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57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包括:采集航煤样品进入测试容器,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观测是否有云状雾产生;若有云状雾产生,记录产生的温度T1,继续降温,观测样品是否失去流动性,记录样品失去流动性的凝固点温度T2,若T1与T2的温度差大于10℃,则说明航煤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航煤生产事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监控航煤生产过程,简单快速地给出质量事故信号,确保航煤产品的品质。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accident of air coal produ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accident of aviation coal production. The method of monitoring the accident of the production of aviation coal includes: collecting the samples of the air coal into the test container, cooling and observing whether there is cloudy fog during the cooling process; if there is a cloud like fo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corded temperature T1 is recorded, the temperature is kept down, the flow of the sample is observed, the solidification point temperature of the sample is lost. I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1 and T2 is greater than 10 T2, the accident of aviation coal production can be produced in the course of aviation coal production.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monit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aviation coal, and give the quality accident signal simply and quickly,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aviation coal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监测石油产品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喷气燃料在国内俗称航空煤油,简称航煤,在国外又称为航空涡轮燃料,主要用作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燃料,国内现以3号喷气燃料为主,基本指标要求及试验方法与美国JetA-1相当。随着对航空煤油需求的日益提高,各大炼厂的航煤生产装置在不间断地高负荷运转,同时新的航煤生产及扩建项目在不断地进行。很多装置由于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而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循环压缩机故障、进料泵故障、过滤器故障、管线、阀门、机泵、压力容器等泄漏引起火灾、加热炉着火、闪爆等问题,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损害人身健康,同时还污染环境。航煤的作业特殊性导致航煤的质量控制、监管异常严格。换热器微漏、蒸馏塔分离效率降低、管道输送过程的泄露、混油等等生产、储运问题都会影响航煤的产品质量,而这些生产、储运问题很难被发现或不被人们所重视。喷气燃料的低温性能可用结晶点或冰点来表示,结晶点是燃料在低温下出现肉眼可辨的结晶时的最高温度,冰点是在燃料出现结晶后再升高温度至原来的结晶消失时的最低温度。冰点是考察喷气燃料低温性能的指标,是指低温下燃料在飞机燃料系统中能否顺利地泵送和过滤的性能,即不能因产生烃类结晶体或所含水分结冰而堵塞过滤器,影响输送。航空燃料的冰点是保证燃料中不出现固态烃类结晶的最低温度。若在飞机燃料系统中存在此类晶体,将会阻碍燃料通过过滤器。因飞机油箱中燃料的温度在飞行期间通常会降低,所以燃料的冰点必须永远低于油箱的最低操作温度。一般情况下,结晶点的温度和冰点温度相差不到6℃。但经常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即航煤在降温的过程中,在真正的结晶产生之前,会出现雾状,导致航煤的透明度明显下降,雾的生成对冰点的判定产生很大的干扰,因为雾和结晶体很难判断。为了进一步证实是雾还是结晶,可将航煤进行进一步的降温,一般如果结晶出现,在继续降温的3℃范围内,航煤会很快凝固,失去流动性。但如果是雾,继续降温可能10℃~20℃,没到真正的结晶点温度,始终不会有晶体出现,也不会失去流动性。目前国内航空业允许使用的检测航煤冰点的方法为:IP-16/ASTMD-2386ASTMD2386–06手动法(等效标准GB2430)、IP-435/ASTMD-5972PhaseTech自动法(等效标准)、IP528Herzog自动法、IP529/ASTMD7153ISL自动法。国内目前唯一公认仲裁方法仍是GB2430手动冰点测试法。手动冰点检测过程为:对喷气燃料进行降温,然后肉眼在自然光下观察低温状态下油品的结晶出现,回温后观察晶体消失的温度,即为冰点。正常的洁净航煤在降温过程应从清澈透明,到有晶体出现(洁净点),再回温,晶体消失,航煤样品再一次清澈透明。我国3号喷气燃料的国家标准要求航煤冰点不高于-4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包括:采集航煤样品进入测试容器,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观测是否有云状雾产生;若有云状雾产生,记录产生的温度T1,继续降温,观测样品是否失去流动性,记录样品失去流动性的凝固点温度T2,若T1与T2的温度差大于10℃,则说明航煤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航煤生产事故。在航煤生产过程中,常因换热器渗漏、管道输送混油及蒸馏塔出现问题等等会在航煤产品中引入重组分污染物或一些微量杂质,这种生产事故无法通过检测航煤的其它性能指标如闪点、组成、氧化安定性、酸值、水分离指数等而反映出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监控航煤生产过程,简单快速地给出质量事故信号,确保航煤产品的品质。观测是否有云状雾产生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或自动控制方法,所述人工方法可以选择肉眼观察方法;所述自动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浊度仪来检测,当浊度仪检测到样品的浊度值发生突变时,就记录下相对应的温度,该温度即为云状雾产生的温度T1。观测样品是否失去流动性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或自动控制方法,所述人工方法可以选择肉眼观察方法;所述自动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凝固点测试仪来检测,当凝固点测试仪检测到样品的凝固点时,就记录下相对应的温度,即为样品失去流动性的温度T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装置,包括:样品容器1、温度测定仪2、进样机构3、控温装置4,所述温度测定仪2置于样品容器1中,所述样品容器1置于控温装置4中,所述进样机构3能够对样品容器1填充样品或排出样品。所述样品容器1优选选用透明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装置可以监控航煤生产,能够快速判断是否发生了生产事故。本专利技术的更加优选的自动航煤生产事故检测装置是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将温度测定仪2、进样机构3、控温装置4与计算机5相连,计算机5与航煤生产装置中的取样节点6相连。通过计算机控制可以保证取样准确、控温平稳,能够减少系统误差及人员操作误差。本专利技术的更为优选的可实现自动在线实时监控航煤生产事故的装置,是在上述优选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样品容器1上设置浊度检测部件7和凝固点检测部件8,所述浊度检测部件7和凝固点检测部件8与计算机5相连。所述浊度检测部件7和凝固点检测部件8可以设置于样品容器1的内部或外部。所述浊度检测部件7和凝固点检测部件8可以检测出云状雾的产生温度T1及失去流动性的凝固点温度T2,并将信号回传给计算机5进行计算,当T1与T2温度之差大于10℃时,进行在线报警。此优选的装置可以实现对航煤生产的在线实时自动化监测,能够快速判断是否发生了混入重组分的生产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装置图。图2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装置图。图3为优选的自动在线实时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装置图。图4为被污染的航煤样品1的正构烷烃分布图,从图中可见,污染航煤的碳数分布图呈现非正态分布,其中左图为完整的碳数分布图,右图为局部的重组分的碳数分布图。图5为洁净航煤的正构烷烃分布图,从图中可见,洁净航煤碳数分布图呈现完整的正态分布,其中左图为完整的碳数分布图,右图为局部的重组分的碳数分布图。图6为配制的调合航煤样品3的正构烷烃分布图,从图中可见,该分布图呈现非正态分布,其中左图为完整的碳数分布图,右图为局部的重组分的碳数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装置包括样品容器1、温度测定仪2、进样机构3、控温装置4,所述温度测定仪2置于样品容器1中,所述样品容器1置于控温装置4中,所述进样机构3能够对样品容器1填充样品或排出样品。依图1装置进行航煤生产过程的监控。样品容器1选用透明材质制成,可以方便肉眼观察。量取一定量的某航煤样品1置于清洁、干燥的样品容器1中,启动控温装置4降温,当温度降至-45℃时,样品透明度下降,开始产生云状雾,记为T1,降温至-73℃时,航煤样品凝固,记为T2。产生云状雾的温度T1与最后失去流动性的温度T2之差大于10℃,可以证明样品中混入了重组分。对航煤样品1进行了馏程、水分离指数、闪点、水反应、动态热氧化安定性、胶质、固体颗粒污染物测试,分析数据表明其性能指标均没有出现异常,经停工检修,发现炼厂的换热器发生微漏。对本实施例的航煤样品1进行蒸馏切割,除去重组分,收率为98%,对切割后的馏分进行降温操作,结果发现在降温过程中没有气雾出现,当温度降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包括:采集航煤样品进入测试容器,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观测是否有云状雾产生;若有云状雾产生,记录产生的温度T1,继续降温,观测样品是否失去流动性,记录样品失去流动性的凝固点温度T2,若T1与T2的温度差大于10℃,则说明航煤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航煤生产事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航煤生产事故的方法,包括:采集航煤样品进入测试容器,降温,在降温过程中观测是否有云状雾产生;若有云状雾产生,记录产生的温度T1,继续降温,观测样品是否失去流动性,记录样品失去流动性的凝固点温度T2,若T1与T2的温度差大于10℃,则说明航煤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航煤生产事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人工方法或自动控制方法观测是否有云状雾产生。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方法为肉眼观察方法;所述自动控制方法是通过浊度仪来检测。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浊度仪检测到样品的浊度值发生突变时,就记录下相对应的温度,该温度即为云状雾产生的温度T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人工方法或自动控制方法观测样品是否失去流动性。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方法为肉眼观察方法;所述自动控制方法是通过凝固点测试仪来检测。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凝固点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萍吴明清龚冬梅陶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