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24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分水器,包括支管、储液管、旋塞、排液口、回流管和旋塞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装了旋塞和旋塞套,通过旋转调节旋塞的位置能随时并及时的将滞留在储液管中的水层排出,同时将有机层返回到反应器中继续参与反应,从而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副产物生成较少,提高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

A new type of water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water separator, including a branch pipe, a liquid storage pipe, a cock, a drain outlet, a reflux pipe and a cock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cock and a cock sleeve. By rota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ock, the water layer in the liquid storage pipe can be discharged at any time and in time, and the organic layer is returned to the reactor at the same time. Further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ction greatly shortened the reaction time, generated less by-products, enhanced the purity and efficiency of organic synthesis, and wa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水器
本技术涉及分水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分水器。
技术介绍
分水器是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仪器,特别是在有水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可及时将生成的水从体系中除去,有助于反应朝正方向进行从而提高反应产率。传统的分水器随着加热回流,一些产物或反应物与水形成共沸物蒸出并冷凝回流于分水器中滞留分层,一般情况下水层在下,有机层在上,随着反应的进行蒸出的共沸物大部分是未参加反应的有机原料,这些原料冷凝回流后滞留在分水器中不能迅速回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只有待生成的水逐渐增多,分水器中的水层升至支管口时,有机原料才能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这样就会导致反应时间增长,副产物增多,影响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随时并及时的将滞留在储液管中的水层排出,同时将有机层返回到反应器中继续参与反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副产物生成,提高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的新型分水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分水器,包括支管、储液管、旋塞、排液口、回流管和旋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的侧面上部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与储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向下设置并与反应器相连并连通,所述回流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回流管的较低端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回流管的较高端连接在旋塞套的下方侧面并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旋塞套的下方侧面还连接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回流管的一侧并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旋塞套的上方侧面连接有竖直分布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管与旋塞套的连接处位于排液口和回流管与旋塞套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储液管的上端与冷凝管相连接并连通。优选地,所述旋塞套的内部开设有锥面沉孔,所述锥面沉孔的开口处直径大于锥面沉孔的底面直径,所述锥面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连接孔。优选地,所述旋塞上成型有锥面柱,所述锥面柱的形状和尺寸与锥面沉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所述锥面柱的另一端向外成型有旋柄。优选地,所述锥面柱的一端外侧侧面上开设有周向分布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形状和尺寸与连接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优选地,所述锥面柱插入连接在锥面沉孔中,所述连接孔嵌入连接在旋转槽中,从而将所述旋塞插入连接在旋塞套中并能实现旋转。优选地,所述锥面柱的外侧圆周面上开设有两个倾斜分布的贯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分水器是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仪器,特别是在有水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可及时将生成的水从体系中除去,有助于反应朝正方向进行从而提高反应产率。传统的分水器随着加热回流,一些产物或反应物与水形成共沸物蒸出并冷凝回流于分水器中滞留分层,一般情况下水层在下,有机层在上,随着反应的进行蒸出的共沸物大部分是未参加反应的有机原料,这些原料冷凝回流后滞留在分水器中不能迅速回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只有待生成的水逐渐增多,分水器中的水层升至支管口时,有机原料才能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这样就会导致反应时间增长,副产物增多,影响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本技术加装了旋塞和旋塞套,通过旋转调节旋塞的位置能随时并及时的将滞留在储液管中的水层排出,同时将有机层返回到反应器中继续参与反应,从而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副产物生成较少,提高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液管与排液口相连通时旋塞的位置图;图3为本技术的储液管下端封闭时旋塞的位置和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储液管与回流管相连通时旋塞的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分水器,包括支管1、储液管2、旋塞3、排液口4、回流管5和旋塞套6;储液管2的侧面上部连接有支管1,支管1与储液管2的内部相连通,支管1的另一端向下设置并与反应器7相连并连通,回流管5倾斜向下设置,支管1的另一端还与回流管5的较低端相连接并相互连通,回流管5的较高端连接在旋塞套6的下方侧面并与旋塞套6内部相连通,旋塞套6的下方侧面还连接有排液口4,排液口4位于回流管5的一侧并与旋塞套6内部相连通,旋塞套6的上方侧面连接有竖直分布的储液管2,储液管2与旋塞套6内部相连通,储液管2与旋塞套6的连接处位于排液口4和回流管5与旋塞套6的连接处之间,储液管2的上端与冷凝管8相连接并连通;旋塞套6的内部开设有锥面沉孔61,锥面沉孔61的开口处直径大于锥面沉孔61的底面直径,锥面沉孔61的底面中心开设有连接孔62,旋塞3上成型有锥面柱32,锥面柱32的形状和尺寸与锥面沉孔61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锥面柱32的一端外侧侧面上开设有周向分布的旋转槽33,旋转槽33的形状和尺寸与连接孔62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锥面柱32的另一端向外成型有旋柄34,锥面柱32插入连接在锥面沉孔61中,并使得连接孔62嵌入连接在旋转槽33中,从而将旋塞3插入连接在旋塞套6中并能实现旋转;锥面柱32的外侧圆周面上开设有两个倾斜分布的贯穿孔31。使用时,首先,将旋塞3转动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此时旋塞3上的锥面柱32与旋塞套6中的锥面沉孔61相互贴合,使得储液管2下端密封状态,同时,共沸物蒸汽在反应器7中生成并向上流经支管1并进入储液管2中,随后,共沸物蒸汽继续向上流动并进入到冷凝管8中,共沸物蒸汽在冷凝管8中发生冷凝反应转化为液态共沸物并下落回流到储液管2底部,液态共沸物在储液管2底部开始慢慢静止分层,水相在下层,有机相在上层;之后,将旋塞3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上,使得储液管2的下端出口处与排液口4的进口处通过其中一个贯穿孔31相互连通,从而将水相放出,水相排出后将旋塞3旋转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使储液管2的下端出口处与回流管5的进口处通过另一个贯穿孔31相互连通,从而将有机相回流到反应器7中,上述操作每当有机相比较多时即可进行;通过使用本技术,可及时将有机相回流到反应器7中,不用等到储液管2中的有机相液面高度达到支管1的连接处时才能实现储液管2中的液体经过支管1流回到反应器7中。分水器是有机合成中常用到的仪器,特别是在有水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可及时将生成的水从体系中除去,有助于反应朝正方向进行从而提高反应产率。传统的分水器随着加热回流,一些产物或反应物与水形成共沸物蒸出并冷凝回流于分水器中滞留分层,一般情况下水层在下,有机层在上,随着反应的进行蒸出的共沸物大部分是未参加反应的有机原料,这些原料冷凝回流后滞留在分水器中不能迅速回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只有待生成的水逐渐增多,分水器中的水层升至支管口时,有机原料才能回流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这样就会导致反应时间增长,副产物增多,影响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本技术加装了旋塞3和旋塞套6,通过旋转调节旋塞3的位置能随时并及时的将滞留在储液管2中的水层排出,同时将有机层返回到反应器7中继续参与反应,从而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副产物生成较少,提高了有机物合成纯度和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分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分水器,包括支管、储液管、旋塞、排液口、回流管和旋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的侧面上部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与储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向下设置并与反应器相连并连通,所述回流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回流管的较低端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回流管的较高端连接在旋塞套的下方侧面并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旋塞套的下方侧面还连接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回流管的一侧并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旋塞套的上方侧面连接有竖直分布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管与旋塞套的连接处位于排液口和回流管与旋塞套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储液管的上端与冷凝管相连接并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水器,包括支管、储液管、旋塞、排液口、回流管和旋塞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的侧面上部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与储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向下设置并与反应器相连并连通,所述回流管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回流管的较低端相连接并相互连通,所述回流管的较高端连接在旋塞套的下方侧面并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旋塞套的下方侧面还连接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位于回流管的一侧并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旋塞套的上方侧面连接有竖直分布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与旋塞套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管与旋塞套的连接处位于排液口和回流管与旋塞套的连接处之间,所述储液管的上端与冷凝管相连接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套的内部开设有锥面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敬权李新生朱传浩李林虎孙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