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9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垂直固定有安装板和支撑杆,且安装板位于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安装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固定有上下设置的储料壳和载料板,且安装板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触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储料壳、载料板、第一电机、转动盘、第一触块、第二触块、连接杆和推料板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周期性进行送料,且送料时间可以调节,使用灵活,与传统人工上料的方式相比更加省时省力,且上料效率高。

An anticollision feeding device for bearing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collision feeding device for bearing production, including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vertically fixed with an mounting plate and a supporting rod, and the mounting plate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rod.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rod with a storage shell and a carrier plate arranged up and down,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The fixed rod is fixed with a fixed pole, and one end of the fixed rod far away from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motor,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 with a rotating disc, and the round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disc is fixed with a first touch block with equal d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carried out periodically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orage shell, the carrier plate, the first motor, the rotating disc, the first touch block, the second touch block,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push plate, and the feeding time can be adjusted, the use is flexible, and the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are more time-saving and the feeding efficiency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feeding method.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六大件组成。主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意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在轴承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外圈上料方式为:人工将外圈一个一个的放置到传送皮带上,由传送皮带将外圈传送到加工区,之后由相关机械进行加工,做成轴承。这样的上料方式劳动量大,且上料效率低。目前也有采用撞击式上料的上料装置,但是由于撞击杆的撞击力度不好控制,外圈被撞的过程后容易从皮带上飞出,进而照成上料失败,上料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垂直固定有安装板和支撑杆,且安装板位于支撑杆的一侧,所述安装板靠近支撑杆的一侧固定有上下设置的储料壳和载料板,且安装板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触块,且转动盘的下方设有第二触块,所述第二触块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第二触块的一端固定有推料板,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固定在第二触块和安装板的相对侧,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限位板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杆,且导向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所述导向杆的两侧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固定在限位板和连接块的相对侧。优选的,所述载料板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送料辊,且送料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且送料辊的外侧设有与载料板高度适配的输送皮带。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位于输送皮带的一侧,且防撞板靠近输送皮带的一侧设有保护橡胶,且保护橡胶的高度与输送皮带的高度一致。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有与连接杆大小适配的矩形孔,且连接杆滑动套接在矩形孔内,且安装板与连接杆垂直。优选的,所述推料板位于第一弹簧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且推料板位于载料板的顶部上方,且推料板靠近储料壳的一侧设有保护胶套。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有与导向杆大小适配的安装孔,且导向杆滑动套接在安装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二触块靠近转动盘的一端设有限位槽,且转动盘套接在限位槽内。本技术中,通过储料壳、载料板、第一电机、转动盘、第一触块、第二触块、连接杆和推料板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周期性进行送料,且送料时间可以调节,使用灵活,与传统人工上料的方式相比更加省时省力,且上料效率高;通过防撞板、导向杆、连接块、保护橡胶和第二弹簧等结构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对外圈进行保护,同时还能对外圈的撞击进行缓冲,避免外圈在推料板的作用下从输送皮带边缘推出,使用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的第二触块侧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2安装板、3支撑杆、4载料板、5储料壳、6固定杆、7第一电机、8转动盘、9第一触块、10第二触块、11连接杆、12第一弹簧、13推料板、14驱动电机、15限位板、16防撞板、17导向杆、18连接块、19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垂直固定有安装板2和支撑杆3,且安装板2位于支撑杆3的一侧,安装板2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固定有上下设置的储料壳5和载料板4,且安装板2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杆6,固定杆6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盘8,转动盘8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触块9,且转动盘8的下方设有第二触块10,第二触块10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远离第二触块10的一端固定有推料板13,连接杆11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固定在第二触块10和安装板2的相对侧,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远离安装板2的一侧设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靠近限位板15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杆17,且导向杆17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16,导向杆17的两侧设有第二弹簧19,且第二弹簧19固定在限位板15和连接块18的相对侧,载料板4的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4,且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固定有送料辊,且送料辊远离驱动电机14的一端与支撑杆3转动连接,且送料辊的外侧设有与载料板4高度适配的输送皮带,防撞板16位于输送皮带的一侧,且防撞板16靠近输送皮带的一侧设有保护橡胶,且保护橡胶的高度与输送皮带的高度一致,安装板2设有与连接杆11大小适配的矩形孔,且连接杆11滑动套接在矩形孔内,且安装板2与连接杆11垂直,推料板13位于第一弹簧12远离固定杆6的一侧,且推料板13位于载料板4的顶部上方,且推料板13靠近储料壳5的一侧设有保护胶套,限位板15设有与导向杆17大小适配的安装孔,且导向杆17滑动套接在安装孔内,第二触块10靠近转动盘8的一端设有限位槽,且转动盘8套接在限位槽内。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加工的轴承外圈放置到储料壳5内,此时轴承外圈在储料壳5内一次重叠,且位于载料板4顶部上方。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7可以驱动转动盘8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触块9周期性触碰第二触块10,继而推动第二触块10、连接杆11和推料板13运动。推料板13运动将把储料壳5下方的外圈推到输送皮带上,进而完成送料操作,之后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将把推料板13送回原位,结构简单,送料方便,通过控制第一电机7的转速,即可控制送料时间,使用灵活。通过设置的防撞板16、导向杆17、连接块18和第二弹簧19等结构的配合使用,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对外圈的撞击进行缓冲,避免外圈在推料板13的作用下从输送皮带边缘推出,使用灵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垂直固定有安装板(2)和支撑杆(3),且安装板(2)位于支撑杆(3)的一侧,所述安装板(2)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固定有上下设置的储料壳(5)和载料板(4),且安装板(2)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触块(9),且转动盘(8)的下方设有第二触块(10),所述第二触块(10)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远离第二触块(10)的一端固定有推料板(13),所述连接杆(11)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固定在第二触块(10)和安装板(2)的相对侧,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远离安装板(2)的一侧设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靠近限位板(15)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杆(17),且导向杆(17)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16),所述导向杆(17)的两侧设有第二弹簧(19),且第二弹簧(19)固定在限位板(15)和连接块(18)的相对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垂直固定有安装板(2)和支撑杆(3),且安装板(2)位于支撑杆(3)的一侧,所述安装板(2)靠近支撑杆(3)的一侧固定有上下设置的储料壳(5)和载料板(4),且安装板(2)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远离安装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有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等距离设置的第一触块(9),且转动盘(8)的下方设有第二触块(10),所述第二触块(10)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远离第二触块(10)的一端固定有推料板(13),所述连接杆(11)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固定在第二触块(10)和安装板(2)的相对侧,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远离安装板(2)的一侧设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靠近限位板(15)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杆(17),且导向杆(17)远离连接块(18)的一端固定有防撞板(16),所述导向杆(17)的两侧设有第二弹簧(19),且第二弹簧(19)固定在限位板(15)和连接块(18)的相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防撞型上料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贝特气动液压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