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混合制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9672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料缸侧部设置有切割机构;料缸下部侧部设置有出料口,料缸外侧设置有位于出料口处的出料筒,出料筒内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闸门,所述出料筒下侧设置有与其相通的下料管,下料管侧部设置有出料斜管,下料管下端经抽气管与抽气泵进气口相连接,下料管内位于出料斜管处设置有将物料颗粒导入出料斜管的斜置隔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湿法混合制粒机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抽气的方式加快颗粒出料速度,保证出料彻底,干净无残留,耗时短。

Wet mixing gran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et mixing granulator, including a material cylinder. A mix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aterial cylinder, a cut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side part of the material cylinder, the side part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teria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outlet, and the outside of the materia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tube at the outlet of the material cylinder, and the gate is set in the outlet cylinder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outlet. The lower side of the discharging barrel is arranged with the lower feed pip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tube, and the side of the feed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lanting pip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eeding pipe is connected by the suction pipe to the air pump intake port. The wet mixing granula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vel in structure, reasonable in design, convenient in use, to speed up the feeding speed of particles by pumping gas, and to ensure complete discharge, clean no residue and shor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法混合制粒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
技术介绍
现有湿法混合制粒机在出料时,完全依靠搅拌机构的离心力作用将颗粒甩出,这种方式在颗粒量较多时效果比较好,而当颗粒量较少时颗粒则不易甩出,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容易造成颗粒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出料彻底,耗时短的湿法混合制粒机。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料缸侧部设置有切割机构;料缸下部侧部设置有出料口,料缸外侧设置有位于出料口处的出料筒,出料筒内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闸门,所述出料筒下侧设置有与其相通的下料管,下料管侧部设置有出料斜管,下料管下端经抽气管与抽气泵进气口相连接,下料管内位于出料斜管处设置有将物料颗粒导入出料斜管的斜置隔网。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由料缸底部伸入料缸中的驱动轴,驱动轴位于料缸内部位设置有搅拌桨,驱动轴位于料缸下方部位套设有与驱动轴旋转密封配合的空心轴套,空心轴套侧部连接有通往抽气泵出气口的进气管,驱动轴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经侧部的通孔与空心轴套内腔相连通,驱动轴位于料缸内部位还设置有出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筒远离料缸一端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伸入料缸中与所述闸门相连接。进一步的,料缸上端设置有缸盖,缸盖上设置有进料斗、进液管和观察窗;位于料缸旁侧设置有驱动缸盖开合的开盖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湿法混合制粒机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抽气的方式加快颗粒出料速度,保证出料彻底,干净无残留,耗时短。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00-料缸、110-出料口、120-出料筒、121-闸门、130-下料管、131-出料斜管、132-斜置隔网、140-气缸、200-搅拌机构、210-驱动轴、211-通孔、212-出气孔、220-搅拌桨、230-空心轴套、231-进气管、300-切割机构、400-抽气泵、500-缸盖、510-进料斗、520-进液管、530-观察窗、600-开盖气缸。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料缸100,所述料缸100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00,料缸侧部设置有切割机构300;料缸100下部侧部设置有出料口110,料缸外侧设置有位于出料口110处的出料筒120,出料筒120内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闸门121,所述出料筒120下侧设置有与其相通的下料管130,下料管侧部设置有出料斜管131,下料管130下端经抽气管与抽气泵400进气口相连接,下料管130内位于出料斜管处设置有将物料颗粒导入出料斜管的斜置隔网132,首先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在高速旋转的切割机构的切割、粉碎下,物料被切割成细小而均匀的颗粒,在搅拌机构的离心力作用下颗粒被甩出出料口,当料缸内所剩颗粒量较少时,单纯依靠离心力无法颗粒完全甩出,增加抽气泵400通过出料口对料缸100内部进行抽气,使得颗粒收到吸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将剩余颗粒尽数排出,排出的颗粒在斜置隔网132的作用下进入下料斜管中并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由料缸底部伸入料缸中的驱动轴210,驱动轴位于料缸内部位设置有搅拌桨220,驱动轴位于料缸下方部位套设有与驱动轴旋转密封配合的空心轴套230,空心轴套230侧部连接有通往抽气泵出气口的进气管231,驱动轴210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经侧部的通孔211与空心轴套230内腔相连通,驱动轴210位于料缸内部位还设置有出气孔212,通过出气孔沿驱动轴径向吹出空气,能够使颗粒尽可能的往料缸内壁移动,有利于出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筒120远离料缸一端安装有气缸140,气缸140的伸缩杆伸入料缸中与所述闸门121相连接,闸门在气缸140驱动下在出料筒内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料缸100上端设置有缸盖500,缸盖500上设置有进料斗510、进液管520和观察窗530;位于料缸旁侧设置有驱动缸盖开合的开盖气缸600。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湿法混合制粒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料缸侧部设置有切割机构;料缸下部侧部设置有出料口,料缸外侧设置有位于出料口处的出料筒,出料筒内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闸门,所述出料筒下侧设置有与其相通的下料管,下料管侧部设置有出料斜管,下料管下端经抽气管与抽气泵进气口相连接,下料管内位于出料斜管处设置有将物料颗粒导入出料斜管的斜置隔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缸,所述料缸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料缸侧部设置有切割机构;料缸下部侧部设置有出料口,料缸外侧设置有位于出料口处的出料筒,出料筒内设置有控制出料口启闭的闸门,所述出料筒下侧设置有与其相通的下料管,下料管侧部设置有出料斜管,下料管下端经抽气管与抽气泵进气口相连接,下料管内位于出料斜管处设置有将物料颗粒导入出料斜管的斜置隔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混合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由料缸底部伸入料缸中的驱动轴,驱动轴位于料缸内部位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武华谭泽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法莫优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