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49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防护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包括:种植槽、网垫、蓄排水板;所述堤岸位于湖泊的两侧,且堤岸的上部设置有下防护层;所述缓冲带位于下防护层的顶部,且上防护层设置在缓冲带的顶部;所述防护单元位于上防护层、下防护层的上部;所述网垫设置在种植槽的下方,且网垫与种植槽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种植层设置在种植槽的内侧,且种植层与网垫通过竹钉相连接;所述蓄排水板位于种植层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具有结构牢固、整体稳定性强、对土壤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限制杂类植物生长、美观性强的优点。

A kind of plant protection layer structure for green vegetation along Lake Sho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lant protection layer, in more particular to a green vegetation protective layer structure along the coast of a lake, including a planting groove, a net pad and a drainage plate, which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ak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embankmen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protective layer; the buffer zone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protective layer. The protective layer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buffer zone; the protective unit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protective layer and the lower protective layer; the net pad is arranged under the planting groove, and the net p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anting groove through the embedding mode; the plan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planting groove, and the planting lay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t pad through the bamboo nail. The water storage boar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nting lay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structure, strong overall stability,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of soil, limiting the growth of heterozygous plants and strong beau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特指一种具有防杂类植物生长的植物防护层结构,属于植物防护层

技术介绍
湖泊沿岸的绿色植被起到美观的作用的同时又能对沿岸的土壤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但是,现有的湖泊沿岸绿色植被植物种类过于繁杂,高低不齐,会影响底层植物吸收阳光,影响整体美观,且杂类植物会与植被植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影响植被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该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具有结构牢固、整体稳定性强、对土壤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限制杂类植物生长、美观性强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包括:种植槽、网垫、蓄排水板、种植层、竹钉、防护单元、上防护层、缓冲带、下防护层、湖泊、堤岸、蓄水槽、排水孔;所述堤岸位于湖泊的两侧,且堤岸的上部设置有下防护层;所述缓冲带位于下防护层的顶部,且上防护层设置在缓冲带的顶部;所述防护单元位于上防护层、下防护层的上部;所述网垫设置在种植槽的下方,且网垫与种植槽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种植层设置在种植槽的内侧,且种植层与网垫通过竹钉相连接;所述蓄排水板位于种植层的底部;所述排水孔贯穿设置在蓄排水板的内部,且蓄水槽位于排水孔的两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所述防护单元由种植槽、网垫、蓄排水板、种植层、竹钉构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所述上防护层、下防护层由若干个防护单元通过拼接方式组合而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所述种植槽的整体外观呈正六边形,且种植槽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所述网垫的整体外观呈波浪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具有结构牢固、整体稳定性强、对土壤起到有效的加固作用、限制杂类植物生长、美观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的分布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的A-A方向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的蓄排水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种植槽1、网垫2、蓄排水板3、种植层4、竹钉5、防护单元6、上防护层7、缓冲带8、下防护层9、湖泊10、堤岸11、蓄水槽301、排水孔3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和图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包括:种植槽1、网垫2、蓄排水板3、种植层4、竹钉5、防护单元6、上防护层7、缓冲带8、下防护层9、湖泊10、堤岸11、蓄水槽301、排水孔302;堤岸11位于湖泊10的两侧,且堤岸11的上部设置有下防护层9;缓冲带8位于下防护层9的顶部,且上防护层7设置在缓冲带8的顶部;防护单元6位于上防护层7、下防护层9的上部;网垫2设置在种植槽1的下方,且网垫2与种植槽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种植层4设置在种植槽1的内侧,且种植层4与网垫2通过竹钉5相连接;蓄排水板3位于种植层4的底部;排水孔302贯穿设置在蓄排水板3的内部,且蓄水槽301位于排水孔302的两侧,防护单元6由种植槽1、网垫2、蓄排水板3、种植层4、竹钉5构成;上防护层7、下防护层9由若干个防护单元6通过拼接方式组合而成;种植槽1的整体外观呈正六边形,且种植槽1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网垫2的整体外观呈波浪形。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在湖泊10两侧的堤岸11上方铺设蓄排水板3,随后铺垫种植层4,在种植层4的上方铺设网垫2,并将网垫2通过竹钉5固定在种植层4的上方,根据网垫2的形状在其上层铺设正六边形的种植槽1,并在种植槽1的内部再次铺垫种植层4,将植物栽种到种植槽1内即可完成施工,蓄排水板3内部的蓄水槽301可储存水,在降水不足时供植被植物使用,当蓄水槽301水满时可通过排水孔302排出,防止植物根部浸泡,影响生长。该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由上防护层7、缓冲带8、下防护层9构成,而上防护层7、下防护层9由若干个防护单元通过拼接方式组合而成,且防护单元由种植槽1、网垫2、蓄排水板3、种植层4、竹钉5构成,通过该防护层结构可对湖泊10两岸的土壤进行加固,防止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且种植槽1内部设置的网垫2限制了杂类植物的生长,有效解决了绿色植被内杂类植物生长泛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实用性。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槽(1)、网垫(2)、蓄排水板(3)、种植层(4)、竹钉(5)、防护单元(6)、上防护层(7)、缓冲带(8)、下防护层(9)、湖泊(10)、堤岸(11)、蓄水槽(301)、排水孔(302);所述堤岸(11)位于湖泊(10)的两侧,且堤岸(11)的上部设置有下防护层(9);所述缓冲带(8)位于下防护层(9)的顶部,且上防护层(7)设置在缓冲带(8)的顶部;所述防护单元(6)位于上防护层(7)、下防护层(9)的上部;所述网垫(2)设置在种植槽(1)的下方,且网垫(2)与种植槽(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种植层(4)设置在种植槽(1)的内侧,且种植层(4)与网垫(2)通过竹钉(5)相连接;所述蓄排水板(3)位于种植层(4)的底部;所述排水孔(302)贯穿设置在蓄排水板(3)的内部,且蓄水槽(301)位于排水孔(302)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沿岸绿色植被防杂类植物防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槽(1)、网垫(2)、蓄排水板(3)、种植层(4)、竹钉(5)、防护单元(6)、上防护层(7)、缓冲带(8)、下防护层(9)、湖泊(10)、堤岸(11)、蓄水槽(301)、排水孔(302);所述堤岸(11)位于湖泊(10)的两侧,且堤岸(11)的上部设置有下防护层(9);所述缓冲带(8)位于下防护层(9)的顶部,且上防护层(7)设置在缓冲带(8)的顶部;所述防护单元(6)位于上防护层(7)、下防护层(9)的上部;所述网垫(2)设置在种植槽(1)的下方,且网垫(2)与种植槽(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种植层(4)设置在种植槽(1)的内侧,且种植层(4)与网垫(2)通过竹钉(5)相连接;所述蓄排水板(3)位于种植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冬张铭连范竟成周婷婷张影宏李欣朱铮宇李寓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