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民战专利>正文

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5798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包括左侧板、滑板一、滑槽一、圆球壳、滑板二、滑槽二、右侧板、圆球体、送药管、加药口、储药盒、旋钮帽、连接轴以及螺旋杆,所述滑槽一开设在左侧板右端面,所述滑槽二开设在右侧板左端面,所述滑板一右端固定在圆球壳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滑板二左端安装在圆球壳环形侧面右侧,该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位置调节的目的,所述送药管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圆球体,所述加药口开设在储药盒环形侧面上侧,所述螺旋杆装配在送药管内,所述连接轴前端连接旋钮帽,该设计避免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A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pow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wder feeding device in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which includes a left plate, a slide plate one, a slider, a ball shell, a slide plate two, a slide two, a right board, a round ball body, a drug delivery tube, a medicine opening, a medicine storage box, a knob cap,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spiral rod, which are open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left plate, and the slider is two open. The right end of the slide plate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ircular side of the ball shell. The two left end of the slide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ircular side of the ball shell.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circular side of the feeding tube is assembled on the circular side of the feeding tube, and the filling mouth is opened in the ring side of the medicine box. The screw rod is assembled in the drug delivery tub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knob cap. The design avoids the stress reaction of the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simple operation,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口腔科原本属于五官科,后经卫生部改革,现已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科室,口腔科分类主要从口腔疾病、牙齿、牙病变来归类,从这三个大类又可以分为口腔美容、种植牙、牙齿正畸、口腔溃疡、口腔炎症等等。在口腔科的治疗过程中,当口腔内出现病变、发炎等疾患时,经常需要对口腔内的局部进行给药,从而达到止血、消炎和止痛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在口腔内给药的方法由两种,一种是手工送达,通过棉签等工具粘取药物后用手操控棉签将药品涂抹在口腔内的病变区域,这种方式受限于视线和棉签的长度等,不便于医生将药品准确的涂抹在病变区域;另一种方法是将药品装入喷药装置后,将喷药装置伸入口腔内进行喷药,或者直接在病人张口时将药品喷入口腔,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与喷出的药品容易刺激病人的感官,从而引起病人的应激如咬住喷药装置、打喷嚏等反应,给治疗带来了隐患和不便,所以急需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位置调节机构以及送药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右支撑板、下牙板、左支撑板以及上牙板,所述上牙板设置在下牙板上侧,所述右支撑板和左支撑板下端对称安装在下牙板上端面,所述右支撑板和左支撑板上端均连接上牙板,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左侧板、滑板一、滑槽一、圆球壳、滑板二、滑槽二以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后端安装在左支撑板前端面,所述右侧板后端安装在右支撑板前端面,所述滑槽一开设在左侧板右端面,所述滑槽二开设在右侧板左端面,所述滑板一左端装配在滑槽一内部,所述滑板一右端固定在圆球壳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滑板二右端装配在滑槽二内部,所述滑板二左端安装在圆球壳环形侧面右侧,所述送药机构包括圆球体、送药管、加药口、储药盒、旋钮帽、连接轴以及螺旋杆,所述送药管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圆球体,所述圆球体镶嵌在圆球壳内部,所述送药管前端连接储药盒,所述加药口开设在储药盒环形侧面上侧,所述螺旋杆装配在送药管内,所述连接轴后端穿过储药盒前端面,并延伸至储药盒内部,所述螺旋杆前端延伸至储药盒内部,并与连接轴后端相连接,所述旋钮帽设置在储药盒前侧,所述连接轴前端连接旋钮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储药盒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药口上装配有盖板,且盖板上装配有拉环。进一步地,所述上牙板上端面和下牙板下端面均装配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一和滑槽二内部均装配有滚珠。进一步地,所述旋钮帽上加工有条形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左侧板、滑板一、滑槽一、圆球壳、滑板二、滑槽二以及右侧板,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粉剂给药装置位置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实现了本技术位置调节的目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方便性。因本技术添加了圆球体、送药管、加药口、储药盒、旋钮帽、连接轴以及螺旋杆,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粉剂给药装置容易刺激病人的感官,从而引起病人的应激如咬住喷药装置、打喷嚏等反应,给治疗带来隐患和不便的问题,实现本技术螺旋给药的目的,避免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因本技术添加了滚动轴承,该设计便于螺旋杆的旋转,另添加了盖板,该设计避免杂物进入储药盒内,另添加了拉环,该设计便于开启加药口,另添加了橡胶垫,该设计提高了本技术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另添加了滚珠,该设计减小了本技术调节位置时的阻力,另添加了条形纹,该设计增加了旋钮帽的摩擦系数,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中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中送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支撑板、2-位置调节机构、3-送药机构、4-下牙板、5-左支撑板、6-上牙板、21-左侧板、22-滑板一、23-滑槽一、24-圆球壳、25-滑板二、26-滑槽二、27-右侧板、31-圆球体、32-送药管、33-加药口、34-储药盒、35-旋钮帽、36-连接轴、37-螺旋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位置调节机构2以及送药机构3,装置主体包括右支撑板1、下牙板4、左支撑板5以及上牙板6,上牙板6设置在下牙板4上侧,右支撑板1和左支撑板5下端对称安装在下牙板4上端面,右支撑板1和左支撑板5上端均连接上牙板6。位置调节机构2包括左侧板21、滑板一22、滑槽一23、圆球壳24、滑板二25、滑槽二26以及右侧板27,左侧板21后端安装在左支撑板5前端面,右侧板27后端安装在右支撑板1前端面,滑槽一23开设在左侧板21右端面,滑槽二26开设在右侧板27左端面,滑板一22左端装配在滑槽一23内部,滑板一22右端固定在圆球壳24环形侧面左侧,滑板二25右端装配在滑槽二26内部,滑板二25左端安装在圆球壳24环形侧面右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粉剂给药装置位置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送药机构3包括圆球体31、送药管32、加药口33、储药盒34、旋钮帽35、连接轴36以及螺旋杆37,送药管32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圆球体31,圆球体31镶嵌在圆球壳24内部,送药管32前端连接储药盒34,加药口33开设在储药盒34环形侧面上侧,螺旋杆37装配在送药管32内,连接轴36后端穿过储药盒34前端面,并延伸至储药盒34内部,螺旋杆37前端延伸至储药盒34内部,并与连接轴36后端相连接,旋钮帽35设置在储药盒34前侧,连接轴36前端连接旋钮帽35,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粉剂给药装置容易刺激病人的感官,从而引起病人的应激如咬住喷药装置、打喷嚏等反应,给治疗带来隐患和不便的问题。连接轴36通过滚动轴承与储药盒34相连接,加药口33上装配有盖板,且盖板上装配有拉环,上牙板6上端面和下牙板4下端面均装配有橡胶垫,滑槽一23和滑槽二26内部均装配有滚珠,旋钮帽35上加工有条形纹。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医护人员检查本技术有无损坏,若无损坏可继续使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本技术放置在患者口内,使患者上牙齿和下牙齿分别咬住上牙板6和下牙板4,以此实现撑开患者口腔的目的,然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口腔病变的位置推动送药管32前后运动,送药管32通过圆球体31带动圆球壳24前后运动,圆球壳24带动滑板一22在滑槽一23内前后滑动以及带动滑板二25在滑槽二26内前后滑动,以此实现调节送药管32在患者口腔内的深度,同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调节圆球体31在圆球壳24内的位置调节送药管32的角度,从而实现本技术送药位置可调节的目的,解决了原有粉剂给药装置位置无法调节,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当送药管3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位置调节机构(2)以及送药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右支撑板(1)、下牙板(4)、左支撑板(5)以及上牙板(6),所述上牙板(6)设置在下牙板(4)上侧,所述右支撑板(1)和左支撑板(5)下端对称安装在下牙板(4)上端面,所述右支撑板(1)和左支撑板(5)上端均连接上牙板(6);所述位置调节机构(2)包括左侧板(21)、滑板一(22)、滑槽一(23)、圆球壳(24)、滑板二(25)、滑槽二(26)以及右侧板(27),所述左侧板(21)后端安装在左支撑板(5)前端面,所述右侧板(27)后端安装在右支撑板(1)前端面,所述滑槽一(23)开设在左侧板(21)右端面,所述滑槽二(26)开设在右侧板(27)左端面,所述滑板一(22)左端装配在滑槽一(23)内部,所述滑板一(22)右端固定在圆球壳(24)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滑板二(25)右端装配在滑槽二(26)内部,所述滑板二(25)左端安装在圆球壳(24)环形侧面右侧;所述送药机构(3)包括圆球体(31)、送药管(32)、加药口(33)、储药盒(34)、旋钮帽(35)、连接轴(36)以及螺旋杆(37),所述送药管(32)环形侧面上装配有圆球体(31),所述圆球体(31)镶嵌在圆球壳(24)内部,所述送药管(32)前端连接储药盒(34),所述加药口(33)开设在储药盒(34)环形侧面上侧,所述螺旋杆(37)装配在送药管(32)内,所述连接轴(36)后端穿过储药盒(34)前端面,并延伸至储药盒(34)内部,所述螺旋杆(37)前端延伸至储药盒(34)内部,并与连接轴(36)后端相连接,所述旋钮帽(35)设置在储药盒(34)前侧,所述连接轴(36)前端连接旋钮帽(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粉剂给药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位置调节机构(2)以及送药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右支撑板(1)、下牙板(4)、左支撑板(5)以及上牙板(6),所述上牙板(6)设置在下牙板(4)上侧,所述右支撑板(1)和左支撑板(5)下端对称安装在下牙板(4)上端面,所述右支撑板(1)和左支撑板(5)上端均连接上牙板(6);所述位置调节机构(2)包括左侧板(21)、滑板一(22)、滑槽一(23)、圆球壳(24)、滑板二(25)、滑槽二(26)以及右侧板(27),所述左侧板(21)后端安装在左支撑板(5)前端面,所述右侧板(27)后端安装在右支撑板(1)前端面,所述滑槽一(23)开设在左侧板(21)右端面,所述滑槽二(26)开设在右侧板(27)左端面,所述滑板一(22)左端装配在滑槽一(23)内部,所述滑板一(22)右端固定在圆球壳(24)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滑板二(25)右端装配在滑槽二(26)内部,所述滑板二(25)左端安装在圆球壳(24)环形侧面右侧;所述送药机构(3)包括圆球体(31)、送药管(32)、加药口(33)、储药盒(34)、旋钮帽(35)、连接轴(36)以及螺旋杆(3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民战刘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周民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