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37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缆盘,旨在通过控制组件快速收集多余的线缆绕于绕线杆,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余缆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两个所述主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轴,两个所述主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绕线组件,每组所述绕线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转盘、若干根设置于所述转盘朝向另一绕线组件侧壁且相互平行的绕线杆,两个所述绕线杆对称设置于固定轴的两侧,两组所述绕线组件的绕线杆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主架与对应的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余缆盘,能够通过控制组件快速收集多余的线缆绕于绕线杆。

A residual cab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sidual cable plate, which aims to quickly collect redundant cables around a winding bar through a control compon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a residual cable plate, including two symmetrical sets of main frames,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two main frames, and between the two frames is set with two groups of relative names. The winding assembly of each group consists of a rotating disk connected to a fixed axis, a number of roots set at the side wall of the other winding component side an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which are symmetrical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axis and connected by the winding rod of the two sets of the winding components, one of which is described. A control assembly for driving the turntable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main fra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urntab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uter cable tray, which can quickly collect excess cables around the winding rod through the control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缆盘
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余缆盘。
技术介绍
光缆余缆进入变电站后,大多采用抱箍直接固定于门型架支柱上。该方式余缆及接头盒均暴露在外部环境下,首先影响整体美观,尤其当有多条光缆接入站内时,容易出现余缆颜色不同、盘绕凌乱等问题。公告号为CN20314916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OPGW光缆余线架箱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横梁和两根竖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余缆架,横梁与竖梁可拆式连接,所述余缆架包括矩形结构的连接板和环形设置在连接板上的若干卡扣件。上述方案中通过将余缆缠绕于余缆架中的卡扣件内来达到收集余缆的作用,但是当需要收集余缆时,需要将余缆绕成一圈一圈,然后再将绕成圈状的余缆卡进卡扣内,这样工人绕余缆时花费较多时间,而且操作不便。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缆盘,能够通过控制组件快速收集多余的线缆绕于绕线杆,从而方便工人操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余缆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两个所述主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轴,两个所述主架之间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绕线组件,每组所述绕线组件均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轴的转盘、若干根设置于所述转盘朝向另一绕线组件侧壁且相互平行的绕线杆,两个所述绕线杆对称设置于固定轴的两侧,两组所述绕线组件的绕线杆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主架与对应的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控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多余的线缆时,将线缆卡进绕线杆之间,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两组绕线组件,同时将两个主架固定连接于固定轴,这样就将线缆穿设于两组绕线组件之间;然后通过控制组件使转盘转动,并带动两组绕线组件转动,这样绕线杆带动线缆转动并将线缆缠绕于绕线杆上,从而实现收集多余的线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绕线组件均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隔板固定连接于绕线杆背离转盘的一端,且两组所述绕线组件上的隔板呈对称设置,所述隔板卡设有供线缆穿过所述隔板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板使本技术两侧的线缆分开并分别缠绕于隔板的两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主架侧壁的驱动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转盘侧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内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主架外侧一端的控制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控制盘转动,使驱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并使主动齿轮驱动内齿轮及转盘转动,从而使两组绕线组件相对于主架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盘与所述主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控制盘转动的插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通过插销限制住控制盘与主架的位置并限制控制盘转动,从而确保线缆缠绕于绕线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盘侧壁开设有供插销穿入的第一销孔,所述主架侧壁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销孔相对应且供插销穿入的第二销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多余的线缆绕在绕线杆上后,将插销插入第一销孔及与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内,这样就限制了控制盘转动,从而达到限制绕线组件转动,并确保多余的线缆缠绕于绕线杆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主架与所述隔板之间均设置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两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主架内壁及隔板侧壁,所述绕线盘朝向隔板的侧壁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的开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单独缠绕本技术一侧的线缆时,转动对应的绕线盘,绕线盘使带动线缆转动并使线缆缠绕于绕线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绕线盘与相邻主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限制绕线盘单向转动的棘轮组件,且两组所述棘轮组件呈对称设置,每组所述棘轮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绕线盘外壁的棘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架内壁且与棘轮相啮合的棘齿、设置于棘齿与所述主转动连接端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通过绕线盘将线缆缠绕于绕线杆时,转动绕线盘,并且棘齿不与棘轮啮合,从而将线缆绕于绕线杆;当停止转动绕线盘时,扭簧推动棘齿并使棘齿与棘轮相啮合,这样通过棘齿限制棘轮反向转动,从而达到进一步防止绕于绕线杆的线缆脱离绕线杆,当需要将线缆抽出来时,拨动棘齿就可以将线缆从绕线杆拉出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轴套设有旋转管,线缆抵接于旋转管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缆跟随绕线杆转动时,线缆抵接并带动旋转管相对于固定轴转动,并且由于线缆与旋转管相对静置,从而避免线缆相对固定轴转动时,对线缆产生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当需要对多余的线缆进行收集时,将线缆通过开口卡进绕线杆之间,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两组绕线组件,同时将两个主架固定连接于固定轴,这样就将线缆穿设于两组绕线组件之间;然后转动控制盘使主动齿轮带动内齿轮及转盘转动,从而驱动绕线组件转动,并将线缆缠绕于绕线杆;其二,当本技术其中一侧线缆需要单独缠绕时,转动绕线盘,通过绕线盘推动线缆缠绕于绕线杆,并通过棘轮组件防止绕线盘反向转动,进而确保线缆缠绕于绕线杆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现设备内部结构;图3为本实施例的爆炸视图,主要用于表现设备结构;图4为图3的A部放大视图。图中:1、主架;2、固定轴;3、绕线组件;4、转盘;5、绕线杆;6、隔板;7、旋转管;8、驱动轴;9、主动齿轮;10、内齿轮;11、控制盘;12、插销;13、第一销孔;14、第二销孔;15、绕线盘;16、开槽;17、开口;18、棘轮组件;19、棘轮;20、棘齿;21、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余缆盘,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主架1呈圆柱形设置,两个主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轴2,固定轴2设置于主架1的中心位置,两个主架1之间设置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绕线组件3,每组绕线组件3均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轴2的转盘4,转盘4朝向另一绕线组件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绕线杆5,且若干根绕线杆5环绕固定轴2设置,并且两组绕线组件3的绕线杆5相互卡接,绕线杆5远离转盘4的一端设置有隔板6,隔板6固定连接于绕线杆5,隔板6呈半圆形设置,如图3所示,隔板6朝向与之相对称隔板6的侧壁开设有供线缆及固定轴2穿过的开口17。这样当收集多余的线缆时,将线缆通过开口17卡进任意两根绕线杆5之间,然后将两组绕线组件3的绕线杆5相互卡接,并使线缆穿过开口17并分设于隔板6的两侧,同时将两个主架1固定连接于固定轴2,这样就将线缆穿设于两组绕线组件3之间;然后转动转盘4使两组绕线组件3转动,这样绕线杆5带动线缆转动并将隔板6两侧的线缆分别缠绕于对应绕线杆5上,从而实现收集多余的线缆,并且通过隔板6使线缆分开缠绕于隔板6的两侧。为了减小卡设于两个绕线杆5之间的线缆与固定轴2相对滑动而对线缆造成磨损,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轴2套设有旋转管7,旋转管7外壁抵接于线缆,并且旋转管7外侧壁为粗糙面;当线缆跟随绕线杆5转动时,线缆抵接并带动旋转管7相对于固定轴2转动,并且由于线缆与旋转管7相对静置,从而避免线缆相对固定轴2转动时,对线缆产生磨损。为了方便驱动绕线组件3转动,如图2和图3所示,主架1于对应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余缆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缆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两个所述主架(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轴(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架(1)之间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绕线组件(3),每组所述绕线组件(3)均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轴(2)的转盘(4)、若干根设置于所述转盘(4)朝向另一绕线组件(3)侧壁且相互平行的绕线杆(5),两个所述绕线杆(5)对称设置于固定轴(2)的两侧,两组所述绕线组件(3)的绕线杆(5)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主架(1)与对应的转盘(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4)转动的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缆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两个所述主架(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轴(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架(1)之间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绕线组件(3),每组所述绕线组件(3)均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轴(2)的转盘(4)、若干根设置于所述转盘(4)朝向另一绕线组件(3)侧壁且相互平行的绕线杆(5),两个所述绕线杆(5)对称设置于固定轴(2)的两侧,两组所述绕线组件(3)的绕线杆(5)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主架(1)与对应的转盘(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4)转动的控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缆盘,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绕线组件(3)均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呈半圆形设置,且所述隔板(6)固定连接于绕线杆(5)背离转盘(4)的一端,且两组所述绕线组件(3)上的隔板(6)呈对称设置,所述隔板(6)卡设有供线缆穿过所述隔板(6)的开口(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主架(1)侧壁的驱动轴(8)、设置于所述驱动轴(8)的主动齿轮(9)、设置于所述转盘(4)侧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9)相啮合的内齿轮(10)、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8)位于所述主架(1)外侧一端的控制盘(11)。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锋刘长江雍后阳骆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