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130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装置或设备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放机箱主体的防护衬垫本体,防护垫本体内部有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其特征在于,防护衬垫本体的最左端两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避让槽及多个防护槽、凸台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对位于衬垫中的机箱主体尤其是对机箱箱耳起到了显著的防护作用,降低服务器产品出货的货损率,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装置或设备的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大型的仪器、设备或其它的电子设备属于高价值、精密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对冲击、振动敏感,需要针对其结构特点专门设计缓冲包装。目前常用EPE材料(发泡聚乙烯,一种缓冲材料,又称为珍珠棉)加工成与待防护设备或仪器形状相适应的衬垫对上述的设备或仪器等产品进行缓冲防护。尽管有上述的防护衬垫进行防护,但是在实际出货和运输过程中,上述的仪器或设备还是容易受到由于跌落和冲击所导致的损坏。分析原因如下:例如,服务器在结构上大致可以区分为机箱箱耳、前窗结构、机箱主体结构、后窗结构等,其中,机箱箱耳通常是注塑件,突出于机箱主体结构的侧面和前面,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其结构强度低,在服务器的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尤其是箱耳极容易因受到撞击和跌落从而发生损坏。关于上述的现状,目前对于机箱箱耳防护方案是,在包裹机箱侧面的衬垫上切割出避让防护部,为机箱箱耳留出空间。传统的设计方案对服务器包装箱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受到冲击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但是在服务器包装箱受到角跌落时,箱耳会与衬垫底部接触,受到底部衬垫的挤压,容易导致变形和损坏。传统的衬垫避让防护部结构只能对箱耳侧面提供良好的缓冲防护,但对箱耳底部防护不足,在包装箱底部角跌落时箱耳容易发生损坏;如果将避让防护部底部的衬垫完全切除挖通,加工成通孔结构,那么衬垫避让防护部的支撑强度会明显降低,在受到挤压时,其变形量会很大,箱耳容易与包装箱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避让防护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适用于易受损部件的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受损部件的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在避让防护部的底面与待防护部件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在保持避让防护部侧向支撑强度的同时,避让防护部底部预留的空间能够强化对机箱箱耳底部的防护效果,即预留出的空间可以防止因衬垫上部的避让防护部变形量过大造成箱耳与包装箱发生接触,造成损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放机箱主体的防护衬垫本体,防护垫本体内部有服务器机箱安置位,防护衬垫本体的最左端两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内有主槽;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在平面的位置均低于主槽所在平面的位置;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均大于各自所对应放置的机箱箱耳的体积;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的侧面和底面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的侧面和底面均不相接触;主槽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右边的主槽内设置有第一安置槽和第二安置槽;主槽内的右端设置有平台,平台上方与防护衬垫本体右端的边缘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安置槽、第四安置槽、第五安置槽、第六安置槽;平台至主槽所在的平面之间的位置处有穿过平台下部的通道。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所在的平面均与主槽所在的平面之间相平行。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所在的平面均为水平的平面。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外围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与机箱箱耳的间距大于35mm,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的侧面之间的间距均大于20mm。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外围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与机箱箱耳的间距大于35mm,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的侧面之间的间距均大于20mm。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在平面与机箱箱耳的底面的间距大于10mm。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下方的衬垫厚度大于30mm。将以上的参数设置为如上的数据,是专利技术人根据实践经验所得到的,如果上述的间距过小,得不容易起到缓冲和对机箱尤其是机箱箱耳的保护作用;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外围的第一侧壁的两端均有半圆形导角;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外围的第一侧壁的两端均有半圆形导角。第三安置槽和第四安置槽的大小相同,且第三安置槽和第四安置槽均大于第五安置槽和第六安置槽。通道的宽度小于平台的宽度。本技术的构思是,由于普通的EPE材料的衬垫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撞击防护作用,还是容易使机箱尤其是箱耳受到损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改进方式是:在机箱箱耳底部的衬垫上也进行了衬垫材料切除,形成一个下沉式的整体防护结构,不仅能够在包装箱四个侧面受到冲击时对箱耳提供防护,也能在包装箱角跌落时对箱耳提供防护。同时,该避让防护部底部没有完全切除打通,避让防护部的支撑强度大,在受到挤压和碰撞时能够将衬垫变形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因衬垫缓冲槽变形量过大造成箱耳与包装箱发生接触,造成损坏。另外,在衬垫的主槽内设置多个安置槽和凸台,使机箱能相对固定的安置于主槽中,增强其防撞击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了避让槽及多个防护槽、凸台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对位于衬垫中的机箱主体尤其是对机箱箱耳起到了显著的防护作用,降低服务器产品出货的货损率,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避让槽与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实施例2中的第一避让槽与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的位置关系图;图中,1-第一避让槽,2-第二避让槽,3-第一安置槽,4-第二安置槽,5-第一凸台,6-第二凸台,7-第三安置槽,8-第四安置槽,9-第五安置槽,10-第六安置槽,11-主槽,12-平台,13-防护衬垫本体,14-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5-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6、19-第一侧壁,17、20-第二侧壁,18、21-第三侧壁,22-机箱箱耳朵,23-机箱主体,24-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技术,但并不以此限制本技术。实施例1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放机箱主体的防护衬垫本体13,防护垫本体13内部有服务器机箱安置位,防护衬垫本体13的最左端两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避让槽1、第二避让槽2;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内有主槽11;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所在平面的位置均低于主槽11所在平面的位置;且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所在平面的位置均低于主槽11所在平面相平行;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为水平的平面;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均大于各自所对应放置的机箱箱耳的体积;机箱箱耳22的下底面与机箱主体23的下底面在同一平面时,适用于本技术的防护结构(如附图3所示);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的侧面和底面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22的侧面和底面均不相接触,具体为: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外围有第一侧壁16、第二侧壁17、第三侧壁18;第一侧壁16与机箱箱耳的间距约为50mm,第二侧壁17、第三侧壁18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22的侧面之间的间距约为30mm。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外围有第一侧壁19、第二侧壁20、第三侧壁21;第二机箱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放机箱主体的防护衬垫本体(13),防护衬垫本体(13)内部有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其特征在于,防护衬垫本体(13)的最左端两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避让槽(1)、第二避让槽(2);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内有主槽(11);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所在平面的位置均低于主槽(11)所在平面的位置;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均大于各自所对应放置的机箱箱耳(22)的体积;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外围的侧面和底面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22)的侧面和底面均不相接触;主槽(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右边的主槽(11)内设置有第一安置槽(3)和第二安置槽(4);主槽(11)内的右端设置有平台(12),平台(12)上方与防护衬垫本体(13)右端的边缘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安置槽(7)、第四安置槽(8)、第五安置槽(9)、第六安置槽(10);平台(12)至主槽(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位置处有穿过平台(12)下部的通道(24)。...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放机箱主体的防护衬垫本体(13),防护衬垫本体(13)内部有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其特征在于,防护衬垫本体(13)的最左端两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避让槽(1)、第二避让槽(2);服务器机箱安置位内有主槽(11);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所在平面的位置均低于主槽(11)所在平面的位置;第一避让槽(1)和第二避让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均大于各自所对应放置的机箱箱耳(22)的体积;第一机箱箱耳安置位(14)和第二机箱箱耳安置位(15)外围的侧面和底面与各自所对应的机箱箱耳(22)的侧面和底面均不相接触;主槽(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右边的主槽(11)内设置有第一安置槽(3)和第二安置槽(4);主槽(11)内的右端设置有平台(12),平台(12)上方与防护衬垫本体(13)右端的边缘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安置槽(7)、第四安置槽(8)、第五安置槽(9)、第六安置槽(10);平台(12)至主槽(11)所在的平面之间的位置处有穿过平台(12)下部的通道(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避让槽(1)、第二避让槽(2)所在的平面均与主槽(11)所在的平面之间相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服务器机箱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避让槽(1)、第二避让槽(2)所在的平面均为水平的平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