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友华专利>正文

赤泥的提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3648 阅读:5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赤泥的提钪方法,它是以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所产生的赤泥为原料,根据赤泥的特殊性,采用了盐酸浸出,P204萃取,酸洗除杂,氢氧化钠反萃,盐酸溶解后加氨水改性剂水解除钛锆,草酸沉钪,中温煅烧等工艺,最终制得纯度为99.9%的Sc↓[2]O↓[3]产品。从赤泥中提钪是变废为宝,节约矿产资源,有益于环境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填补了高含量钛锆与钪分离技术研究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稀土金属湿法冶金技术,特别是。
技术介绍
钪是一种非常活泼的稀散金属元素,它与镧系元素电子层结构及化学性质十分相似,所以通常把它列为稀土元素。钪本身所具有的优异性能使其在电光源、宇航、电子工业、核技术、超导技术等重要领域获得应用。钪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含钪的矿物有800多种,但钪的独立矿物资源少、规模小,不能成为钪的工业来源。因此工业上获得钪是在综合处理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石时,通过回收伴生元素钪来实现的,其中以伴生于铝土矿中的钪最丰富,约占钪总量的75%~80%。在铝土矿生产氧化铝过程中98%的钪转入废渣赤泥中,所以赤泥是世界上含钪最丰富的钪原料。按现有工艺和铝土矿的组成,生产一吨氧化铝一般副产赤泥0.5~3.5吨。据估算,世界每年赤泥产出量约为3500~4500万吨,我国氧化铝厂每年排放赤泥六百万吨以上。如此大量的赤泥未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带来相当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建造赤泥堆场占用大片土地,使基建投资增加;赤泥中含碱和少量放射性物质,长期堆存经晒干后造成粉尘飞扬,严重污染大气和环境;风吹雨淋使赤泥流入江河湖泊,毒化水质,产生不少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问题,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来源。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出发,以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赤泥为原料回收钪,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氧化铝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固体废物—赤泥中提取钪,变废为宝,使钪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提钪原料为铝土矿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通过盐酸浸出,P204萃取,酸洗除杂,氢氧化钠反萃,盐酸溶解后加氨水等改性剂水解除钛锆,草酸沉钪,中温煅烧等工艺,最终制得纯度为99.9%的Sc2O3产品。工艺过程如下1.钪的浸出在耐酸反应罐中加入浓度为22%~30%的盐酸,再加入赤泥,液固比为6∶1,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0.5~1小时后过滤,可得含钪为13~15mg/L的浸出液,浸出率为90%以上。2.钪的萃取①将P204∶仲辛醇∶航空煤油按8~10%∶4~6%∶84~88%的比例配制萃取剂(有机相),将该萃取剂放入萃取箱中与上述步骤1所得到的含钪酸浸出液反应,得到含钪有机相;②再按H2O2∶H2SO4∶H2O=1∶3.5∶20配制洗酸,把所配制的洗酸与上述步骤①的含钪有机相同时加入与萃取箱中,除去含钪有机相中的部分杂质;③以浓度为2.5mol/L的NaOH作为反萃液,与上述步骤②的含钪有机相再加入萃取箱中混合,与使含钪有机相中所含的钪进入反萃液,得到钪的富集物。上述步骤1中的浸出液与步骤2中的有机相、洗酸和NaOH反萃液的流量比为20~25∶1∶2∶1;总萃取剂在萃取箱中的停留时间为15~25分钟。逆流萃取总平均回收率为95.2%。3.钪的提纯步骤③萃取所得的富集物是钪的氢氧化物,含较多钛锆等杂质。采用钪富集物6~10倍的浓度为18~25%的盐酸溶解后,加入浓度为15~25%的氨水改性剂,所加氨水改性剂的重量是溶液总重量的15%~45%,其温度在80℃~95℃,反应1~1.5小时后过滤,得到除去钛锆等杂质的含钪溶液。该工序钪的回收率为95%左右。4.高纯氧化钪的制取将经过提纯的含钪溶液加热到80℃~95℃,加入固体草酸进行反应,0.5小时后过滤,得到的草酸钪置入马弗炉在600℃~700℃下煅烧2小时,即制得氧化钪。重复进行草酸精制,可得纯度达99.9%的高纯氧化钪。草酸精制工序钪的回收率为97%以上。本专利技术较佳工艺参数是在所述钪的浸出工序中,盐酸浓度为24%,加热温度为70℃,反应1小时后过滤。在所述钪的萃取工序中,P204∶仲辛醇∶航空煤油按8%∶4%∶88%的比例配制萃取剂。在所述钪的提纯工序中,用钪富集物8倍的浓度为20%的盐酸溶解后,加入浓度为20%的氨水改性剂,所加氨水改性剂的重量是溶液总重量的20%,其温度在80℃~95℃,反应1.2小时后过滤,得到除去钛锆等杂质的含钪溶液。在所述高纯氧化钪的制取工序中,含钪溶液加热至80℃~95℃,加入固体草酸进行反应;反应时间0.5小时,经过滤得到的含钪沉淀物置入马弗炉在600℃下煅烧2小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列举以下试验数据,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受以下实例规模、数据的限制。产品分析方法用ICP质谱或化学光谱法。例采用重庆某铝厂赤泥,共处理赤泥(干料)5吨左右。该赤泥经烘干后制得合格分析样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表1赤泥分析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原料中铁含量较低,铝含量较高,没有必要采用还原熔炼的方法除铁。考虑到赤泥为铝土矿与苏打配料后焙烧浸出的残渣,已经过碱性处理一次,可采用碱性处理的物质含量较少,故采用直接酸浸的方式进行处理。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钪的浸出工序后,可得如下试验结果如表2表2浸出试验分析结果 总浸出率(3.718)/4.1×100%=90.7% 从表2可知,赤泥中钪的浸出率在90%以上,与预期技术指标一致。取上述含钪酸浸出液进行钪的萃取,其萃取操作的试验分析数据见表3表3萃取试验分析 (注表3是8次试验的结果)从表3可知,钪的萃取率基本上都在95%以上;第一次试验酸洗损失较高,以后都控制在1%以下;反萃率更是接近100%。整个萃取工序总平均回收率95.2%,工艺指标稳定。初步富集的钪的氢氧化物中含有大量的杂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见表4表4富集物分析结果 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初步富集物中钛锆的含量都比较高,需对钛锆进行分离,经提纯操作除去钛锆后的分析结果见表5表5除钛锆试验分析结果 表5是4次试验的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加入氨水改性剂可除去大量的钛锆杂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从赤泥中提钪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不仅工艺简单,而且钪的总回收率达80%以上;本专利技术从赤泥中提钪是变废为宝,既节约矿产资源,又有益于环境保护。本专利技术填补了高含量钛锆与钪分离技术研究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取赤泥(干料)5吨,按如下步骤提钪1.钪的浸出在耐酸反应罐中加入酸度为24%的盐酸300L,再加入50kg赤泥,加热至70℃,反应1小时后过滤,得钪含量为14.3mg/L的含钪浸出液260L,浸出率为90.7%。2.钪的萃取将P204、仲辛醇、航空煤油按8%、4%、88%的比例配制萃取剂(有机相),在萃取箱中与步骤1的含钪浸出液反应,使钪转移到萃取剂中;再按H2O2∶H2SO4∶H2O=1∶3.5∶20配制洗酸,在萃取箱中与含钪有机相反应,除去杂质;再以浓度为2.5mol/L的NaOH作为反萃液,将含钪有机相中所含的钪反萃出来。上述浸出液、有机相、洗酸和反萃液的流量比为20∶1∶2∶1;萃取剂在萃取箱中的停留时间为20分钟。得到含钪10.6%的钪富集物约33.4g,萃取总平均回收率95.2%。3.钪的提纯萃取所得的富集物是钪的氢氧化物,含较多钛锆等杂质。将上述方法制得的钪的富集物101g,置入容器内,加1L浓度为20%的盐酸溶解后再加入200ml浓度约20%的氨水改性剂,温度在80℃以上反应1.2小时后过滤,得到除去钛锆等杂质的含钪溶液。经检测,得到的约1.34L含钪溶液,含Sc为7.6g/L,钪的回收率为94.88%。4.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赤泥的提钪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铝土矿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为原料,按如下步骤进行:(1).钪的浸出在耐酸反应罐中加入浓度为22%~30%的盐酸,再加入赤泥,液固比为6∶1,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0.5~1小时后过滤, 可得含钪为13~15mg/L的浸出液;(2).钪的萃取①将P204∶仲辛醇∶航空煤油按8~10%∶4~6%∶84~88%的比例配制萃取剂,将该萃取剂放入萃取箱中与上述步骤1所得到的含钪酸浸出液反应,得到含钪有机相;② 再按H↓[2]O↓[2]∶H↓[2]SO↓[4]∶H↓[2]O=1∶3.5∶20配制洗酸,把所配制的洗酸与上述步骤①的含钪有机相同时放入萃取箱中,除去含钪有机相中的部分杂质;③以浓度为2.5mol/L的NaOH作为反萃液,与上述步骤 ②所得的含钪有机相一起再次加入萃取箱中混合,与使含钪有机相中所含的钪进入反萃液,得到钪的富集物;上述步骤(1)中的浸出液与步骤(2)中的有机相、洗酸和NaOH反萃液的流量比为20~25∶1∶2∶1;总萃取剂在萃取箱中的停留时间为15 ~25分钟;(3).钪的提纯采用钪富集物6~10倍的浓度为18~25%的盐酸溶解后,加入浓度为15~25%的氨水改性剂,所加氨水改性剂的重量是溶液总重量的15%~45%,其温度在80℃~95℃,反应1~1.5小时后过滤,得到 除去钛锆等杂质的含钪溶液;(4).高纯氧化钪的制取将经过提纯的含钪溶液加热到80℃~95℃,加入固体草酸进行反应,0.5小时后过滤,把得到的含钪沉淀物置入马弗炉在600℃~700℃下煅烧2小时,即制得氧化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友华
申请(专利权)人:汪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