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33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包括锯床座和锯带,所述锯床座设置有下底座和上底座;本锯床在工作时,利用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形成的保护装置,从而限制锯带在工作时发生的路线偏移,能有效限制和克服锯带的弹性变形引起的精度问题,达到较为精准的切割精度,同时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的切割空间大,亦适应于较大尺寸对象的切割,适应性强。

A sawing machine with a saw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saw bed with a saw blade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saw seat and a saw belt. The saw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base and an upper base. When working, the sawing machine uses a protection device formed by a first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a second protection mechanism to limit the saw belt in the operation. The migration of the raw route can effectively restrict and overcome the precision problem caused by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saw belt, and achieve more accurate cutting preci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utting space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base is large, and it also adapts to the cutting of larger size objects and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
本技术涉及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
技术介绍
锯床是一种常见的切割设备,主要用于切割各种物料、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锯床,包括床架、电锯、承物装置、吸尘装置等。所述电锯位于床架一侧;所述承物装置放置在长床杆上;所述吸尘装置位于床架上方。这种采用圆盘锯的结构对于大量的集束物料切割是难以进行固定的,其整个切割锯面与圆盘锯的半径相关联,其适应性有所限制;当然,也可以采用带锯式结构锯床,但这种锯床的锯带本身具有较大的弹性形变,容易因为物料切割而发生切割路线变形,则对切割的精度又有影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本锯床具有切割精度高和适应性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包括锯床座和锯带,所述锯床座设置有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上底座或下底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上底座设置有上锯轮,所述下底座设置有下锯轮,所述上锯轮通过锯带与下锯轮传动连接;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具有切割空间,所述切割空间设置有切割台,所述锯带穿过切割台,所述上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的第一保护机构,所述下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的第二保护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位于切割台的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机构位于切割台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包括固定块和与固定块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左限制轮a和右限制轮a,左限制轮a和右限制轮a之间形成供锯带通过的第一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还包括左限制轮b和右限制轮b,左限制轮b和右限制轮b之间形成供锯带通过的第二间隙。再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还设置有位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之间的凹位,所述凹位中设置有辅助轮。进一步的,所述上底座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块升降的升降机构。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和与丝杆连接的转盘,所述固定块与丝杆螺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输出扭矩驱动上锯轮、下锯轮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包括锯床座和锯带,所述锯床座设置有下底座和上底座;本锯床在工作时,利用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形成的保护装置,从而限制锯带在工作时发生的路线偏移,能有效限制和克服锯带的弹性变形引起的精度问题,达到较为精准的切割精度,同时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的切割空间大,亦适应于较大尺寸对象的切割,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包括:机台座--1,出料通道--11,倾斜部--12,转盘装置--2,转动盘--21,仓位--22,喷嘴--23,注胶装置--3,压缩胶桶--31,进胶管--32,点胶头--33,流量调节阀--34,振动上料装置--4,振动盘--41,传送轨道--42,振动器--43,驱动机构--5,电机--51,变速箱--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包括锯床座1和锯带2,所述锯床座1设置有下底座11和上底座12,所述上底座12或下底座11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上底座12设置有上锯轮13,所述下底座11设置有下锯轮14,所述上锯轮13通过锯带2与下锯轮14传动连接;上底座12与下底座11之间具有切割空间,所述切割空间设置有切割台4,所述锯带2穿过切割台4,所述上底座12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2的第一保护机构5,所述下底座11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2的第二保护机构6,所述第一保护机构5位于切割台4的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机构6位于切割台4的下方。本锯床在工作时,切割对象放于切割台4上,切割台4设置有一切割缝,使锯带2穿过切割台4,利用第一保护机构5和第二保护机构6形成的保护装置,第一保护机构5从上方限制锯带2的偏移,第二保护机构6从下方限制锯带2的偏移,从而限制锯带2在工作时发生的路线偏移,能有效限制和克服锯带2的弹性变形引起的精度问题,达到较为精准的切割精度,同时上底座12和下底座11之间的切割空间大,亦适应于较大尺寸对象的切割,适应性强。具体地说,所述第一保护机构5包括固定块51和与固定块51连接的基座52,所述基座52设置有左限制轮a53和右限制轮a54,左限制轮a53和右限制轮a54之间形成供锯带2通过的第一间隙。左限制轮a53和右限制轮a54均能自由旋转,其目的是锯带2在调整动作时,左限制轮a53和右限制轮a54形成自由旋转,避免阻却锯带2。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在上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保护机构5还包括左限制轮b55和右限制轮b56,左限制轮b55和右限制轮b56之间形成供锯带2通过的第二间隙。即形成两个间隙,从而可以在限制锯带2时更加稳定可靠。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52还设置有位于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之间的凹位,所述凹位中设置有辅助轮57。该辅助轮57与锯带2有齿一侧相对的侧边接触,这样,即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形成对锯带2三方限定定位,效果达到最佳。为了使整个第一保护机构5易于调节,所述上底座12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块51升降的升降机构7。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丝杆71和与丝杆71连接的转盘72,所述固定块51与丝杆71螺接。调节时,通过转盘72使丝杆71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块51实现上升或下降,以实现升降位置调节。而对于驱动机构3来说,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31和与电机31传动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输出扭矩驱动上锯轮13、下锯轮14旋转。驱动机构3即可以设置于上底座12与可以设置于下底座11,且所述第二保护机构6与第一保护机构5的结构对应相同,故,在此不做赘述。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包括锯床座和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床座设置有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上底座或下底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上底座设置有上锯轮,所述下底座设置有下锯轮,所述上锯轮通过锯带与下锯轮传动连接;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具有切割空间,所述切割空间设置有切割台,所述锯带穿过切割台,所述上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的第一保护机构,所述下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的第二保护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位于切割台的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机构位于切割台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包括锯床座和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床座设置有下底座和上底座,所述上底座或下底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上底座设置有上锯轮,所述下底座设置有下锯轮,所述上锯轮通过锯带与下锯轮传动连接;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具有切割空间,所述切割空间设置有切割台,所述锯带穿过切割台,所述上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的第一保护机构,所述下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制锯带的第二保护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位于切割台的上方,所述第二保护机构位于切割台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锯片保护装置的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包括固定块和与固定块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左限制轮a和右限制轮a,左限制轮a和右限制轮a之间形成供锯带通过的第一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业邦庾惠胜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盛联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