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400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包括装置架、种植盆体、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接水管和外支杆,所述装置架的下端垂直安置有连接底杆,所述连接底杆的中间处垂直安置有支撑架,所述种植盆体的两端通过盆体安置抓手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均通过固定夹安置在装置架上,所述接水管与第一输水管连接处设置有水泵。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结合现在使用的幼苗培育用到的盆栽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红豆杉的种植方便性和植物本身需要的种植条件进行相应的种植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提高整个红豆杉的生长环境的特定需求,有助于红豆杉的健康生长。

An early stage planting and watering device for yew seedl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 - assisted planting and irrigation device for the young Taxus seedlings, which includes a device frame, a planting basin body, a first water supply pipe, a second pipe, a pipe and an outer branch. The bottom of the devic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body are fix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a pot body. The first transmission pipe and the second water pipe are all placed on the device frame through a fixed clamp, and the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to design the planting and irrigation device for the seedlings of Taxus chinensis, combined with the pot planting structure used in the seedling cultivation. Considering the planting convenience of Taxus and the planting conditions needed by the plant, the structure of the plant is designed, which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plant. The specific demand for growth environment of Taxus chinensis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Tax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红豆杉种植装置
,具体为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红豆杉高达30米,胸径达65-100厘米;树皮灰褐色、红褐色或暗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或淡黄绿色,秋季变成绿黄色或淡红褐色,二、三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灰褐色;冬芽黄褐色、淡褐色或红褐色,有光泽;冬芽鳞片背部圆或有钝棱脊;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考虑到红豆杉植物的珍贵性,而且其本身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是十分的高,现在针对其特定的生长环境需求,希望能够提高其种植生长的成活率,使得红豆杉的种植也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红豆杉在自然生长的环境下,生长的速度比较的慢,而且成活率也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包括装置架、种植盆体、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接水管和外支杆,所述装置架的下端垂直安置有连接底杆,且连接底杆的下端中央处垂直连接有固定杆,其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固定端头,所述连接底杆的中间处垂直安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端安插连接有辅助支撑杆,其辅助支撑杆的上端之间安置有辅助圈,所述种植盆体的两端通过盆体安置抓手固定在支撑架上,且种植盆体的盆体底部预留有底孔,其盆体底部上安放有镂空盆底垫,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均通过固定夹安置在装置架上,且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接水管与第一输水管连接处设置有水泵,所述外支杆安置在装置架的顶端处,且外支杆之间安置有遮挡盖。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预留有安插孔,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安插头,且安插头与安插孔相卡合。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前端依次设置有连接端和固定环扣,所述辅助圈包括外圈环和内环扣,且外圈环固定在固定环扣中。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头设置为锥体结构,且固定端头的正上方设置为连接底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中部和上部均依次设置有下喷头和上喷头,且每个喷头均独自设置有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结合现在使用的幼苗培育用到的盆栽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到红豆杉的种植方便性和植物本身需要的种植条件进行相应的种植装置的结构设计;1、通过整体的支架结构进行连接安置,在支架的底部通过椎体结构的固定端头进行地面上的安插固定,使得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得到保证;2、种植盆体通过活动的盆体安置抓手固定在装置架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种植盆体高度的调节,结构上的灵活性提高了整个盆体的实用性;3、通过辅助支撑杆活动安插在装置架上,然后在辅助支撑杆之间设置辅助圈,可以使得植物的上部树枝得到内环扣的辅助支撑,保证了红豆杉的垂直生长;4、在装置架上对称安置有输水管和喷头组成的浇灌装置,喷头设置有上下两组,可以进行土壤层和树枝两部分的浇灌,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浇灌需求,十分的实用;5、此外,在装置架的顶部设置有外支杆,结合遮挡盖进行雨水和强光的遮挡,提高整个红豆杉的生长环境的特定需求,有助于红豆杉的健康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辅助支撑杆和辅助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架,101、支撑架,1011、安插孔,2、连接底杆,3、固定杆,4、固定端头,5、辅助支撑杆,501、安插头,502、连接端,503、固定环扣,6、辅助圈,601、外圈环,602、内环扣,7、种植盆体,8、盆体安置抓手,9、盆体底部,10、镂空盆底垫,11、底孔,12、第一输水管,13、第二输水管,14、连接管,15、水泵,16、接水管,17、固定夹,18、下喷头,19、上喷头,20、外支杆,21、遮挡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包括装置架1、连接底杆2、固定杆3、固定端头4、辅助支撑杆5、辅助圈6、种植盆体7、盆体安置抓手8、盆体底部9、镂空盆底垫10、底孔11、第一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3、连接管14、水泵15、接水管16、固定夹17、下喷头18、上喷头19、外支杆20和遮挡盖21,装置架1的下端垂直安置有连接底杆2,且连接底杆2的下端中央处垂直连接有固定杆3,其固定杆3的下端安装有固定端头4,连接底杆2的中间处垂直安置有支撑架101,且支撑架101的上端安插连接有辅助支撑杆5,其辅助支撑杆5的上端之间安置有辅助圈6,固定端头4设置为锥体结构,且固定端头4的正上方设置为连接底杆2,可以稳定的安置在地面,支撑架101的顶部预留有安插孔1011,辅助支撑杆5的底端设置有安插头501,且安插头501与安插孔1011相卡合,可以形成可拆卸结构,使用方便,辅助支撑杆5的前端依次设置有连接端502和固定环扣503,辅助圈6包括外圈环601和内环扣602,且外圈环601固定在固定环扣503中,辅助树枝的固定,种植盆体7的两端通过盆体安置抓手8固定在支撑架101上,且种植盆体7的盆体底部9预留有底孔11,其盆体底部9上安放有镂空盆底垫10,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均通过固定夹17安置在装置架1上,且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之间通过连接管14相连通,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的中部和上部均依次设置有下喷头18和上喷头19,且每个喷头均独自设置有控制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喷头的使用,接水管16与第一输水管12连接处设置有水泵15,外支杆20安置在装置架1的顶端处,且外支杆20之间安置有遮挡盖21。工作原理:该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主要从红豆杉的垂直生长和浇灌两个方面进行装置结构上的设计,整个装置架1为整体的支撑结构,其装置架1下端的连接底杆2、固定杆3和固定端头4均为整体连接结构,在种植红豆杉幼苗之前,需要将盆体安置抓手8固定在装置架1上,然后将红豆杉幼苗种植在种植盆体7中,接着辅助支撑杆5安插在装置架1中,将辅助圈6固定住红豆杉的上部分树枝,通过固定夹17将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固定在装置架1上,然后根据需要通过下喷头18和上喷头19进行红豆杉的根部和树枝的浇灌,当外界的光照十分的强烈时,可以将遮挡盖21固定在外支杆20上,进行部分光照的遮挡,整体的实用性很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包括装置架(1)、种植盆体(7)、第一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3)、接水管(16)和外支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1)的下端垂直安置有连接底杆(2),且连接底杆(2)的下端中央处垂直连接有固定杆(3),其固定杆(3)的下端安装有固定端头(4),所述连接底杆(2)的中间处垂直安置有支撑架(101),且支撑架(101)的上端安插连接有辅助支撑杆(5),其辅助支撑杆(5)的上端之间安置有辅助圈(6),所述种植盆体(7)的两端通过盆体安置抓手(8)固定在支撑架(101)上,且种植盆体(7)的盆体底部(9)预留有底孔(11),其盆体底部(9)上安放有镂空盆底垫(10),所述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均通过固定夹(17)安置在装置架(1)上,且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之间通过连接管(14)相连通,所述接水管(16)与第一输水管(12)连接处设置有水泵(15),所述外支杆(20)安置在装置架(1)的顶端处,且外支杆(20)之间安置有遮挡盖(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期辅助红豆杉幼苗种植浇灌装置,包括装置架(1)、种植盆体(7)、第一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3)、接水管(16)和外支杆(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架(1)的下端垂直安置有连接底杆(2),且连接底杆(2)的下端中央处垂直连接有固定杆(3),其固定杆(3)的下端安装有固定端头(4),所述连接底杆(2)的中间处垂直安置有支撑架(101),且支撑架(101)的上端安插连接有辅助支撑杆(5),其辅助支撑杆(5)的上端之间安置有辅助圈(6),所述种植盆体(7)的两端通过盆体安置抓手(8)固定在支撑架(101)上,且种植盆体(7)的盆体底部(9)预留有底孔(11),其盆体底部(9)上安放有镂空盆底垫(10),所述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均通过固定夹(17)安置在装置架(1)上,且第一输水管(12)和第二输水管(13)之间通过连接管(14)相连通,所述接水管(16)与第一输水管(12)连接处设置有水泵(15),所述外支杆(20)安置在装置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永泰县迄今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