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余缆架及使用该余缆架的架空光缆接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架空光缆在接续时需要在接头的两侧设置一定长度的余缆,以满足接头故障恢复时光缆接续所需剥削长度的需要。现有的架空光缆的余缆通常采用余缆架固定在杆塔的塔身上,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3446U公开的“一种500kV线路OPGW光缆绝缘余缆架”,包括用于固定在塔身上的绝缘子和固定在绝缘子上的十字形的架体,架体的各端均固定工有L形的铝合金构件,铝合金构件与架体形成开口朝外的卡线槽,以供余缆沿圆形走向缠绕在架体上。在这种光纤接续结构中,余缆进出余缆架的进段和出段缺少必要的支撑,且进段和出段之间的区域是空置的,所以受余缆在余缆架上缠绕变形后自身变形应力的影响,余缆的进段和出段会通过缠绕部分向余缆架施加翻转扭矩,该翻转扭矩会将悬挂状态的余缆架掀翻,导致余缆和余缆架所处的主缆纠缠在一起,不利于光缆的后期维护。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现有光缆的余缆安置方式通常采用离线安装的方式,即通过专设的固定装置将余缆架固定在杆塔的塔身上,以在延长余缆的长度后,将余缆缠绕在杆塔上固定在余缆架上 ...
【技术保护点】
余缆架,包括供余缆缠绕的主架体,主架体具有供余缆的进段进入的进入部和供余缆的出段引出的引出部,其特征在于,主架体上设有用于悬挂在主缆上的悬挂结构,并在进入部和引出部上设有用于分别撑开余缆的进段和出段的支撑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余缆架,包括供余缆缠绕的主架体,主架体具有供余缆的进段进入的进入部和供余缆的出段引出的引出部,其特征在于,主架体上设有用于悬挂在主缆上的悬挂结构,并在进入部和引出部上设有用于分别撑开余缆的进段和出段的支撑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缆架,其特征在于,进入部和引出部上的支撑臂均为向主架体外悬伸的悬臂,且两支撑臂的悬伸端相接而形成角形的引楔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缆架,其特征在于,支撑臂的背向主架体中心的一侧为用于撑开余缆的进段或出段的配合侧,支撑臂的配合侧上设有供余缆的进段或出段沿缆长方向穿过、并在余缆的径向进行约束的引导槽或孔,且所述主架体上开设有桥接连通在两支撑臂的引导槽或孔之间的缠绕槽或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余缆架,其特征在于,主架体包括少于整圆的圆弧形的弧架,所述进入部和引出部分别为弧架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缆架,其特征在于,弧架的外形为优弧形,两支撑臂为切设于弧架两端的直臂,且两支撑臂远离弧架的一端闭合而与弧架形成水滴形的缠绕架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道坤,刘湘莅,郭新菊,席小娟,陈晨,杨敏,路晓军,梁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