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浸独立银矿浮选银精矿提取银和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5349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难浸独立银矿浮选银精矿提取银和金的方法,主要步骤是在添加剂作用下进行氧化焙烧,然后在稀硫酸介质预浸出,可将85-95%的银,铜溶出。含金不高的精矿预浸渣,用稀氨水浸出残银;含金高的精矿预浸渣用硫脲或氰化钠提取金及残银。银、金浸出率90-95%,铜≥90%。(*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关于贵金属冶金。世界上大部分银矿是铅、锌、铜,以及金等矿床的伴生产物,单独的白银矿很少。我国的银产量,从前者得来占92.6%,从后者占7.4%。国内一银矿平均成分为银品位242g/t,含金<0.2g/t,铜,铅、锌均<0.5%,含碳、含硫高,属高钙镁质难浸单一银矿。该银矿石经浮选所得精矿成分为(%)Ag 1.2-1.5,Cu 0.7-0.9,Pb 4-7,Fe 7-9,CaO+MgO 30-35,C 8-10,S4-7。从其成分看出,其银含量不高,钢,铅含量也不高,碳、硫含量高,更增加了银提取的难度,从这类矿石中提取银的方法很少见到,直接用从单一银矿提取银的传统方法-氰化法,提取率不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难浸独立银矿浮选精矿,研究提出工艺过程简短,技术可行,银和金回收率高,试剂耗费低的提取银和金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银精矿在温度650-850℃,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作为添加剂,或不加添加剂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时间1-3小时,然后将焙烧渣在1-4mol/LH2SO4介质,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4-6,温度50-80℃,不加添加剂,或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作为添加剂条件下进行预浸出银、铜,添加剂可以在焙烧过程加入,也可以在预浸出时加入,二过程择一加入即可,其加入量为锰∶精矿(重量比)=0.5-5∶100;2、将第一步所得焙烧一预浸出渣(精矿含Au<1g/t)用浓度1-5%的稀氨水,在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3-6,温度为常温条件下浸出残银,时间4小时;当精矿含金较高时(Au>1g/t),焙烧一预浸出渣用硫脲或氰化钠中任选一种试剂浸出金,以及附带浸出残银;其具体条件为硫脲,浓度=10g/L,加入少量Fe作氧化剂,控制溶液电位=134— -43mv(铂-甘汞电极),量比为100Kg硫脲/t精矿,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10,温度为常温,时间5小时;氰化钠,用量40Kg/t精矿,分10次加入,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3-6,温度常温,时间20-24小时,3、将第1步所得焙烧-预浸出溶液用氯化钠或盐酸沉淀得氯化银,过滤,沉淀与1.2所得氨浸液合并,用水合肼还原得到粗银,粗银纯度≥99%,总回收率-95%,熔烧一预浸出液沉淀银后,中和沉淀铜,过滤沉淀回收铜后处理达排放标准。在工艺结构上,稀硫酸预浸出与氨水浸出有互补功能,氨浸时氨水浓度仅1-5%,氨浸液还足与预浸液沉淀所得AgCl合并处理,氨浸液中溶解的金亦富集在粗银中。方法的优点是1、工艺简短,设备易于解决,2、银和金回收率较高,可达95%,3、方法各工艺步骤间以及试剂间互补性强,提高了方法的合理性;4、试剂为一般试剂,耗费较低。实施例实例1,高钙镁质高碳高硫难浸单一银矿浮选精矿含量为(%)Ag 1.54,Au≤0.5g/t,Cu 1.44,Pb 6.88,Fe7.98,S 5.26,C 8.68,Ca 18.56,Mg 6.68,重10Kg,Ag量为1540g,1、在700℃,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做添加剂,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添加剂加入量为锰∶精矿=1∶100,时间2小时,焙烧渣在3mol/LH2SO4介质,温度60℃,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6预浸出2小时,Ag、Cu浸出率分别为93%,95%;2、焙烧-预浸出渣用4%的稀氨水,在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4,温度常温下浸出2小时,银总浸出率98.5%;3、将1所得焙烧一预浸液加入氯化钠沉淀得到氯化银,过滤,与2、所得氨浸液合并,用水合肼还原沉淀银,残液含Ag<0.001g/L,粗银精制得纯度99.95%的纯银1508.45g,银总回收率98%,预浸液中和沉淀铜,回收铜后达标排放。实例2,黄铁矿型独立银矿浮选精矿,含量为(%)Ag 1.7,Au 14g/t,Cu 1.6,Pb 7.0,Zn 6.8,Fe 18,S28,Si 15,AS<0.5,重10Kg,Ag量为1700g,Au量为0.014g,1按例1条、件焙烧-预浸出,银、铜、锌预浸出率为92-95%;2、焙烧一预浸出渣用氰化钠浸出残留的银、金、条件为用量40Kg/t精矿,分10次加入,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4,温度常温,时间20小时,终渣残AgO.15%,Au 1g/t±,银、金总浸出率分别为93%、95%;3、焙烧一预浸出液分别加入NaCl沉淀银、中和沉淀铜,氰化钠浸出液按常规方法提取金、银。本方法适用于含硫、碳及砷较高的多金属难浸金、银精矿或矿石综合提取金、银、铜、锌等金属。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1.1将银精矿在温度650-850℃,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作为添加剂,或不加添加剂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时间1-3小时,然后将焙烧渣在1-4mol/LH2SO4介质,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4-6,温度50-80℃,不加添加剂,或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作为添加剂条件下进行预浸出银、铜、添加剂可以在熔烧过程加入,也可以在预浸出时加入,其加入量为锰∶精矿(重量比)=0.5-5∶100;1.2将1.1所得焙烧一预浸出渣(精矿含Au<1g/t)用浓度1-5%的稀氨水,在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3-6,温度为常温条件下浸出残银,时间4小时;当精矿含金较高时(>1g/t),焙烧一预浸出渣用硫脲或氰化钠中任选一种试剂浸出金,以及附带浸出残银;其具体条件为硫脲,浓度=10g/L,加入少量Fe作氧化剂,控制溶液电位=134—-43mv(铂-甘汞电极),量比为100Kg硫脲/t精矿,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10,温度为常温,时间5小时;氰化钠,用量40Kg/t精矿,分10次加入,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3-6,温度常温,时间20-24小时,1.3将1.1所得焙烧-预浸出溶液用氯化钠或盐酸沉淀得氯化银,过滤,沉淀与1.2所得氨浸液合并,用水合肼还原得到粗银。全文摘要,主要步骤是在添加剂作用下进行氧化焙烧,然后在稀硫酸介质预浸出,可将85-95%的银,铜溶出。含金不高的精矿预浸渣,用稀氨水浸出残银;含金高的精矿预浸渣用硫脲或氰化钠提取金及残银。银、金浸出率90-95%,铜≥90%。文档编号C22B3/04GK1152621SQ95119869公开日1997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赖友芳, 胡绪铭, 谢斌 申请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难浸独立银矿浮选银精矿提取银和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1将银精矿在温度650-850℃,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作为添加剂,或不加添加剂空气中进行氧化焙烧,时间1-3小时,然后将焙烧渣在1-4mol/LH2SO4介质,固体(重量、Kg数) ∶液体(体积,L数)=1∶4-6,温度50-80℃,不加添加剂,或加入含锰化合物的物料作为添加剂条件下进行预浸出银、铜、添加剂可以在熔烧过程加入,也可以在预浸出时加入,其加入量为锰∶精矿(重量比)=0.5-5∶100;1.2将1.1所得 焙烧一预浸出渣(精矿含Au<1g/t)用浓度1-5%的稀氨水,在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3-6,温度为常温条件下浸出残银,时间4小时;当精矿含金较高时(>1g/t),焙烧一预浸出渣用硫脲或氰化钠中任选一种试剂浸出金,以及附带浸出残银;其具体条件为:硫脲,浓度=10g/L,加入少量Fe作氧化剂,控制溶液电位=134--43mv(铂-甘汞电极),量比为100Kg硫脲/t精矿,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10,温度为常温,时间5小时;氰化钠,用量40Kg/t精矿,分10次加入,固体(重量,Kg数)∶液体(体积,L数)=1∶3-6,温度常温,时间20-24小时,1.3将1.1所得焙烧-预浸出溶液用氯化钠或盐酸沉淀得氯化银,过滤,沉淀与1.2所得氨浸液合并,用水合肼还原得到粗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友芳胡绪铭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