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76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具体涉及电子产品配件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依次包括冲压定位孔、铜带除尘处理、印刷、紫外固化和加热烘烤固定;铜带除尘处理时,清洗剂的流速可以调节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紫外固化和加热烘烤固定结合,既减少废气处理,又能够节约烘烤时间,从而节约废气处理的成本,又缩短整个印刷工艺的时间以及减少能源消耗;除尘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能够控制清洗剂出液的流速,可以节约清洗剂的使用量,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A printing process for a copper band of a shiel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inting process for a copper strip of a shielding piece, in particular to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eld of electronic product accessories, which in turn includes stamping positioning holes, copper strip dust removal, printing, UV curing and heating baking and fixing, and the flow rate of the cleaning agent can be adjusted when the copper strip is dedusting. The invention combines UV curing and heating baking to reduce the waste gas treatment and save the baking time, thus saving the cost of waste gas treatment, shortening the time of the whole printing process and reduc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cleaning agent used in the process of dust removal can save the flow velocity of the cleaning agent, and can save the flow rate of the cleaning agent. The consumption of cleaning agent can sav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配件的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屏蔽罩类产品的生产方法是,先把五金结构件冲压成型、然后在产品需要绝缘的部位,使用手工方式贴上一层预涂胶水的PET膜起到绝缘的作用。该生产存在较大的不足,具体的说,因胶水本身的特性,使得该工艺贴膜附着力会因为产品使用环境温度的增加而变弱,同时其依靠人工贴合,不但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具有人为操作稳定性、一致性较差,故而其良品率较低,另一方面,因为人工操作的需要PET膜无法做的很薄,且屏蔽罩内的空间极为有限,PET膜贴合上后,不能保证屏蔽罩内空间尺寸的最大化要求。专利电子产品用绝缘屏蔽罩的生产加工方法(公布号CN104125763A),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用绝缘屏蔽罩的生产加工方法,采用机器代替手工,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在进行固化的步骤中,使用两种方式,一个是紫外固化,还有一个是红外线隧道炉进行烘烤10分钟固定,如果只使用紫外固化方式,会产生大量的臭氧,需要进行废气处理,增加生产成本,如果只使用红外线隧道炉进行烘烤10分钟,烘烤时间太长,不仅增加生产时间还浪费能源。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既减少废气处理,又能够节约烘烤时间的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将紫外固化和加热烘烤固定结合,既减少废气处理,又能够节约烘烤时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铜带经过冲压加工冲压出定位孔;S2:根据屏蔽件上的绝缘层展开形状制作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匹配的丝印网版,并将所述丝印网版放置到转丝印设备中;S3:将经步骤S1中的加工后的铜带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能够控制清洗剂出液的流速;根据铜带的运输速度,调节清洗剂的流出速度,从而在保证清洗效果的同时,节约清洗剂的使用。S4:步骤S3中的除尘处理后的铜带通过定位孔定位至所述转丝印设备的印刷处,将绝缘油墨添加到所述丝印网版上对传送至印刷处的铜带进行印刷;S5:将印刷完成后的铜带送至紫外灯进行固化;可以使用普通的紫外灯固定在铜带输送的轨道的一侧。S6:将步骤S5中经紫外固化的铜带输送至烘箱烘干4-6分钟。将紫外固化和加热烘干结合,既可以减少紫外固化的时间,又可以减少烘烤的时间,从而节约处理废气的成本,同时减短烘烤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印刷工艺的时间。优选的,步骤S3中使用的清洗剂装在透明容器中,所述透明容器的出液端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出液口与待清洗的铜带相交,所述管道上设有控制液体流速的控制阀。优选的,输送铜带的装置上设有铜带测速装置,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铜带测速装置电连接。可以根据铜带的运输速度,自动调节清洗液的流速。优选的,所述烘箱的烘烤温度为180℃-210℃。优选的,步骤S6烘干完成后,设置冷却输送轨道。边运输边冷却,在到达运输目地的情况下,避免当人工检验是否合格时烫伤工作人员。优选的,所述烘箱的运输末端设有散热系统。有利于铜带从烘烤温度降低到低温,便于后期的人工检验印刷是否合格。优选的,步骤S6中的所述烘箱为红外线隧道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紫外固化和加热烘烤固定结合,相对于只有紫外固定而言,减少废气处理,相对于只有加热烘烤而言又能够节约烘烤时间,从而节约废气处理的成本,又缩短整个印刷工艺的时间以及减少能源消耗;除尘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能够控制清洗剂出液的流速,可以节约清洗剂的使用量,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铜带经过冲压加工冲压出定位孔;S2:根据屏蔽件上的绝缘层展开形状制作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匹配的丝印网版,并将所述丝印网版放置到转丝印设备中;S3:将经步骤S1中的加工后的铜带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能够控制清洗剂出液的流速;根据铜带的运输速度,调节清洗剂的流出速度,从而在保证清洗效果的同时,节约清洗剂的使用。S4:步骤S3中除尘处理后的铜带通过定位孔定位至所述转丝印设备的印刷处,将绝缘油墨添加到所述丝印网版上对传送至印刷处的铜带进行印刷;S5:将印刷完成后的铜带送至紫外灯进行固化;可以使用普通的紫外灯固定在铜带输送的轨道的一侧,印刷后的铜带随着输送轨道匀速经过紫外灯,则完成简单的紫外固化操作;S6:将步骤S5中经紫外固化的铜带输送至红外线隧道炉中烘干5分钟,使用的红外线隧道炉的烘干温度为210℃。红外线隧道炉的运输末端可以设有散热系统。有利于铜带从烘烤温度降低到低温,便于后期的人工检验印刷是否合格。具体的,步骤S3中使用的清洗剂装在透明容器中,透明容器的出液端设有管道,管道的出液口与待清洗的铜带相交,管道上设有控制液体流速的控制阀。控制阀为电磁阀,输送铜带的装置上设有铜带测速装置,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与铜带测速装置电连接。可以根据铜带的运输速度,自动调节清洗液的流速。具体的,步骤S6烘干完成后,设置冷却输送轨道。边运输边冷却,在到达运输目地的时候,避免当人工检验是否合格时烫伤工作人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铜带经过冲压加工冲压出定位孔;S2:根据屏蔽件上的绝缘层展开形状制作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匹配的丝印网版,并将所述丝印网版放置到转丝印设备中;S3:将经步骤S1中的加工后的铜带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能够控制清洗剂出液的流速;S4:步骤S3中除尘处理后的铜带通过定位孔定位至所述转丝印设备的印刷处,将绝缘油墨添加到所述丝印网版上对传送至印刷处的铜带进行印刷;S5:将印刷完成后的铜带送至紫外灯进行固化;S6:将步骤S5中经紫外固化的铜带输送至烘箱烘干4‑6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铜带经过冲压加工冲压出定位孔;S2:根据屏蔽件上的绝缘层展开形状制作与所述定位孔位置相匹配的丝印网版,并将所述丝印网版放置到转丝印设备中;S3:将经步骤S1中的加工后的铜带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能够控制清洗剂出液的流速;S4:步骤S3中除尘处理后的铜带通过定位孔定位至所述转丝印设备的印刷处,将绝缘油墨添加到所述丝印网版上对传送至印刷处的铜带进行印刷;S5:将印刷完成后的铜带送至紫外灯进行固化;S6:将步骤S5中经紫外固化的铜带输送至烘箱烘干4-6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件的铜带的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的清洗剂装在透明容器中,所述透明容器的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花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蓝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