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43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水箱和喷灌装置,喷灌装置与水箱连通,喷灌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水箱侧面,喷灌装置包括输水管和喷水管,输水管呈“L”形结构,输水管的竖直段一端与水箱下部连接,输水管的水平段一端与喷水管连接。喷水管呈“L”形结构,喷水管的水平段与输水管连接,喷水管的竖直段竖直向上,喷水管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口。解决了现有喷灌车喷灌时通过喷水管只能对一个区域进行喷灌,且喷灌时存在过量喷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A landscape water saving sprink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ndscape water-saving sprinkler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tank and a sprinkler device, a sprinkler device connected with a water tank, a water outlet of a sprinkler device located on the side of a water tank, and a spray filling and filling of a water pipe and a water spray pipe and a water pipe.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water deliver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part of the water tank, and one end of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water deliver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praying pipe. L The water spray pipe is a \L\ shaped structure,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nozz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ipe,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nozzle is vertically upward, and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water nozzle has multiple outlet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sprinkler irrigation can only sprinkle irrigation in one area by sprinkling water, and excessive sprinkler irrigation can caus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
本技术涉及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
,具体的讲是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
技术介绍
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这就是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对城市绿化生态环境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这一重要性质,也影响一个城市的名誉。在城市制造绿化景观时,需要对植株进行喷灌浇水,现有喷灌车都携带有水箱,喷灌时通过设置在水箱侧面的喷灌装置对位于喷灌车一侧的绿化带进行喷灌,由于喷灌装置多由一根喷灌软管组成,其喷灌出的水多集中在一个区域中,造成了该区域地表水过多,为了使其他区域也达到喷灌效果,往往将过量的水喷灌至绿化带,一部分水受蒸发影响直接进入大气,造成了水资源严重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通过设置“L”形的喷水管,并在喷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达到喷灌时各个出水口喷灌区域不同,从而避免对某一个区域过量喷灌,实现合理节水的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喷灌车喷灌时通过喷水管只能对一个区域进行喷灌,且喷灌时存在过量喷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包括水箱和喷灌装置,喷灌装置与水箱连通,喷灌装置的出水口位于水箱侧面,喷灌装置包括输水管和喷水管,输水管呈“L”形结构,输水管的竖直段一端与水箱下部连接,输水管的水平段一端与喷水管连接。喷水管呈“L”形结构,喷水管的水平段与输水管连接,喷水管的竖直段竖直向上,喷水管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口。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将喷水管和输水管设置成“L”形结构,并且在喷水管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设置多个出水口,由于喷水管中从下至上管压存在差距,位于喷水管下段的管压高于中段的管压和上段的管压,因此从位于喷水管下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距离最远,可以喷灌到远离喷灌水车的绿化带中,基于此位于喷水管中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距离适中,位于喷水管上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区域靠近喷灌车,在进行喷灌中可以对绿化带中多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喷灌,解决了现有喷灌车喷灌时通过喷水管只能对一个区域进行喷灌,且喷灌时存在过量喷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进一步的,喷水管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喷水管、第二喷水管和第三喷水管,第一喷水管上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喷水管上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三喷水管上设有第三出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的开口大小依次递增。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将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的开口大小依次递增,开口越大其喷灌的距离越短,开口越小其喷灌的距离越远,再结合喷水管下段的管压高于中段的管压和上段的管压,使之通过喷水管可以对多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喷灌。可选的,第二喷水管下部设有螺纹,且第二喷水管下部伸入第一喷水管内,并通过螺纹与第一喷水管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之间设置螺纹,可以通过螺纹调节第二喷水管的长度,进而调节从第二出水口喷灌区域。进一步的,第一喷水管上设有一号限流阀,一号限流阀位于第一出水口的上方,第二喷水管上设有二号限流阀,二号限流阀位于第二出水口上方。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一号限流阀和二号限流阀可以控制二号出水口与三号出水口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实现对喷灌区域的调控。可选的,第一喷水管、第二喷水管和第三喷水管的管径依次递减。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随着喷水管的高度上升,水箱的中的液体较难提升到较高高度,通过将第一喷水管、第二喷水管和第三喷水管的管径依次递减,缩小了管径提高了管压,从而使喷水管中的液体能提升到较高高度。可选的,第一喷水管的管径大于第二喷水管的管径,第三喷水管的管径大于第二喷水管的管径。可选的,输水管上设有第三限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将喷水管和输水管设置成“L”形结构,并且在喷水管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设置多个出水口,由于喷水管中从下至上管压存在差距,位于喷水管下段的管压高于中段的管压和上段的管压,因此从位于喷水管下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距离最远,可以喷灌到远离喷灌水车的绿化带中,基于此位于喷水管中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距离适中,位于喷水管上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区域靠近喷灌车,在进行喷灌中可以对绿化带中多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喷灌,解决了现有喷灌车喷灌时通过喷水管只能对一个区域进行喷灌,且喷灌时存在过量喷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2、通过将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的开口大小依次递增,开口越大其喷灌的距离越短,开口越小其喷灌的距离越远,再结合喷水管下段的管压高于中段的管压和上段的管压,使之通过喷水管可以对多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喷灌。3、通过在第一喷水管和第二喷水管之间设置螺纹,可以通过螺纹调节第二喷水管的长度,进而调节从第二出水口喷灌区域。4、通过设置一号限流阀和二号限流阀可以控制二号出水口与三号出水口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实现对喷灌区域的调控。5、由于随着喷水管的高度上升,水箱的中的液体较难提升到较高高度,通过将第一喷水管、第二喷水管和第三喷水管的管径依次递减,缩小了管径提高了管压,从而使喷水管中的液体能提升到较高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喷灌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灌装置与水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喷水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喷水管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为水箱、2为喷灌装置、3为输水管、4为第三限流阀、5为喷水管、501为第一喷水管、502为第二喷水管、503为第三喷水管、6为防渗水头、7为第一出水口、8为第二出水口、9为第三出水口、11为一号限流阀、12为二号限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保护内容。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包括水箱1和喷灌装置2,喷灌装置2与水箱1连通,喷灌装置2的出水口位于水箱1侧面,喷灌装置2包括输水管3和喷水管5,输水管3呈“L”形结构,输水管3的竖直段一端与水箱1下部连接,输水管3的水平段一端与喷水管5连接,喷水管5呈“L”形结构,喷水管5的水平段与输水管3连接,喷水管5的竖直段竖直向上,喷水管5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口。使用中,将喷水管和输水管设置成“L”形结构,并且在喷水管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设置多个出水口,由于喷水管中从下至上管压存在差距,位于喷水管下段的管压高于中段的管压和上段的管压,因此从位于喷水管下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距离最远,可以喷灌到远离喷灌水车的绿化带中,基于此位于喷水管中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距离适中,位于喷水管上段的出水口喷出的水喷灌区域靠近喷灌车,在进行喷灌中可以对绿化带中多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喷灌,解决了现有喷灌车喷灌时通过喷水管只能对一个区域进行喷灌,且喷灌时存在过量喷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包括水箱(1)和喷灌装置(2),所述喷灌装置(2)与水箱(1)连通,喷灌装置(2)的出水口位于水箱(1)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装置(2)包括输水管(3)和喷水管(5),所述输水管(3)呈“L”形结构,输水管(3)的竖直段一端与水箱(1)下部连接,所述喷水管(5)呈“L”形结构,喷水管(5)的竖直段竖直向上,喷水管(5)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包括水箱(1)和喷灌装置(2),所述喷灌装置(2)与水箱(1)连通,喷灌装置(2)的出水口位于水箱(1)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装置(2)包括输水管(3)和喷水管(5),所述输水管(3)呈“L”形结构,输水管(3)的竖直段一端与水箱(1)下部连接,所述喷水管(5)呈“L”形结构,喷水管(5)的竖直段竖直向上,喷水管(5)的竖直段上从下至上分布有多个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5)从下至上包括第一喷水管(501)、第二喷水管(502)和第三喷水管(503),所述第一喷水管(501)上设有第一出水口(7),所述第二喷水管(502)上设有第二出水口(8),所述第三喷水管(503)上设有第三出水口(9),所述第一出水口(7)、第二出水口(8)和第三出水口(9)的开口大小依次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观节水喷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水管(502)下部设有螺纹,且第二喷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才栋于卫月杨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万绿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