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玉美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5804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公开了一种在换药时,通过双轴同向旋转,配合螺旋旋进结构对纱布进行回收和缠绕的换药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固定架垂直置于连接底板的一端,垫块置于连接底板另一端上,支托臂置于垫块上,防护垫置于支托臂上,所述垫块高度能够进行调节,所述支托板为弧形板,支撑块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且底面和连接底板共面,驱动电机固定置于环形固定架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头电机,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两个传动齿轮分别置于驱动电机电机轴两端,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外固定环通过轴承置于环形固定架内,且和环形固定架同心,外层齿圈置于外固定环端面上,且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

A medical arm wound dress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essing device for a medical arm trauma. A dressing device for dressing and winding the gauze is disclosed by rotating the double axi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cooperating with the spiral rotating structure.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ing fixed frame is vertically placed on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floor, and the cushion block is plac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supporting arm is placed on the cushion block, and the protective pad is placed on the support arm. The height of the pad can be adjusted. The support plate is an arc plate, the support block is placed on the side of the ring fixed fram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floor ar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The driv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ring fixed frame. The driving motor is a double head motor, and it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ing fixator respectively. The two transmission gears are respectively placed at both ends of the motor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respectively on both sides of the ring fixed frame. The outer fixed ring is placed in a ring fixed frame through the bearing and is fixed with the ring fixed. The outer gear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outer fixing ring an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ing fix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涉及一种在医院对手臂外伤进行换药过程中,对旧纱布进行回收,同时进行新纱布缠绕的换药包扎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换药时,通过双轴同向旋转,配合螺旋旋进结构对纱布进行回收和缠绕的换药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手臂外伤进行上药包扎后,为了防止伤口脓化发炎,需要定期进行药物更换,且固定用的纱布也要进行更换,由于在包扎时纱布都是一圈一圈绕缠在手臂上,因此在换药拆除纱布时,也需要一圈一圈进行松绑拆去,往复拆卸工作量大,且取下的废旧纱布绕缠成团,无法进行集中处理,现有的一些伤口换药都是拆纱布和缠纱布分开进行的,效率低下,且通过医护人员进行缠绕,工作量大,尤其是手臂大面积的外伤,需要对整个手臂进行绕缠,通过人工绕缠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效率低下,且不同人绕缠力度不同,容易使得伤口位置受力,不透气,血液不通畅,同时在进行拆卸、上药、包扎整个过程中,伤口在外部暴露,容易引起感染,导致伤口恶化;公开号CN107049674A公开了一种肢体临床护理的包扎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盖有罩箱,所述的罩箱两端分别设有护肢套筒、出孔槽;所述的罩箱正前方设有可视窗,顶部设有操作窗;所述的操作窗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喷气阀,另外一侧安装有滑块a,滑块a上槽接有L形滑槽的底面,L形滑槽侧面与滑块b相槽接;所述的滑块b背面固定有滑槽,滑槽与滑块c相槽接;该专利技术采用罩箱内喷雾的方式,进行喷药包扎,但其不能够对已经包扎的伤口上的纱布进行拆卸,纱布的拆除工作还是要通过其他方法进行,且通过喷药后,罩箱内潮湿,进行包扎后纱布受潮容易滋生细菌,引起伤口发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提供了一种在换药时,通过双轴同向旋转,配合螺旋旋进结构对纱布进行回收和缠绕的换药包扎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由主体固定装置、收卷装置和缠绕装置组成,主体固定装置由驱动电机、支托臂、防护垫、垫块、连接底板、支撑块和环形固定架组成,环形固定架垂直置于连接底板的一端,垫块置于连接底板另一端上,支托臂置于垫块上,防护垫置于支托臂上,所述垫块高度能够进行调节,所述支托板为弧形板,支撑块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且底面和连接底板共面,驱动电机固定置于环形固定架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头电机,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缠绕装置由传动齿轮、缠绕导向管、螺杆、缠绕盘、固定齿、外层齿圈和外固定环组成,两个传动齿轮分别置于驱动电机电机轴两端,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外固定环通过轴承置于环形固定架内,且和环形固定架同心,外层齿圈置于外固定环端面上,且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所述外层齿圈和一侧传动齿轮相啮合,螺杆垂直置于外固定环上,且位于外层齿圈内,缠绕盘螺接置于螺杆上,缠绕盘上置有多个固定齿,缠绕导向管套置于螺杆外侧,所述缠绕导向管上开有贯穿槽,收卷装置由内固定环、收卷杆、收卷管、内层齿圈和支托辊组成,内固定环通过多个支托辊置于外固定环内圈,且和外固定环同心,内层齿圈置于内固定环上,且和另一侧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收卷杆一端垂直置于内固定环上行,且和螺杆相平行,所述收卷杆长度为螺杆长度的1/3--1/2,且间隔180°,收卷杆的另一端沿轴向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置有凸点,收卷管套置于收卷杆上,且和缠绕导向管向平行,所述收卷管长度等于收卷杆长度,所述收卷管的一端能够从内固定环上拆卸,所述收卷管上开有贯穿槽。使用时,将新的纱布卷固定在缠绕盘上,将手臂放置在支托臂上,调节垫块高度,使得手臂和内固定环同轴,然后将伤口上的纱布的一端引出,并穿过收卷管上的贯穿槽,固定收卷杆上的卡槽内,然后将缠绕盘上的新纱布的一端通过胶带固定在手臂上,且和旧纱布的一端相隔90°-120°弧长,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通过电机轴两端的传动齿轮,分别带动内层齿圈和外侧齿圈旋转,由于内层齿圈直径小于和外层齿圈直径,且对应配合的传动齿轮形成的传动关系,内层齿圈转速大于外层齿圈,内固定环旋转时,带动收卷杆旋转,将旧的纱布进行绕缠拆卸,并缠绕在收卷管上,外固定环旋转将新的纱布逐圈的围绕手臂进行缠绕,由于内固定环的旋转速度大于外固定环,因此旧纱布拆卸速度快于缠绕速度,存在时间差,医护人员在此时间差内对伤口进行上药,然后内固定环进一步的进行旋转拆卸,外固定环进行旋转包扎,当内固定环带动收卷杆将所有的旧纱布缠绕至收卷管上时,将收卷管取下,集中放置,然后外固定环旋转带动螺杆旋转,螺杆上的缠绕盘在纱布的拉动下进行旋转,沿着螺杆移动,配合螺杆的轴向旋转,使得纱布在手臂上形式螺旋缠绕,对整个手臂进行缠绕保护,当缠绕盘移动至螺杆端部时,包扎完成,将纱布剪断进行固定,进行固定完成包扎,所述垫块高度能够进行调节,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病患,通过调高垫块使用手臂较细的患者,降低则使用手臂较粗的患者,避免使用范围单一;所述缠绕导向管上开有贯穿槽,能够对新纱布进行导向,防止纱布沿着螺杆缠绕导致包扎困难,影响包扎效率;所述收卷杆一端垂直置于内固定环上行,且和螺杆相平行,能够保证纱布拆卸和纱布的绕缠同时进行,确保纱布的方向性,且直至处于绷直能够避免纱布松弛,互补干涉,导致两股纱布之间出现绕缠;所述收卷杆长度为螺杆长度的1/3--1/2,且间隔180°,避免收卷杆在进行圆周运动时,和新纱布之间出现绕缠,影响包扎质量;所述收卷杆的另一端沿轴向开有卡槽,能够对旧纱布进行固定夹持,避免在收卷过程中脱落;所述收卷管的一端能够从内固定环上拆卸,能够对收卷后的纱布进行集中放置,便于后续集中处理销毁;达到对手臂进行拆纱布换药,在进行包扎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能够提高伤口换药包扎效率。三、能够避免伤口在外部暴露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的立体结构意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驱动电机(1),传动齿轮(2),内固定环(3),缠绕导向管(4),螺杆(5),缠绕盘(6),固定齿(7),支托臂(8),防护垫(9),垫块(10),收卷杆(11),连接底板(12),收卷管(13),支撑块(14),内层齿圈(15),环形固定架(16),外层齿圈(17),支托辊(18),外固定环(19)。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将新的纱布卷固定在缠绕盘(6)上,将手臂放置在支托臂(8)上,调节垫块(10)高度,使得手臂和内固定环(3)同轴,然后将伤口上的纱布的一端引出,并穿过收卷管(13)上的贯穿槽,固定收卷杆(11)上的卡槽内,然后将缠绕盘(6)上的新纱布的一端通过胶带固定在手臂上,且和旧纱布的一端相隔90°-120°弧长,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通过电机轴两端的传动齿轮(2),分别带动内层齿圈(15)和外侧齿圈旋转,由于内层齿圈(15)直径小于和外层齿圈(17)直径,且对应配合的传动齿轮(2)形成的传动关系,内层齿圈(15)转速大于外层齿圈(17),内固定环(3)旋转时,带动收卷杆(11)旋转,将旧的纱布进行绕缠拆卸,并缠绕在收卷管(13)上,外固定环(19)旋转将新的纱布逐圈的围绕手臂进行缠绕,由于内固定环(3)的旋转速度大于外固定环(19),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其特征是:环形固定架垂直置于连接底板的一端,垫块置于连接底板另一端上,支托臂置于垫块上,防护垫置于支托臂上,支托板为弧形板,支撑块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且底面和连接底板共面,驱动电机固定置于环形固定架外壁上,驱动电机为双头电机,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两个传动齿轮分别置于驱动电机电机轴两端,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外固定环通过轴承置于环形固定架内,且和环形固定架同心,外层齿圈置于外固定环端面上,且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外层齿圈和一侧传动齿轮相啮合,螺杆垂直置于外固定环上,且位于外层齿圈内,缠绕盘螺接置于螺杆上,缠绕盘上置有多个固定齿,缠绕导向管套置于螺杆外侧,内固定环通过多个支托辊置于外固定环内圈,且和外固定环同心,内层齿圈置于内固定环上,且和另一侧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收卷杆一端垂直置于内固定环上行,且和螺杆相平行,收卷杆的另一端沿轴向开有卡槽,收卷管套置于收卷杆上,且和缠绕导向管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手臂外伤换药包扎装置,其特征是:环形固定架垂直置于连接底板的一端,垫块置于连接底板另一端上,支托臂置于垫块上,防护垫置于支托臂上,支托板为弧形板,支撑块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且底面和连接底板共面,驱动电机固定置于环形固定架外壁上,驱动电机为双头电机,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两个传动齿轮分别置于驱动电机电机轴两端,且分别位于环形固定架两侧,外固定环通过轴承置于环形固定架内,且和环形固定架同心,外层齿圈置于外固定环端面上,且置于环形固定架一侧,外层齿圈和一侧传动齿轮相啮合,螺杆垂直置于外固定环上,且位于外层齿圈内,缠绕盘螺接置于螺杆上,缠绕盘上置有多个固定齿,缠绕导向管套置于螺杆外侧,内固定环通过多个支托辊置于外固定环内圈,且和外固定环同心,内层齿圈置于内固定环上,且和另一侧的传动齿轮相啮合,收卷杆一端垂直置于内固定环上行,且和螺杆相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肖玉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