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地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72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地拖,包括本体、条板以及堵头,所述堵头连接在条板的两端,所述本体与条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本体的两端与堵头连接,在所述本体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压扣盖板,所述压扣盖板与本体铰接,所述本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拖把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本体、条板、堵头以及压扣盖板的装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实现布头的良好套装,而且整体结构拆装方便快捷,易于各损坏零部件的更换。

A kind of flat ground tow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at ground towing,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strip and a plug. The plug is connected to the two ends of the strip, th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rip,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bod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lug, and the pressure buckle cover plat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symmetrically, and the press cover plat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dy, and the press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e body is connected to a mop rod through a connecting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assembly structure of the body, the bar plate, the plug and the buckle cover plate, and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good suit of the head, and the integral structure is easily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damaged parts is ea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地拖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平地拖。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平地拖是常见的清洁用具,现有平地拖的拆装较为复杂,部件损坏后不易更换,另外,对于套接在平地拖上布头的卡接不够稳定,布头套接时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拆装方便快捷,易于更换各零部件的平地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地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条板以及堵头,所述堵头连接在条板的两端,所述本体与条板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本体的两端与堵头连接,在所述本体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压扣盖板,所述压扣盖板与本体铰接,所述本体通过连接组件与拖把杆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所述本体两端成形有卡接槽,在所述卡接槽内成形有螺丝柱,在所述堵头中部成形有向内侧凸起的卡接部,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与螺丝柱对应配合的柱形槽,所述本体与堵头连接时,所述堵头的卡接部置于本体的卡接槽内,且所述本体的螺丝柱插入至堵头的柱形槽内。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在所述堵头两端成形有向内侧凸起的连接部,在所述条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部对应配合的限位通孔,所述堵头与条板连接时,所述堵头的连接部插入至条板端部的限位通孔内。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在所述条板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限位凸条,所述导向限位凸条设置在本体两侧,在所述堵头内侧底部设置有与导向限位凸条两端对应配合的导向槽。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头以及锁紧头,所述连接座下部与本体铰接,所述连接座上部与连接头下部铰接,所述连接头上部通过锁紧头与拖把杆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本体的铰接方向同连接座与连接头的铰接方向垂直布置。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所述连接座与本体的铰接方向与本体的轴向方向一致,在所述连接座下部设置有转动销孔,所述连接座置于主体中部的安装槽内,并通过转动销与主体铰接,在所述转动销孔内、两个转动销之间设置有弹簧。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在所述主体中部的安装槽内、连接座的下方设置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的上端面呈与连接座下部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且与连接座下部接触。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在所述压扣盖板与本体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槽,在所述铰接槽内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本体侧边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槽对应配合的铰接轴部,在所述铰接轴部上设置有与铰接槽内的凸起部对应配合的凸台结构,所述压扣盖板在开启状态时,所述铰接槽的凸起部与铰接轴部的凸台结构配合,以使压扣盖板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开启状态。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在所述堵头上成形有用于压扣盖板在开启状态时的让位凹槽,在所述条板下方设置有软质垫板。本技术所述的平地拖,其在所述压扣盖板外侧成形有牙扣布头凸起,所述压扣盖板的牙扣布头凸起与条板两侧的压接部对应配合对套接在平地拖上的布头压紧。本技术利用本体、条板、堵头以及压扣盖板的装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实现布头的良好套装,而且整体结构拆装方便快捷,易于各损坏零部件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压扣盖板开启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侧视图。图5是图2的剖视图。图6和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8是本技术的拆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本体、堵头以及压扣盖板装配后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本体、堵头以及压扣盖板的拆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和图14是本技术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本体,1a为卡接槽,1b为螺丝柱,1c为铰接轴部,1d为凸台结构,2为条板,2a为限位通孔,2b为导向限位凸条,2c为压接部,3为堵头,3a为卡接部,3b为柱形槽,3c为连接部,3d为导向槽,3e为让位凹槽,4为压扣盖板,4a为铰接槽,4b为凸起部,4c为牙扣布头凸起,5为连接组件,5a为连接座,5b为连接头,5c为锁紧头,5d为转动销孔,5e为转动销,5f为弹簧,5g为耐磨垫,6为软质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14所示,一种平地拖,包括本体1、条板2以及堵头3,所述堵头3连接在条板2的两端,所述本体1与条板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本体1的两端与堵头3连接,在所述本体1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压扣盖板4,所述压扣盖板4与本体1铰接,所述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与拖把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两端成形有卡接槽1a,在所述卡接槽1a内成形有螺丝柱1b,在所述堵头3中部成形有向内侧凸起的卡接部3a,在所述卡接部3a上设置有与螺丝柱1b对应配合的柱形槽3b,所述本体1与堵头3连接时,所述堵头3的卡接部3a置于本体1的卡接槽1a内,且所述本体1的螺丝柱1b插入至堵头3的柱形槽3b内;在所述堵头3两端成形有向内侧凸起的连接部3c,在所述条板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部3c对应配合的限位通孔2a,所述堵头3与条板2连接时,所述堵头3的连接部3c插入至条板2端部的限位通孔2a内;在所述条板2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限位凸条2b,所述导向限位凸条2b设置在本体1两侧,在所述堵头3内侧底部设置有与导向限位凸条2b两端对应配合的导向槽3d。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5a、连接头5b以及锁紧头5c,所述连接座5a下部与本体1铰接,所述连接座5a上部与连接头5b下部铰接,所述连接头5b上部通过锁紧头5c与拖把杆连接,所述连接座5a与本体1的铰接方向同连接座5a与连接头5b的铰接方向垂直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5a与本体1的铰接方向与本体1的轴向方向一致,在所述连接座5a下部设置有转动销孔5d,所述连接座5a置于主体1中部的安装槽内,并通过转动销5e与主体1铰接,在所述转动销孔5d内、两个转动销5e之间设置有弹簧5f,在所述主体1中部的安装槽内、连接座5a的下方设置有耐磨垫5g,所述耐磨垫5g的上端面呈与连接座5a下部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且与连接座5a下部接触。其中,在所述压扣盖板4与本体1对应的一侧设置有铰接槽4a,在所述铰接槽4a内设置有凸起部4b,在所述本体1侧边设置有与所述铰接槽4a对应配合的铰接轴部1c,在所述铰接轴部1c上设置有与铰接槽4a内的凸起部4b对应配合的凸台结构1d,所述压扣盖板4在开启状态时,所述铰接槽4a的凸起部4b与铰接轴部1c的凸台结构1d配合,以使压扣盖板4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始终保持开启状态,方便使用者夹持布头,在所述堵头3上成形有用于压扣盖板4在开启状态时的让位凹槽3e,在所述条板2下方设置有软质垫板6,在所述压扣盖板4外侧成形有牙扣布头凸起4c,所述压扣盖板4的牙扣布头凸起4c与条板2两侧的压接部2c对应配合,对套接在平地拖上的布头压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地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地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条板(2)以及堵头(3),所述堵头(3)连接在条板(2)的两端,所述本体(1)与条板(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本体(1)的两端与堵头(3)连接,在所述本体(1)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压扣盖板(4),所述压扣盖板(4)与本体(1)铰接,所述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5)与拖把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地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条板(2)以及堵头(3),所述堵头(3)连接在条板(2)的两端,所述本体(1)与条板(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本体(1)的两端与堵头(3)连接,在所述本体(1)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压扣盖板(4),所述压扣盖板(4)与本体(1)铰接,所述本体(1)通过连接组件(5)与拖把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两端成形有卡接槽(1a),在所述卡接槽(1a)内成形有螺丝柱(1b),在所述堵头(3)中部成形有向内侧凸起的卡接部(3a),在所述卡接部(3a)上设置有与螺丝柱(1b)对应配合的柱形槽(3b),所述本体(1)与堵头(3)连接时,所述堵头(3)的卡接部(3a)置于本体(1)的卡接槽(1a)内,且所述本体(1)的螺丝柱(1b)插入至堵头(3)的柱形槽(3b)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堵头(3)两端成形有向内侧凸起的连接部(3c),在所述条板(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连接部(3c)对应配合的限位通孔(2a),所述堵头(3)与条板(2)连接时,所述堵头(3)的连接部(3c)插入至条板(2)端部的限位通孔(2a)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地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条板(2)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导向限位凸条(2b),所述导向限位凸条(2b)设置在本体(1)两侧,在所述堵头(3)内侧底部设置有与导向限位凸条(2b)两端对应配合的导向槽(3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座(5a)、连接头(5b)以及锁紧头(5c),所述连接座(5a)下部与本体(1)铰接,所述连接座(5a)上部与连接头(5b)下部铰接,所述连接头(5b)上部通过锁紧头(5c)与拖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鸿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