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pecial coating for electromagnetic oven cooker.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 special coating for an electromagnetic stove includes a first conductive layer, a magnetoconducting layer, which is form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layer, and second conductive layer,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layer is form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agnetoconductive layer. When the special coating is applie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pot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the heating power of the electric cooker can be improved or the stability of the power in us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锅具专用涂层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常用炊具,通常而言,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在交变电流的作用下,设置在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会产生磁场,进一步磁场内的磁力线在穿过具有铁磁性质的锅具底部时,会产生涡流,从而使得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因此,目前电磁炉使用的锅具都是铁磁材料制成的,例如铁、不锈钢。陶瓷锅具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引起化学反应,并且陶瓷锅具传热快、散热慢,有效地减少了热量的散发,很小的火力即可满足烹调的需要。然而,由于陶瓷材料不具有铁磁性能,因此难以应用于电磁炉中。目前,为了将陶瓷锅具应用于电磁炉中,需要在陶瓷表面贴一层导磁膜,然而,该导磁膜的制作过程复杂,并且通常采用该方法制作的陶瓷锅加热功率较低,使用时的功率也不稳定。因此,目前的电磁炉锅具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磁炉锅具专用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电磁炉锅具专用涂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导磁层,所述导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炉锅具专用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层;导磁层,所述导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于所述导磁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层 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独立地具有4~8微米的厚度,所述导磁层具有6~12微米的厚度;所述第一导电层 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独立地含有65~75重量份的金属粉和5~10重量份的第一玻璃粉;所述金属粉包括 金属核和表面金属层,所述表面金属层形成在所述金属核的表面,所述金属核是由铜、金、铝及其合金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所述表面金属层是由选自银、金、镍及其合金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所述金属粉为镀银铜粉,并且基于所述镀银铜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锅具专用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层;导磁层,所述导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下表面;以及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于所述导磁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独立地具有4~8微米的厚度,所述导磁层具有6~12微米的厚度;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独立地含有65~75重量份的金属粉和5~10重量份的第一玻璃粉;所述金属粉包括金属核和表面金属层,所述表面金属层形成在所述金属核的表面,所述金属核是由铜、金、铝及其合金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所述表面金属层是由选自银、金、镍及其合金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所述金属粉为镀银铜粉,并且基于所述镀银铜粉的总重量,所述镀银铜粉含有20~30重量%的银;所述导磁层含有60~70重量份的磁粉和5~10重量份的第二玻璃粉;所述第一玻璃粉和所述第二玻璃粉分别独立地具有490~700摄氏度的烧结温度所述第一玻璃粉和所述第二玻璃粉为SHBF-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迪,张涛,汤多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云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