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燕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80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均设有肩部固定调节装置,所述肩部固定调节装置上侧连接有肩托,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中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部设有颈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颈部高度调节装置上侧连接有颈托,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头罩,肩部固定调节装置配合肩托的使用可以固定儿童的肩部,颈部高度调节装置配合颈托的使用可以对儿童颈部的高度进行微调,便于手术操作和输气组件的固定,头罩可以固定儿童的头部,通口用于露出儿童的脸部,设计人性化,整个装置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固定效果良好。

A new type of pediatric clinical bronchu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pediatric clinical bronchus supporting device,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o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and a second groove. The first grooves and the second grooves are provided with a shoulder fixed adjusting device. The upper side of the shoulder fixed adjustment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shoulder support and the back end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oo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hird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neck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The upper side of the neck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neck support, a head hood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s, the shoulder fixed adjustment device can be used to fix the shoulder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neck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is used with the neck support. The height of the children's neck can be adjusted to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and the fixation of gas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he head cover can be fixed for the head of the children. The mouth is used to expose the face of the children. The design is humanized. The whole device is convenient to use,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is high, and the fixed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四种方法: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公知的
,在临床医疗中,针对病危的病人以及手术中的病人进行支气管氧气的输送是极为必要的,一般采用输气管组件进行氧气的输送,而与此同时,如果病人在失去自主意识的情况下,需要对病人的气管进行切割固定,为了保持位置的稳固,需要进行固定,一般通过胶带进行固定,这对成年人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对于自主控制力差的儿童来说,会由于习惯性的哭闹等原因翻转身体,从而导致输气组件的脱落,同时,在针对儿童支气管手术中,对于儿童的固定也是大为费事,需要一种能够对儿童的颈部进行固定的装置,便于氧气的输送或者进行手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肩部固定调节装置配合肩托的使用可以固定儿童的肩部,便于手术操作和输气组件的固定,头罩可以固定儿童的头部,通口用于露出儿童的脸部,设计人性化,整个装置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固定效果良好,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表面设有薄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设置在薄板的左右两侧且横向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均设有肩部固定调节装置,所述肩部固定调节装置上侧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有肩托,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中部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部设有颈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颈部高度调节装置上侧连接有颈托,所述颈托上表面设有海绵垫,所述底板上表面后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凹槽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第四凹槽内部设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上套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杆横向设置且位置相互对应,两个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头罩,所述头罩顶部设有通口,所述底板上表面后侧右端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第四凹槽的右侧,控制器与肩部固定调节装置、颈部高度调节装置、直线电机和外部电源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板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且纵向设置,薄板中部设有薄板通槽,所述薄板通槽的位置与颈部高度调节装置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颈托设置在薄板通槽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肩部固定调节装置的数量为两个,肩部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导轨、电机、滑槽、丝杠、滑块、第一支撑板和挡环,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导轨的一侧,导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丝杠和滑块,滑槽两端设有挡环,所述滑块和丝杠配合连接,滑块和滑槽活动卡接,所述丝杠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滑块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颈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电动伸缩杆和伸缩平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三凹槽的底部,第二支撑板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三个且在第二支撑板上等距排列,电动伸缩杆顶端与伸缩平板连接,所述伸缩平板顶部与颈托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导轨设置在第四凹槽的底部,移动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第四凹槽的底部,该限位件为塑胶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肩部固定调节装置配合肩托的使用可以固定儿童的肩部,颈部高度调节装置配合颈托的使用可以对儿童颈部的高度进行微调,便于手术操作和输气组件的固定,头罩可以固定儿童的头部,通口用于露出儿童的脸部,设计人性化,整个装置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固定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肩部固定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颈部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薄板、21薄板通槽、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1导轨、52电机、53滑槽、54丝杠、55滑块、56第一支撑板、57挡环、6第一连接杆、7肩托、8第三凹槽、9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1第二支撑板、92电动伸缩杆、93伸缩平板、10颈托、11海绵垫、12第四凹槽、13移动导轨、14直线电机、15固定块、16第二连接杆、17头罩、18通口、19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前表面设有薄板2,底板1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分别设置在薄板2的左右两侧且横向设置,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内部均设有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的数量为两个,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包括导轨51、电机52、滑槽53、丝杠54、滑块55、第一支撑板56和挡环57,导轨51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底部,电机52固定安装在导轨51的一侧,导轨51上设有滑槽53,滑槽53内设有丝杠54和滑块55,滑槽53两端设有挡环57,滑块55和丝杠54配合连接,滑块55和滑槽53活动卡接,丝杠54与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滑块55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56,第一支撑板56顶部与第一连接杆6连接,电机52与控制器19电连接,通过控制器19控制电机52的输出轴转动,电机52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杠54转动,丝杠54转动带动滑块55沿着滑槽53滑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6移动,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上侧通过第一连接杆6连接有肩托7;底板1上表面后端中部设有第三凹槽8,第三凹槽8内部设有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包括第二支撑板91、电动伸缩杆92和伸缩平板93,第二支撑板91设置在第三凹槽8的底部,第二支撑板91上表面设有电动伸缩杆92,电动伸缩杆92的数量为三个且在第二支撑板91上等距排列,电动伸缩杆92顶端与伸缩平板93连接,伸缩平板93顶部与颈托10连接,电动伸缩杆92与控制器19电连接,通过控制器19控制电动伸缩杆92伸缩,电动伸缩杆92伸缩带动伸缩平板93上下移动,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上侧连接有颈托10,颈托10上表面设有海绵垫11,海绵垫11用于保护儿童的颈部,薄板2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且纵向设置,薄板2中部设有薄板通槽21,薄板通槽21的位置与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的位置上下对应,颈托10设置在薄板通槽21的上方;底板1上表面后端设有第四凹槽12,第四凹槽12的数量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表面设有薄板(2),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分别设置在薄板(2)的左右两侧且横向设置,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内部均设有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所述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上侧通过第一连接杆(6)连接有肩托(7),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端中部设有第三凹槽(8),所述第三凹槽(8)内部设有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所述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上侧连接有颈托(10),所述颈托(10)上表面设有海绵垫(11),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端设有第四凹槽(12),所述第四凹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凹槽(12)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第四凹槽(12)内部设有移动导轨(13),所述移动导轨(13)上套装有直线电机(14),所述直线电机(14)顶部设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杆(16)横向设置且位置相互对应,两个第二连接杆(16)之间连接有头罩(17),所述头罩(17)顶部设有通口(18),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侧右端设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设置在第四凹槽(12)的右侧,控制器(19)与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直线电机(14)和外部电源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表面设有薄板(2),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分别设置在薄板(2)的左右两侧且横向设置,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内部均设有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所述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上侧通过第一连接杆(6)连接有肩托(7),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端中部设有第三凹槽(8),所述第三凹槽(8)内部设有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所述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上侧连接有颈托(10),所述颈托(10)上表面设有海绵垫(11),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端设有第四凹槽(12),所述第四凹槽(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凹槽(12)纵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第四凹槽(12)内部设有移动导轨(13),所述移动导轨(13)上套装有直线电机(14),所述直线电机(14)顶部设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杆(16)横向设置且位置相互对应,两个第二连接杆(16)之间连接有头罩(17),所述头罩(17)顶部设有通口(18),所述底板(1)上表面后侧右端设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设置在第四凹槽(12)的右侧,控制器(19)与肩部固定调节装置(5)、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直线电机(14)和外部电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2)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且纵向设置,薄板(2)中部设有薄板通槽(21),所述薄板通槽(21)的位置与颈部高度调节装置(9)的位置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燕玲胡美莲
申请(专利权)人:宋燕玲胡美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