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包装盒及其成型折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287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包装盒,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下底、折痕连接于下底前侧的前板、折痕连接于下底后侧的后板、分别折痕连接于下底两侧的侧板和折痕连接于后板远离下底一侧的上盖;两侧的所述侧板分别和后板、前板之间折痕连接有联动折板;所述联动折板包括倾斜于侧板与下底的折痕线且分隔联动折板的斜折线、设置于斜折线一侧且折痕连接侧板的第一联动部和设置于斜折线另一侧且折痕连接前板或后板的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与侧板平行贴合且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折叠快速,成型后牢固、能够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的效果。

Folding box and its forming and fold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lding box, which includes a front plate with a lower bottom, a creas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bottom side, a crease connected to the back plate of the lower bottom side, a side plate and a creas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bottom,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cover far from the lower bottom side of the lower bottom,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side plate are separately from the back plate and the front plate. There is a linkage plate with a crease connection, which includes an oblique line inclined to a side plate and a lower bottom, an oblique line separating the linkage plate, a first linkage set on one side of the oblique line and a crease connecting the side plate, and a second linkage se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blique line with a crease connected to the front plate or the rear plate; the first linkage is describ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folding, firm molding and large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包装盒及其成型折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折叠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盒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收纳仓储工具,按材料的类型可以分为:木盒、纸盒、布盒、金属盒等等。其中的纸盒相较于其他材料的盒子具有诸多的优点:纸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为低廉、加工性能好、容易形成大批量生产;纸质材料开发相对成熟,拥有较好的强度和弹性;且纸质材料有良好的印刷性能及回收利用空间,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包装材料。公告号为CN102673858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可折叠包装盒,包括底板和面板,所述底板上前后位置设有两条长折痕,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的上方均覆盖有短边折板,直角三角形,所述每个直角三角形包括斜折痕、直折痕Ⅰ和直折痕Ⅱ,所述斜折痕与长边折板相连接,直折痕Ⅰ为短边折板上的一部分,所述底板通过其中一条长边折板的长边与面板的一边相连接,所述面板的另一边设有盖板。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可折叠包装盒,其虽然可折叠能够在不使用时,通过折叠节省包装盒的放置空间;但是其为了便于侧板的联动翻转,侧板的高度一般设置交底;因此其一般容纳的空间有限,对一些需要提供较大容量的运输状况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包装盒,其优点在于折叠方便,且在折叠成盒体状态下时,能够提供较大的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包装盒的包装盒成型折叠方法,其优点在于折叠快速,成型后牢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包装盒,包括:下底、折痕连接于下底前侧的前板、折痕连接于下底后侧的后板、分别折痕连接于下底两侧的侧板和折痕连接于后板远离下底一侧的上盖;两侧的所述侧板分别和后板、前板之间折痕连接有联动折板;所述联动折板包括倾斜于侧板与下底的折痕线且分隔联动折板的斜折线、设置于斜折线一侧且折痕连接侧板的第一联动部和设置于斜折线另一侧且折痕连接前板或后板的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与侧板平行贴合且固定连接;当两侧的侧板向远离下底一侧翻转至与下底平行,所述前板联动搭接于下底上,所述后板联动搭接于前板上;当两侧的侧板向下底一侧翻转至与下底垂直,所述后板和前板翻转至垂直于下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折叠包装盒包括侧板向远离下底一侧翻转至与下底平行的收叠状态和侧板向下底一侧翻转至与下底垂直的容置状态。当快递员需要包装盒运输至客户处,对客户产品打包时,通过将包装盒翻转至收叠状态,节省运输折叠包装盒的空间,而当包装货物时,将包装盒翻转至容置状态快速实现,对物品的包装。由于联动折板分别连接在两侧的侧板与前板和后板之间。联动折板均设置有斜折线,因此侧板在向垂直下底一侧转动的过程中,前联动折板和后联动折板会被带动沿斜折线翻折,翻折过程中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之间的夹角会逐渐变小,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逐渐从两者与下底平行且相互之间夹角为180度,转变为两者与下底垂直且相互之间夹角为0度。而由于第二联动部连接在前板或后板的折痕和斜折线之间,使第二联动部翻转必将会带动前板或后板翻转。而通过将后联动折板的第一联动部与侧板贴合且固定连接,以提高侧板转动带动后板同步转动的稳定性。因此在真正的实际折叠中,只需要折叠人员的两只双手分别带动两侧侧板翻折至垂直于下底状态,就能快速的实现将前板、后板和两侧侧板翻转至与下底向垂直的容置状态。另外,处在收叠状态时,侧板向远离下底一侧翻转,前板和后板相互抵接在下底上;因此在加长侧板的长度后,依然能够通过翻转侧板带动前板和后板翻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容置状态下的放置空间。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有收叠状态下节省空间,方便运输。折叠快速,具有加大的容置空间,适用于需要盒体多次使用且要求有较大空间的快递行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远离下底的一侧折痕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侧板两侧的联动折板平行贴合且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内翻折贴合加强板和侧板,加强了侧板强度,使得处在侧板向远离下底一侧翻转至与下底平行的收叠状态时,不易被翻折损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呈贴合于第一联动部且短边远离加强板与侧板之间折痕线的等腰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强板为贴合于第一联动部的等腰梯形,因此在侧板向下底一侧翻转至与下底垂直的容置状态时,加强板不会阻挡第二联动部翻折,从而减少了加强板对第二联动部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远离后板的一侧折痕连接有前沿,所述上盖临近前沿的两侧折痕连接有侧沿,所述侧沿与前沿固定连接且侧沿面向前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连接于前沿与上盖之间折痕线的对折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通过翻折后将盒体密封,而在上盖密封盒体后,侧沿贴合于侧板外侧,前沿贴合于前板外侧;更能够提升上盖盖合后盒体的稳定性,防止盒体向收叠状态翻转。另外由于侧沿面向前沿的一侧设置有倾斜连接于前沿与上盖之间折痕线的对折线。通过前沿与上盖之间的折痕线和对折线将前沿向上盖一侧翻转,能够将侧沿翻转至上盖外侧翻转至与上盖平行,前沿翻转至上盖内侧贴合上盖;从而较为方便地节省上盖的在折叠时占用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沿面向前沿的一侧设置有向前沿内壁一侧翻折且贴合连接在前沿的内壁上的贴合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贴合部将侧沿和前沿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大了侧沿和前沿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侧沿和前沿连接更加稳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沿面向后板的一侧向远离后板一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侧沿面向后板的一侧向远离后板一侧倾斜,在包装盒从容置状态翻转至收叠状态时,无需将上盖翻转至与侧板平行的状态下,侧板就能向外侧翻转,方便包装盒从容置状态翻转至收叠状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板沿下底至上盖方向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后板与下底之间折痕线的翻折切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叠状态下,通过沿翻折切线转动翻转后板,将上盖与后板之间的折痕线翻转至后板与下底之间的折痕线上方。而后再翻转上盖,由于上盖的长度和下底的长度相同,能够保证上盖能够完全贴合在下底上方,从而实现在收叠状态下,包装盒的截面形状近似于长方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折线上均等间隔设置有线形的切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线形的切口,使得斜折线更易翻折,进一步便于实现纸盒从收叠状态向盒体状体的翻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包装盒的材质为瓦楞纸板、卡纸板和中空板其中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瓦楞纸板、卡纸板和中空板便于加工和翻折,且便于翻折,以进行多次使用。一种采用上述折叠包装盒的包装盒成型折叠方法,包括S1、向远离下底的一侧翻转上盖,至上盖与下底平行;S2、同时向上盖一侧翻转侧沿,使前沿在侧沿的带动下共同翻折至与上盖垂直;S3、沿翻折切线将后板面向上盖的一侧向下底一侧翻转,同时向下底一侧翻转侧板,使得前板和后板在侧板的带动下共同翻折至与下底垂直;S4、向前板一侧翻转上盖,并将前沿抵接在前板的外侧,侧沿抵接侧板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从收叠状态下的包装盒快速翻转至容置状态,并且在上盖的限位下能够保持容置状态成型后牢固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半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收叠状态下上盖向外侧翻转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容置状态下上盖向外侧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包装盒及其成型折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1)、折痕连接于下底(1)前侧的前板(2)、折痕连接于下底(1)后侧的后板(3)、分别折痕连接于下底(1)两侧的侧板(4)和折痕连接于后板(3)远离下底(1)一侧的上盖(5);两侧的所述侧板(4)分别和后板(3)、前板(2)之间折痕连接有联动折板(6);所述联动折板(6)包括倾斜于侧板(4)与下底(1)的折痕线且分隔联动折板(6)的斜折线(7)、设置于斜折线(7)一侧且折痕连接侧板(4)的第一联动部(8)和设置于斜折线(7)另一侧且折痕连接前板(2)或后板(3)的第二联动部(9);所述第一联动部(8)与侧板(4)平行贴合且固定连接;当两侧的侧板(4)向远离下底(1)一侧翻转至与下底(1)平行,所述前板(2)联动搭接于下底(1)上,所述后板(3)联动搭接于前板(2)上,呈收叠状态;当两侧的侧板(4)向下底(1)一侧翻转至与下底(1)垂直,所述后板(3)和前板(2)翻转至垂直于下底(1),呈容置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1)、折痕连接于下底(1)前侧的前板(2)、折痕连接于下底(1)后侧的后板(3)、分别折痕连接于下底(1)两侧的侧板(4)和折痕连接于后板(3)远离下底(1)一侧的上盖(5);两侧的所述侧板(4)分别和后板(3)、前板(2)之间折痕连接有联动折板(6);所述联动折板(6)包括倾斜于侧板(4)与下底(1)的折痕线且分隔联动折板(6)的斜折线(7)、设置于斜折线(7)一侧且折痕连接侧板(4)的第一联动部(8)和设置于斜折线(7)另一侧且折痕连接前板(2)或后板(3)的第二联动部(9);所述第一联动部(8)与侧板(4)平行贴合且固定连接;当两侧的侧板(4)向远离下底(1)一侧翻转至与下底(1)平行,所述前板(2)联动搭接于下底(1)上,所述后板(3)联动搭接于前板(2)上,呈收叠状态;当两侧的侧板(4)向下底(1)一侧翻转至与下底(1)垂直,所述后板(3)和前板(2)翻转至垂直于下底(1),呈容置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远离下底(1)的一侧折痕连接有加强板(10),所述加强板(10)与侧板(4)两侧的联动折板(6)平行贴合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0)呈贴合于第一联动部(8)且短边远离加强板(10)与侧板(4)之间折痕线的等腰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远离后板(3)的一侧折痕连接有前沿(12),所述上盖(5)临近前沿(12)的两侧折痕连接有侧沿(13),所述侧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希宏
申请(专利权)人:联盛厦门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