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92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包括水平隔震层和竖直隔震层,水平隔震层设置在建筑的水平基础上,水平隔震层的上部为建筑的主体结构,竖直隔震层安装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连接位置或主体与附属结构的连接位置上,水平隔震层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隔震支座,竖直隔震层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隔震支座。水平隔震层设置在建筑的基础和主体结构之间,能够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起到水平减震的效果,竖直隔震层设置在主体结构之间或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之间,通过设计竖直隔震层,能够起到竖直方向减震的效果;通过此种设计对建筑水平和竖直方向同时减震,实现建筑的三维减震,到达最好的抗震效果。

Three dimensional whole low floor building isolation structur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 dimensional whole low floor building isolation structure system, which involve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isolation, including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and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is set on the level of the building, the upper part of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is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subjects.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or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subsidiary structure,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includes a number of uniform distributed first isolation bearings, and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includes a number of evenly distributed second isolation bearings. The horizontal isolation layer is set betwee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it can have the effect of horizontal shock absorption to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is set between the main structure or the main structure and the subsidiary structure. By designing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the vertical isolation layer can play the effect of the vertical square to the shock absorption; through this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building will be cushioning to achieve the three-dimensional shock absorp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achieve the best seismic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隔震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我国国土面积90%以上为村镇面积,同时村镇地区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受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村镇民用建筑,造价较低,基本上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房屋大多是采用砖石等脆性材料建造的砌体结构,房屋的质量和抗震性能差。历次地震灾害表明,一旦出现地震灾害,村镇地区的房屋将会大量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小震成灾”甚至“小震大灾”成为村镇地区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但随着我国不断富强,农村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民对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增加抗震安全性的要求也越发迫切。隔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经受了地震的考验,证明具有令人惊叹的隔震减震效果。目前,众所周知的隔震结构是在建筑结构底部设置水平隔震或减震层,即基础隔震或减震,或者在建筑中部设置水平隔震或减震层,即层间隔震或减震,但不能降低竖向地震作用,使得高烈度地区工程结构的竖向地震灾害不能有效消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解决现有隔震结构不能达到竖向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隔震层(2)和竖直隔震层(3),所述水平隔震层(2)设置在建筑的水平基础(1)上,所述水平隔震层(2)的上部为建筑的主体结构(4),所述竖直隔震层(3)安装在不同主体结构(4)之间的连接位置或主体结构(4)与附属结构的连接位置上,所述水平隔震层(2)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隔震支座(5),所述竖直隔震层(3)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隔震支座(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隔震层(2)和竖直隔震层(3),所述水平隔震层(2)设置在建筑的水平基础(1)上,所述水平隔震层(2)的上部为建筑的主体结构(4),所述竖直隔震层(3)安装在不同主体结构(4)之间的连接位置或主体结构(4)与附属结构的连接位置上,所述水平隔震层(2)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隔震支座(5),所述竖直隔震层(3)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隔震支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构件(6),所述加强构件(6)设置在不同建筑主体结构(4)连接处或建筑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建锁王丽楠蔡焕琴李雪娜李明宇李瑞丰程岚张敏马相楠陈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