菌等微生物组成,使用该发酵剂可以提高发酵效果。但该发酵剂主要用于处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用其发酵处理醋渣、菇渣、木薯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效果不是很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我国目前植物营养基质采用菇渣、醋渣、木薯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缺少专用发酵菌剂的现状,公开一种起温快、升温高、适应性强、效果好、制作方法简便易行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作方法,该发酵菌剂是由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氧型酵母菌群、厌氧型乳酸菌群、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及嫌气性丝状菌群五大微生物菌群复合而成,其中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50%,其有效活性菌含量≥0.35亿个单位/克;该发酵菌剂总养分含量≥5.1%、容重0.51-0.59g/cm3、含水量20-30%、pH6.0-7.0;该发酵菌剂为半干剂型的颗粒菌剂,具有曲香气味;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菌剂的制作方法是先准备培养器具和原料、菌种,再配料、装盘,经培养发酵后得到菌质,菌质经晾干、检测、称重、包装即成为成品发酵菌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器具:准备深度3-5cm的培养盘若干,及水桶、纱布或者无纺布、喷雾器、计量称、塑料膜、包装袋、温湿度计、pH试纸或者pH测定仪。2)备料:准备麸皮或米糠作为培养物料主料,以糖和醋作辅料。3)配料:按麸皮或米糠50kg、糖0.7kg、醋0.3kg,含五大微生物菌群的菌种1.5-2kg的配比,先将糖、醋加入1.5-3kg的水配置成糖醋液A,再称取1.5-3kg麸皮或米糠,加水搅拌调整至含水量35-45%,再与菌种均匀混合成为菌料B;将剩余麸皮或米糠摊铺在洁净的水泥地或者塑料膜上,按35-45%含水量称取所需要的水,加入A后搅拌均匀,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麸皮或米糠上,边喷边搅拌,再将B撒入,均匀搅拌,调整pH值至5-7,形成混合培养料C,堆放1-2小时,使麸皮或米糠充分吸水湿润。4)装盘:将C装入培养盘中,盘四周C的厚度2.8-3.2cm,中间厚度2.4-2.6cm,盖上潮湿的纱布或者无纺布,确保培养料不裸露;再将装好C的培养盘呈“井字形”堆叠在经过消毒处理的培养室中,高度5-7层,并在上中下层盘中分别插入温度计,室内挂温湿度计。5)培养发酵:培养发酵管理分三个阶段,①发热阶段: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8-30℃,不低于26℃,湿度控制在80-90%,盘内料温要尽快升至35℃以上;②高温阶段:培养室温度控制在35-38℃,料温控制在40-48℃,湿度控制在80-85%;此阶段经过48小时培养,料面就会呈现白色菌丝,此时需将上下盘调换位置,确保菌丝均匀生长;③降温阶段:当盘中培养料菌丝结块紧密,料温不再升高并开始下降时,要及时散热,让料温降至33-34℃,湿度控制在70-75%;一般夏季经4-5天、冬季7-8天培养发酵结束。6)晾干、揉碎:混合料C经过以上发酵培养后得到菌质D,D进行晾干至含水量20-30%的半干状态,用手将结块的菌质D搓揉捏碎即成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的半成品。7)检测:每批发酵菌剂产品都需要进行检测,其理化指标为:有效活性菌含量≥0.35亿个单位/克;总养分含量≥5.1%、容重0.51-0.59g/cm3、含水量20-30%、pH6.0-7.0。8)包装、保存:采用不透明的塑料袋进行包装,每袋1-2kg,置于1-5℃冰箱中保存,保质期3-6个月。所述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从光合细菌中获取氨基酸、氮素等作为营养,产生出抗生物质、维生素及酶,能直接抑制病原菌;好氧型酵母菌群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提供重要的营养保障;厌氧型乳酸菌群以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物质为基础,产生乳酸,使原料中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变得容易分解;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利用太阳热能及紫外线为能源,将原料中的硫化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其代谢物质可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嫌气性丝状菌群能和其他微生物共存,对酯的生成有良好效果,能防止蛆和其他害虫的发生,并可消除原料中的恶臭味。所述培养盘为矩形或者圆形结构,矩形长40-100cm、宽20-50cm,圆形直径30-100cm;培养盘为洁净的塑料、铁皮、不锈钢、PVC或者竹木制品。所述总养分为N+P2O+K2O。所述颗粒菌剂的粒径为0.1-2mm,其中0.5-1.5mm的颗粒≥50%。所述五大微生物菌群比例为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50份、好氧型酵母菌群10份、厌氧型乳酸菌群10份、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15份、嫌气性丝状菌群15份。所述五大微生物菌群比例为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50份、好氧型酵母菌群15份、厌氧型乳酸菌群15份、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10份、嫌气性丝状菌群10份。所述五大微生物菌群比例为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60份、好氧型酵母菌群10份、厌氧型乳酸菌群10份、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10份、嫌气性丝状菌群10份。步骤2)所述麸皮或米糠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细度≤0.2mm;所述糖是红糖、蔗糖或者葡萄糖;所述醋是白醋、米醋、香醋。所述发酵菌剂理化指标为:有效活性菌含量0.5亿个单位/克;颗粒粒径0.5-1.2mm,其中0.5-1.5mm的颗粒≥50%;总养分含量5.5%、容重0.55g/cm3、含水量25%、pH6.5。所述发酵菌剂为半干剂型颗粒菌剂,灰白色,具有曲香气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发酵菌剂起温快、升温高、适应性强、使用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的发酵菌剂是针对菇渣、醋渣、木薯渣等工业的固体废弃物原料发酵生产植物营养基质的专用发酵菌剂,其有益微生物种类多、有效活性菌含量高,纤维素降解腐熟速度快。3、本发酵菌剂制作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基质生产企业自繁自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作方法,该发酵菌剂是由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氧型酵母菌群、厌氧型乳酸菌群、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及嫌气性丝状菌群五大微生物菌群复合而成,其中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50%,其有效活性菌含量≥0.35亿个单位/克;该发酵菌剂总养分含量≥5.1%、容重0.51‑0.59g /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及其制作方法,该发酵菌剂是由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氧型酵母菌群、厌氧型乳酸菌群、好氧性和厌氧性光合菌群及嫌气性丝状菌群五大微生物菌群复合而成,其中好气性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50%,其有效活性菌含量≥0.35亿个单位/克;该发酵菌剂总养分含量≥5.1%、容重0.51-0.59g/cm3、含水量20-30%、pH6.0-7.0;该发酵菌剂为半干剂型的颗粒菌剂,具有曲香气味;其特征在于:该发酵菌剂的制作方法是先准备培养器具和原料、菌种,再配料、装盘,经培养发酵后得到菌质,菌质经晾干、检测、称重、包装即成为成品发酵菌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器具:准备深度3-5cm的培养盘若干,及水桶、纱布或者无纺布、喷雾器、计量称、塑料膜、包装袋、温湿度计、pH试纸或者pH测定仪;2)备料:准备麸皮或米糠作为培养物料主料,以糖和醋作辅料;3)配料:按麸皮或米糠50kg、糖0.7kg、醋0.3kg,含五大微生物菌群的菌种1.5-2kg的配比,先将糖、醋加入1.5-3kg的水配置成糖醋液A,再称取1.5-3kg麸皮或米糠,加水搅拌调整至含水量35-45%,再与菌种均匀混合成为菌料B;将剩余麸皮或米糠摊铺在洁净的水泥地或者塑料膜上,按35-45%含水量称取所需要的水,加入A后搅拌均匀,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麸皮或米糠上,边喷边搅拌,再将B撒入,均匀搅拌,调整pH值至5-7,形成混合培养料C,堆放1-2小时,使麸皮或米糠充分吸水湿润;4)装盘:将C装入培养盘中,培养盘四周C的厚度2.8-3.2cm,中间厚度2.4-2.6cm,盖上潮湿的纱布或者无纺布,确保培养料不裸露;再将装好C的培养盘呈“井字形”堆叠在经过消毒处理的培养室中,高度5-7层,并在上中下层盘中分别插入温度计,室内挂温湿度计;5)培养发酵:培养发酵管理分三个阶段,①发热阶段: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8-30℃,不低于26℃,湿度控制在80-90%,盘内料温要尽快升至35℃以上;②高温阶段:培养室温度控制在35-38℃,料温控制在40-48℃,湿度控制在80-85%;此阶段经过48小时培养,料面就会呈现白色菌丝,此时需将上下盘调换位置,确保菌丝均匀生长;③降温阶段:当盘中培养料菌丝结块紧密,料温不再升高并开始下降时,要及时散热,让料温降至33-34℃,湿度控制在70-75%;一般夏季经4-5天、冬季7-8天培养发酵结束;6)晾干、揉碎:混合料C经过以上发酵培养后得到菌质D,D进行晾干至含水量20-30%的半干状态,用手将结块的菌质D搓揉捏碎即成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原料处理专用发酵菌剂的半成品;7)检测:每批发酵菌剂产品都需要进行检测,其理化指标为:有效活性菌含量≥0.35亿个单位/克;总养分含量≥5.1%、容重0.51-0.59g/cm3、含水量20-30%、pH6.0-7.0;8)包装、保存:采用不透明的塑料袋进行包装,每袋1-2kg,置于1-5℃冰箱中保存,保质期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蔡梦妍蔡培元朱忠贵郭世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农基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