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87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0:45
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内左右两侧的顶靠装置、设置于所述顶靠装置之间的第二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散热翅片的拆卸或者更换,进而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使用范围广,并且可以更换一些散热效果不同的材料,以便满足不同产品散热的需求,通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A high efficient small radiator

A high efficient small radiator includes a connecting device, a fixed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device, a first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set on the connecting device, a top leaning device set i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rst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a secon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rrang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disassemble or replace the fin of heat dissipation, and can adapt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 use a wide range, and can replace som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so as to meet the heat dissipation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products, and it is versatile and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散热器主要通过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然而,散热翅片往往是固定在连接板上不变的,无法对其进行拆卸或者更换,进而通用性差,仅能满足一件产品的散热需求,使用范围窄,无法得到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小型散热器。为达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内左右两侧的顶靠装置、设置于所述顶靠装置之间的第二散热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端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端部的第一顶靠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二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下方的若干安装块、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左右两侧的第三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散热板下端的顶靠块、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方的定位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左右两侧的第二顶靠杆,所述顶靠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一侧的第三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板另一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第四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四散热板上的若干第五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五散热板之间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定位杆。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一散热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散热板处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之间,所述安装块设有若干个,所述安装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散热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三散热板相互垂直。所述顶靠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块与所述第三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靠块的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顶靠块上,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三散热板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块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方孔,所述第二顶靠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顶靠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靠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散热板的下端收容于所述方孔内且顶靠在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所述第五散热板处于位于左右两侧的顶靠板之间,所述第五散热板贯穿所述第四散热板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板顶靠在所述第五散热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三顶靠杆顶靠在位于上方的第五散热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杆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散热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设有若干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四散热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杆处于所述第五散热板之间,且顶靠在所述第五散热板上,所述第二顶靠杆的上端顶靠在位于下方的第五散热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高效的小型散热器能够实现对散热翅片的拆卸或者更换,进而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使用范围广,并且可以更换一些散热效果不同的材料,以便满足不同产品散热的需求,通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效的小型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1、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1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2、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1上的第一散热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3内左右两侧的顶靠装置4、设置于所述顶靠装置4之间的第二散热装置5。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连接板11、位于所述连接板11下方的连接杆12、位于所述连接板11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13。所述连接板11呈长方体,所述连接板11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所述连接杆12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若干安装孔121,所述安装孔121呈圆形且可供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散热板1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11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板13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第一散热板1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传递热量。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11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块21、设置于所述固定块21上的第一弹簧22、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22上端的第一固定杆2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3端部的第一顶靠杆24。所述固定块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1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3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13上。所述第一顶靠杆2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顶靠杆2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24的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13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包括第二散热板31、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31下方的若干安装块32、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31左右两侧的第三散热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三散热板33下端的顶靠块34、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31上方的定位块35、位于所述顶靠块35左右两侧的第二顶靠杆36。所述第二散热板3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板3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板3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11上,所述第二散热板31处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3之间,所述第二散热板3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安装块32设有若干个,所述安装块3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数量相同,所述安装块3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内,从而对所述第二散热板3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三散热板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散热板3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散热板31的端部与所述第三散热板3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板31与所述第三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内左右两侧的顶靠装置、设置于所述顶靠装置之间的第二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端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端部的第一顶靠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二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下方的若干安装块、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左右两侧的第三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散热板下端的顶靠块、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方的定位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左右两侧的第二顶靠杆,所述顶靠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一侧的第三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板另一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第四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四散热板上的若干第五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五散热板之间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定位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包括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内左右两侧的顶靠装置、设置于所述顶靠装置之间的第二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位于所述连接板下方的连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散热板,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上端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端部的第一顶靠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第二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下方的若干安装块、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左右两侧的第三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散热板下端的顶靠块、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方的定位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左右两侧的第二顶靠杆,所述顶靠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靠装置包括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一侧的第三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板另一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第四散热板、设置于所述第四散热板上的若干第五散热板、位于所述第五散热板之间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定位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一散热板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靠杆的侧面顶靠在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侧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的小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尧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尧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