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5757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将膝盖护具置于膝盖上,而后通过上系带将上固定板固定在患者大腿上侧,再通过下系带将下固定板固定在患者小腿上侧,从而保证了膝盖护具能牢牢的固定,需要观察胭窝处,首先拉出操作件,而后操作件通过连接件带动活动座右移,从而使凸头与凹槽相分离,然后打开活动护盖观看胭窝,从而给护士工作也带来很大的便利,另外设置的透气孔一和透气孔二,能够有效的保证胭窝的透气性。

A lower limb immobilization device after vascular inter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er limb brake fixing device after vascular inter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omplete function. In use, the knee protector is placed on the knee, then the upper plat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patient's thighs through the upper tie, and then through the lower system. The lower fixed plat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patient's calf so that the knee protection can be fixed firmly. It needs to observe the rouge nest at first, first pull out the operating parts, and then the operation part moves the movable seat through the connection, so that the convex head is separated from the groove, and then the active cover is opened to watch the rouge nest, so the nurse works too. The utility model has great convenience, and the air holes and air holes two arranged in addition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air permeability of the coal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血管介入常用的途径为经股动脉、股静脉、腘静脉穿刺或留置导管,患者术后需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以预防腹股沟、腘窝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甚至折断导管。少数老年、意识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患者,往往不配合,这就需要家属随时看护,以免患者随意活动穿刺侧肢体,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患者在下肢制动期间,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现有的固定装置透气性能比较差,另外也不能随时观看膝盖部位的情况,从而给护士工作也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透气性能比较差,另外也不能随时观看膝盖部位的情况,从而给护士工作也带来麻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膝盖护具,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活动护盖、连接块、销轴、透气孔一、透气孔二、下固定板、下粘带一、下系带、下粘带二、活动座、凸头、弹簧、连接件、操作件、凹槽、上粘带二、上系带、上固定板、上粘带一和观察口;所述观察口设在膝盖护具中央;所述活动护盖位于观察口中,所述活动护盖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活动护盖右侧上中下位置均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块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左侧;所述透气孔一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一均匀设在膝盖护具中;所述透气孔二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二均匀设在活动护盖中;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下侧,所述下固定板右侧固定连接有下系带;所述下粘带一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上面,所述下粘带一与下粘带二相连接;所述下粘带二固定连接在下系带右侧下面;所述活动座左右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右侧内部中央,所述活动座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头;所述凸头分别与凹槽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活动座右侧中央,所述连接件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件;所述弹簧设在活动座右侧与所述膝盖护具右侧内部之间;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上侧,所述上固定板右侧固定连接有上系带,所述上固定板上面固定连接有上粘带一;所述上粘带二固定连接在上系带右侧下面,所述上粘带二与上粘带一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护盖底部呈圆弧球状。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护盖底面上设有透气软垫。作为优选,所述操作件上面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将膝盖护具至于膝盖上,而后通过上系带将上固定板固定在患者大腿上侧,再通过下系带将下固定板固定在患者小腿上侧,从而保证了膝盖护具能牢牢的固定,需要观看腘窝时,首先拉出操作件,而后操作件通过连接件带动活动座右移,从而使凸头与凹槽相分离,然后打开活动护盖观看腘窝,从而给护士工作也带来很大的便利,另外设置的透气孔一和透气孔二,能够有效的保证腘窝的透气性。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动护盖的剖视图。1-膝盖护具;2-活动护盖;3-连接块;4-销轴;5-透气孔一;6-透气孔二;7-下固定板;8-下粘带一;9-下系带;10-下粘带二;11-活动座;12-凸头;13-弹簧;14-连接件;15-操作件;16-凹槽;17-上粘带二;18-上系带;19-上固定板;20-上粘带一;21-观察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膝盖护具1,还包括活动护盖2、连接块3、销轴4、透气孔一5、透气孔二6、下固定板7、下粘带一8、下系带9、下粘带二10、活动座11、凸头12、弹簧13、连接件14、操作件15、凹槽16、上粘带二17、上系带18、上固定板19、上粘带一20和观察口21;所述观察口21设在膝盖护具1中央;所述活动护盖2位于观察口21中,所述活动护盖2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活动护盖2右侧上中下位置均设有凹槽16;所述连接块3通过销轴4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1左侧;所述透气孔一5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一5均匀设在膝盖护具1中;所述透气孔二6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二6均匀设在活动护盖2中;所述下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1下侧,所述下固定板7右侧固定连接有下系带9;所述下粘带一8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7上面,所述下粘带一8与下粘带二10相连接;所述下粘带二10固定连接在下系带9右侧下面;所述活动座11左右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1右侧内部中央,所述活动座11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头12;所述凸头12分别与凹槽16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4固定连接有活动座11右侧中央,所述连接件14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件15;所述弹簧13设在活动座11右侧与所述膝盖护具1右侧内部之间;所述上固定板19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1上侧,所述上固定板19右侧固定连接有上系带18,所述上固定板19上面固定连接有上粘带一20;所述上粘带二17固定连接在上系带18右侧下面,所述上粘带二17与上粘带一20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活动护盖2底部呈圆弧球状。其中,所述活动护盖2底面上设有透气软垫;所述操作件15上面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使用时,首先将膝盖护具1置于膝盖上,而后通过上系带18将上固定板19固定在患者大腿上侧,再通过下系带9将下固定板7固定在患者小腿上侧,从而保证了膝盖护具1牢牢的固定在膝盖上,需要观看腘窝时,首先拉出操作件15,而后操作件15通过连接件14带动活动座11右移,从而使凸头12与凹槽16相分离,然后打开活动护盖2观看腘窝,从而给护士工作也带来很大的便利,另外设置的透气孔一5和透气孔二6,能够有效的保证腘窝的透气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膝盖护具(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护盖(2)、连接块(3)、销轴(4)、透气孔一(5)、透气孔二(6)、下固定板(7)、下粘带一(8)、下系带(9)、下粘带二(10)、活动座(11)、凸头(12)、弹簧(13)、连接件(14)、操作件(15)、凹槽(16)、上粘带二(17)、上系带(18)、上固定板(19)、上粘带一(20)和观察口(21);所述观察口(21)设在膝盖护具(1)中央;所述活动护盖(2)位于观察口(21)中,所述活动护盖(2)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活动护盖(2)右侧上中下位置均设有凹槽(16);所述连接块(3)通过销轴(4)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1)左侧;所述透气孔一(5)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一(5)均匀设在膝盖护具(1)中;所述透气孔二(6)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二(6)均匀设在活动护盖(2)中;所述下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1)下侧,所述下固定板(7)右侧固定连接有下系带(9);所述下粘带一(8)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7)上面,所述下粘带一(8)与下粘带二(10)相连接;所述下粘带二(10)固定连接在下系带(9)右侧下面;所述活动座(11)左右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1)右侧内部中央,所述活动座(11)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凸头(12);所述凸头(12)分别与凹槽(16)相连接;所述连接件(14)固定连接有活动座(11)右侧中央,所述连接件(14)右端固定连接有操作件(15);所述弹簧(13)设在活动座(11)右侧与所述膝盖护具(1)右侧内部之间;所述上固定板(19)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1)上侧,所述上固定板(19)右侧固定连接有上系带(18),所述上固定板(19)上面固定连接有上粘带一(20);所述上粘带二(17)固定连接在上系带(18)右侧下面,所述上粘带二(17)与上粘带一(2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介入术后下肢制动固定装置,包括膝盖护具(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护盖(2)、连接块(3)、销轴(4)、透气孔一(5)、透气孔二(6)、下固定板(7)、下粘带一(8)、下系带(9)、下粘带二(10)、活动座(11)、凸头(12)、弹簧(13)、连接件(14)、操作件(15)、凹槽(16)、上粘带二(17)、上系带(18)、上固定板(19)、上粘带一(20)和观察口(21);所述观察口(21)设在膝盖护具(1)中央;所述活动护盖(2)位于观察口(21)中,所述活动护盖(2)左侧上中下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活动护盖(2)右侧上中下位置均设有凹槽(16);所述连接块(3)通过销轴(4)活动连接在膝盖护具(1)左侧;所述透气孔一(5)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一(5)均匀设在膝盖护具(1)中;所述透气孔二(6)为若干个,所述透气孔二(6)均匀设在活动护盖(2)中;所述下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膝盖护具(1)下侧,所述下固定板(7)右侧固定连接有下系带(9);所述下粘带一(8)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7)上面,所述下粘带一(8)与下粘带二(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芳孟雅顾晓清顾智慧于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