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钽铌矿转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含有钽和铌的原料中提取六钽(铌)酸钾(K8(Ta,Nb)6O19·nH2O)和偏钽(铌)酸钾(K(Ta,Nb)O3)的清洁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均采用高浓HF酸(>60%)或高浓HF-H2SO4混合酸分解处理钽铌矿,该工艺HF酸耗量大,并有约10%的HF以废气的形式排放,成为钽铌冶金的主要气性污染;在废液处理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氟石、硫酸钙残渣,每处理1吨矿石会产生这种残渣10~15吨,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并且该工艺对难分解的钽铌矿的分解率低,只有85%左右。我国的钽铌资源虽然丰富,但品位低,属于难分解矿,不适于采用HF酸法。随着钽、铌制品需求量的增加,高品位的钽铌硬岩矿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低品位、难分解钽铌原料的合理利用已经提到日程上来。近年来,迫于环保压力,德国H.C.Starc公司通过集中研究改进湿法工艺的内部循环途径,以减少H2SO4等化学原料的消耗和渣的数量,并回收各种废料液中的HF(见专利DE402107,US5209910,1993),但该工艺对于处理低品位矿还不能单独使用。美国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明,郑诗礼,张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