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897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0‑20份、独活5‑15份、陈皮10‑20份、桑寄生5‑15份、香附5‑15份、白芨8‑15份、地骨皮5‑20份、黄芪20‑30份、败酱草5‑20份、土茯苓5‑15份、知母3‑12份、白芍10‑25份和炙甘草3‑12份。该药物结合上述原料药的药理及药性,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反复的临床治疗试验,研制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能有效缓解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治标治本。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inflammation. It is made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 medicine: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10, 20, 5, 20, 5, 15, 15, 15, 8, Radix Bletilla, Radix Astragali, Radix Astragali, Radix Astragalus, Radix Smilacis 12, 10, 25 and 3, 12. The drug, combined with the pharmacology and drug properties of the above raw materials, has developed the drugs described in this invention through a lot of research and repeated clinical trials. I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 non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short course of treatment, quick effect and cure and c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为了工作或者学习等等原因,人们不能按时吃饭,长久后易得胃病,现在胃病已成为当下都市生活的人们一种常见病症。人们市场上销售的胃药功能单一,生产工艺复杂,治标不治理,只是缓解胃肠病痛,治疗时间长,效果慢,增加患者的病痛时间。此外如何在治疗胃病同时,对胃进行同时进行保健,从而加快缓解患者病痛,也是本专利技术同样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该药物增加了人体免疫力和人体的胃肠蠕动,既能制疗胃病又具有健胃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述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0-20份、独活5-15份、陈皮10-20份、桑寄生5-15份、香附5-15份、白芨8-15份、地骨皮5-20份、黄芪20-30份、败酱草5-20份、土茯苓5-15份、知母3-12份、白芍10-25份和炙甘草3-12份。根据上述的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0-15份、独活9-15份、陈皮10-15份、桑寄生5-12份、香附12-15份、白芨8-10份、地骨皮5-12份、黄芪25-30份、败酱草5-10份、土茯苓9-15份、知母3-8份、白芍15-25份和炙甘草3-8份。根据上述的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5-20份、独活5-9份、陈皮15-20份、桑寄生12-15份、香附5-12份、白芨10-15份、地骨皮12-20份、黄芪20-25份、败酱草10-20份、土茯苓5-9份、知母8-12份、白芍10-15份和炙甘草8-12份。根据上述的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5份、独活8份、陈皮15份、桑寄生10份、香附8份、白芨12份、地骨皮10份、黄芪25份、败酱草15份、土茯苓12份、知母6份、白芍18份和炙甘草5份。根据上述的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所述的药物按照常规制备技术制备成内服颗粒剂、散剂或胶囊。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各药物组分的药性药理如下:枳实:味苦,性寒。入脾、胃经。具有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的作用。冶胸肚胀满,胸痹,痞痛,痰癖,水肿,食积,便秘,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独活:味苦;辛;性微湿;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陈皮:性味归经辛味,温,苦;归脾、肺经,陈皮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果。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消化不良。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肾、肝经。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昏目眩,便血,胎动不安,崩漏下血,产后乳汁不下。香附:性味,大辛,大热,有毒归经心、脾、肾。功效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白芨:味苦、甘;性温。具有强腰膝,祛风湿和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肾虚腰痛机枪,足膝软弱无力,风湿痹痛,小便过多,遗精,妇女白带过多。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功效与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黄芪: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经:归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主治:用于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化学成分:含一新二糖类化合物,还含苦苣菜苷,葡萄糖中美菊素C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病,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知母:味苦、甘,寒。归经:肺、胃、肾经。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化学成分:含芒果苷、知母皂苷等,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炎、抑菌、抗单纯疱疹病毒,利胆和免疫作用。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脾、肝经。能够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等。炙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能够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炙用主治:脾胃虚弱,倦态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结合上述原料药的药理及药性,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反复的临床治疗试验,研制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能有效缓解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治标治本。从2008年至2016年,专利技术人处共计收治此类确诊病人358例,25-40岁年龄段人占90%,对于这部分年龄段的人,有340人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16人见效,总有效率达到99%以上。典型病例:1、程先生,25岁,企业职工。患胃酸过多、胃腕疼、吞酸多年,服用本专利技术一个月,上述各种症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2、刘女士,38岁,农民。患胃酸过多、胃疼、腹胀、不思饮食多年,服用本专利技术一个月,上述各种症状消失,饮食正常,为巩固疗效,又服用一个月,现在已经十年未再犯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5份、独活8份、陈皮15份、桑寄生10份、香附8份、白芨12份、地骨皮10份、黄芪25份、败酱草15份、土茯苓12份、知母6份、白芍18份和炙甘草5份;所述的药物按照常规制备技术制备成内服颗粒剂、散剂或胶囊,用于治疗胃肠炎,口服,每日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2: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1份、独活14份、陈皮11份、桑寄生14份、香附6份、白芨14份、地骨皮6份、黄芪29份、败酱草6份、土茯苓14份、知母4份、白芍24份和炙甘草4份;所述的药物按照常规制备技术制备成内服颗粒剂、散剂或胶囊,用于治疗胃肠炎,口服,每日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3: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2份、独活13份、陈皮12份、桑寄生13份、香附7份、白芨10份、地骨皮18份、黄芪22份、败酱草18份、土茯苓7份、知母10份、白芍12份和炙甘草10份;所述的药物按照常规制备技术制备成内服颗粒剂、散剂或胶囊,用于治疗胃肠炎,口服,每日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4: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3份、独活12份、陈皮13份、桑寄生12份、香附8份、白芨12份、地骨皮8份、黄芪17份、败酱草8份、土茯苓12份、知母6份、白芍23份和炙甘草6份;所述的药物按照常规制备技术制备成内服颗粒剂、散剂或胶囊,用于治疗胃肠炎,口服,每日早中晚三次服用。实施例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0‑20份、独活5‑15份、陈皮10‑20份、桑寄生5‑15份、香附5‑15份、白芨8‑15份、地骨皮5‑20份、黄芪20‑30份、败酱草5‑20份、土茯苓5‑15份、知母3‑12份、白芍10‑25份和炙甘草3‑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0-20份、独活5-15份、陈皮10-20份、桑寄生5-15份、香附5-15份、白芨8-15份、地骨皮5-20份、黄芪20-30份、败酱草5-20份、土茯苓5-15份、知母3-12份、白芍10-25份和炙甘草3-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枳实10-15份、独活9-15份、陈皮10-15份、桑寄生5-12份、香附12-15份、白芨8-10份、地骨皮5-12份、黄芪25-30份、败酱草5-10份、土茯苓9-15份、知母3-8份、白芍15-25份和炙甘草3-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