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和散风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39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散风部件,所述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从后向前导风的气泡,所述气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孔板的夹角小于9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可以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

Air conditioner and diffus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 conditioner and a loose air component. The air - dispersing part of the air conditioner includes a hole plate, and the hole board is spac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bubbles from the back to the front, and the angle of the air outlet of the bubble and the hole plate is less than 90 degrees.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loose component used for the air conditioner can achieve better wind guid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和散风部件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和散风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空调器逐渐走到了千家万户,空调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在空调器的适用过程中,空调直接对人吹风,容易造成不适,尤其是在人体以及环境温度比较低时,冷风吹到身上会造成不适,尤其是对于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这种不适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导风效果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所述散风部件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从后向前导风的气泡,所述气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孔板的夹角小于9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可以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泡中至少一部分的出风方向相对或相背。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泡中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成环且出风方向相背或相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泡中的至少一部分围绕出多个所述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环由内到外嵌套布置、左右间隔布置或上下间隔布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板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导风区域,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左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左或朝左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右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右或朝右倾斜;或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左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右或朝右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右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左或朝左倾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板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导风区域,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上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上或朝上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下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下或朝下倾斜;或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上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下或朝下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下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上或朝上倾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泡中出风方向向上或向下。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板上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出风孔,至少一部分所述出风孔对应布置有所述气泡,所述气泡周沿的一部分与对应的出风孔的周沿相连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出风孔的前方以出风。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板的一部分向前冲压形成所述气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孔板的夹角不大于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在所述孔板上的投影为菱形或半圆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呈向前凸出的弧面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和所述孔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微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孔板的中间到左右两端所述微孔的孔径逐渐增大。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体和散风部件。所述机体具有出风口;所述散风部件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散风部件为前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侧壁上设有容置腔和开闭所述容置腔的开关门,所述散风部件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散风部件在所述收回位置收回到所述容置腔,所述散风部件在所述伸出位置遮挡所述出风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上还设有用于开闭所述出风口的门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的剖视图。图3和图4是本技术不同实施例的散风部件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散风部件上气泡布置形成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局部示意图。图9是图6中气泡布置形式的示意图。图10至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空调器100,散风部件1,孔板11,气泡12,出风孔101,机体2,出风口201,容置腔202,开关门21,门体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结合图1至图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的散风部件1,所述散风部件1包括孔板11,所述孔板11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从后向前导风的气泡12,所述气泡12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孔板11的夹角小于90°,换句话说,气泡12的出风方向与空调器100的出风口201的出风方向具有夹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100的散风部件1,设置了气泡12,可以将气流沿着与孔板11夹角小于90°的方向引导,以使得气流不会沿着出风孔直接排出,起到导风的效果。而且,在气泡12的引导作用下,将空调器100的出风引导至其它位置(非正前方),从而实现空调器100的正前方无缝,实现无风感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送风的效果,可以在孔板11和气泡1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微孔,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微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12和所述孔板11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微孔(未示出)。进一步地,从所述孔板11的中间到左右两端所述微孔的孔径逐渐增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孔板11和气泡1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微孔,在气流经过散风部件1时,一部分气流在气泡12的导风作用下沿着与孔板11成小于°夹角的方向流动,而一部分气流会经过微孔送出,由于微孔尺寸小,使得送出的空气可以制冷或者制热,而不会产生风,从而起到“有凉意、无风感”的效果。进一步的,空调器100的使用过程中,空调器100出风口201的气流分布并非是均匀的,一般情况下,出风口201中间位置的风量比较大,因此需要设置更小的微孔,而出风口201两侧的风量比较小,因此,可以设置尺寸较大的微孔,从而实现输送的凉气(或热气)均匀,具体而言,从中间到左右两侧的多个气泡12上的微孔的尺寸逐渐增大。这里的微孔可以设置于气泡12上也可以设置在孔板11上。有利地,气泡12上的微孔可以均匀布置,以简化生产,另外,由前述可以看出,空调器100出风口201各处送出的风量并不相同,因此,也可以将气泡12上的微孔设置成不均匀的布置,当然,如果孔板11上设置了微孔,孔板11上的微孔也可以为均匀或不均匀的布置,另外,本技术还包括,部分区域的微孔为均匀布置,而部分区域的微孔为不均匀布置。如果气泡12上设置了微孔,气泡12上的微孔形状可以包括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中的至少一种。另外,如果孔板11上设置了微孔,孔板11上的微孔也可以包括圆形、多边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微孔的形状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示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微孔的形状也可以为弧形、半圆形等等,本技术要求保护的微孔形状也包括本技术无法穷举的其他形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气泡12中至少一部分的出风方向相对或相背。在气泡12的导风方向相对时,相对的气泡12导出的气流对冲,从而形成无风的效果。而气泡12的导风方向相背时,同样也可以实现正前方无风的效果,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有凉意、无风感”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器和散风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部件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从后向前导风的气泡,所述气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孔板的夹角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部件包括孔板,所述孔板上间隔布置有多个从后向前导风的气泡,所述气泡的出风方向与所述孔板的夹角小于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泡中至少一部分的出风方向相对或相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泡中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成环且出风方向相背或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泡中的至少一部分围绕出多个所述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由内到外嵌套布置、左右间隔布置或上下间隔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导风区域,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左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左或朝左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右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右或朝右倾斜;或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左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右或朝右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右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左或朝左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导风区域,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上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上或朝上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下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下或朝下倾斜;或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上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下或朝下倾斜,位于所述导风区域下半部的气泡的出风方向朝上或朝上倾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泡中出风方向向上或向下。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乐云前马列彭杰林蔡序杰姬安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