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风速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4196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持式风速仪,包括下保护壳,所述下保护壳内壁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减震盒,所述减震盒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保护壳、下保护壳、减震盒、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第三缓冲弹簧、第四缓冲弹簧、第五缓冲弹簧、第一橡胶减震柱,第二橡胶减震柱、第三橡胶减震柱、第一滑轮、减震垫、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五支撑板、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互配合,使手持式风速仪具备防摔效果好的效果,使手持式风速仪不容易摔坏,不仅减少了财产损失,还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节约了测量人员的时间。

Handheld anemome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ndheld anemometer, including a lower protective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protective shell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a shock absorber box, and the middle point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ock absorber box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uffer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upper protective shell, a lower protective case, a shock absorber box, a first buffer spring, a second buffer spring, a third buffer spring, a fourth buffer spring, a fifth buffer spring, a first rubber damping column, a second rubber damping column, a third rubber damping column, a first pulley, a shock absorber pad,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second support. The plate, the third support board, the fourth support board, the fifth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fixed block, the second fixed block, the third fixed block, the first fixed rod and the second fixed rod are mutually matched, so the handheld anemometer has a good effect of preventing the fall effect, and the handheld anemometer is not easily broken, not only reduces the property loss, but also reduces the property loss, but also improves the property loss. The work efficiency is measured and the time of the surveyors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风速仪
本技术涉及风速仪设备
,具体为手持式风速仪。
技术介绍
手持式风速仪以测量风速为基本功能,是便携式、智能化、多功能的低风速测量基本仪表,手持式风速仪在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环境保护、节能监测、气象、农业、冷藏、干燥、劳动卫生调查、洁净车间、化纤纺织、各种风速实验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传统的手持式风速仪质量很轻,表面只有一个塑料壳体包裹,没有任何减震防摔的装置,防摔的效果很不好,一旦工作人员在测量风速的时候,不小心摔落在地上,那手持式风速仪很容易就会摔坏,不仅带来了财产的损失,也会影响测量工作持续的进行,耽误测量人员工作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手持式风速仪,具备防摔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防摔效果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手持式风速仪,包括下保护壳,所述下保护壳内壁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减震盒,所述减震盒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部与减震盒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减震柱,所述第一橡胶减震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第一橡胶减震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缓冲弹簧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缓冲弹簧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减震盒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三支撑板通过减震垫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速仪本体,所述下保护壳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靠近风速仪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风速仪本体两侧且位于第一固定块上下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减震柱,所述第二橡胶减震柱的表面套接有第四缓冲弹簧,所述第二橡胶减震柱远离第四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一滑轮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侧与第五支撑板相互接触,所述下保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壳,所述上保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离固定连接在上保护壳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上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橡胶减震柱,所述第三橡胶减震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五缓冲弹簧,所述第三橡胶减震柱远离上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远离上保护壳的一侧与风速仪本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第一缓冲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远离挡板的一侧与减震盒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与减震盒的内壁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铅块。优选的,所述下保护壳的两侧且对应第二固定杆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远离下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上保护壳、下保护壳、减震盒、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第三缓冲弹簧、第四缓冲弹簧、第五缓冲弹簧、第一橡胶减震柱,第二橡胶减震柱、第三橡胶减震柱、第一滑轮、减震垫、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五支撑板、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互配合,在手持式风速仪摔落的时候,起到了三层减震缓冲的效果,具备防摔效果好的优点,手持式风速仪不容易摔坏,不仅减少了财产损失,还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节约了测量人员的时间。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滑轮,起到了对挡板的限位作用,防止挡板左右晃动,通过设置第三滑轮,起到了减震盒对第二支撑板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支撑板左右移动,通过设置铅块,可以使风速仪本体在摔落过程中永远是底部朝下坠落,使风速仪本体底部先落地,通过设置把手和防滑垫,起到了方便操作和防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下保护壳、2减震盒、3第一缓冲弹簧、4第一支撑板、5挡板、6第二缓冲弹簧、7第一橡胶减震柱、8第三缓冲弹簧、9第二支撑板、10支撑柱、11第三支撑板、12减震垫、13风速仪本体、14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杆、16第一滑轮、17第二固定杆、18第四支撑板、19第二橡胶减震柱、20第四缓冲弹簧、21第五支撑板、22上保护壳、23第二固定块、24第三橡胶减震柱、25第五缓冲弹簧、26第三固定块、27第二滑轮、28第三滑轮、29铅块、30把手、31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手持式风速仪,包括下保护壳1,下保护壳1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铅块29,通过设置铅块29,可以使风速仪本体13在摔落过程中永远是底部朝下坠落,使风速仪本体13底部先落地,下保护壳1内壁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减震盒2,减震盒2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第一缓冲弹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挡板5远离第一缓冲弹簧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轮27,第二滑轮27远离挡板5的一侧与减震盒2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二滑轮27,起到了对挡板5的限位作用,防止挡板5左右晃动,挡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6,第二缓冲弹簧6的底部与减震盒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减震柱7,第一橡胶减震柱7的表面套接有第三缓冲弹簧8,第一橡胶减震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滑轮28,第三滑轮28远离第二支撑板9的一侧与减震盒2相互接触,通过设置第三滑轮28,起到了减震盒2对第二支撑板9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支撑板9左右移动,第三缓冲弹簧8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三缓冲弹簧8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顶部贯穿减震盒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1,两个第三支撑板11通过减震垫12固定连接,减震垫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速仪本体13,下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4靠近风速仪本体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5,第一固定杆1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16,风速仪本体13两侧且对应第一固定块14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杆17,下保护壳1的两侧且对应第二固定杆17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把手30,把手远离下保护壳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31,通过设置把手30和防滑垫31,起到了方便操作和防滑的作用,第二固定杆17靠近第一固定块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8,第四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持式风速仪

【技术保护点】
手持式风速仪,包括下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壳(1)内壁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减震盒(2),所述减震盒(2)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6)的底部与减震盒(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减震柱(7),所述第一橡胶减震柱(7)的表面套接有第三缓冲弹簧(8),所述第一橡胶减震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所述第三缓冲弹簧(8)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缓冲弹簧(8)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贯穿减震盒(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1),两个第三支撑板(11)通过减震垫(12)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速仪本体(13),所述下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定块(14)靠近风速仪本体(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5),所述第一固定杆(1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16),所述风速仪本体(13)两侧且对应第一固定块(14)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杆(17),所述第二固定杆(17)靠近第一固定块(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8),所述第四支撑板(18)远离第二固定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减震柱(19),所述第二橡胶减震柱(19)的表面套接有第四缓冲弹簧(20),所述第二橡胶减震柱(19)远离第四支撑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撑板(21),所述第一滑轮(16)远离第一固定杆(15)的一侧与第五支撑板(21)相互接触,所述下保护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保护壳(22),所述上保护壳(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离环绕设置在上保护壳(22)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块(23)远离上保护壳(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橡胶减震柱(24),所述第三橡胶减震柱(24)的表面套接有第五缓冲弹簧(25),所述第三橡胶减震柱(24)远离上保护壳(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6),所述第三固定块(26)远离上保护壳(22)的一侧与风速仪本体(1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风速仪,包括下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壳(1)内壁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减震盒(2),所述减震盒(2)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6)的底部与减震盒(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减震柱(7),所述第一橡胶减震柱(7)的表面套接有第三缓冲弹簧(8),所述第一橡胶减震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所述第三缓冲弹簧(8)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缓冲弹簧(8)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贯穿减震盒(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1),两个第三支撑板(11)通过减震垫(12)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速仪本体(13),所述下保护壳(1)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定块(14)靠近风速仪本体(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5),所述第一固定杆(1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16),所述风速仪本体(13)两侧且对应第一固定块(14)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杆(17),所述第二固定杆(17)靠近第一固定块(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板(18),所述第四支撑板(18)远离第二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策杜玉强路兴洲党宁康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恒业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