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结构部件技术

技术编号:178169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结构部件,目的在于伴随金属材料表面的喷丸硬化处理而在飞机和汽车等使用的结构部件等金属部件的制造中,使在喷丸硬化处理的前后金属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几乎不变化且提高疲劳特性。使用平均粒径200μm以下的投射材料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喷丸硬化处理,所述金属材料表面的所述投射工序后的表面粗糙度相对所述投射工序前的表面粗糙度的比是0.8以上1.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疲劳特性的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结构部件。技术背景作为用于提高飞机和汽车等使用的结构部件等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表 面改质方法,知道有喷丸硬化处理(参照非专利文献1)。所谓的喷丸硬化处理是例如把粒径0.8mm前后的无数粒子(投射材料)与压缩空气一起进 行喷射,通过向金属材料表面敲打来提高金属材料表面的硬度,以一定的 深度形成具有压缩残留应力的层的方法。作为提高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其他方法,片状物敲击(7,:y:/tf— 二乂夕、')、冷加工(n/PK、I7 —夕)等技术也被使用。非专利文献1: X Y — K一少(T.Dorr)及其他四人、"Influence of Shot Peening 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High-Strength Aluminium-andMagnesium Alloys" (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hot Peening) 1999年、(Institute of Precision Mechanics)华沙、波兰、互联网 〈URL : htt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具有向轻合金或包括钢铁的金属材料的表面投射粒子的投射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是200μm以下, 所述金属材料表面的所述投射工序后的算术平均粗糙度相对所述投射工序前的算术平均粗糙度的比是0.8以上1.5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栗和幸关川贵洋井上明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