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677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属于高层建筑通风窗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防止飞鸟蚊虫或者空中的杂物从窗口进入室内,避免其对室内造成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墙体、下墙体、设置在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的窗体,所述上墙体内设有窗体活动空腔,上墙体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窗体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还设有安全纱窗。本装置通过在高层建筑的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设置窗体和安全纱窗,当需要开窗通风时,窗体由驱动装置驱动提升,从而打开窗口。而此时纱窗位于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可以防止高空杂物和飞鸟蚊虫进入室内,避免其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
本技术涉及高层建筑通风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有更多的人在高层建筑中工作生活。这使得楼内与自然环境的空气交换更显重要。在高层建筑中,为了防止空气流通受阻,提高通风性,一般情况不使用平开窗与推拉窗,而是使用上悬窗。目前,公告号为CN2020008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浇注式节能上悬窗,它包括安装在窗框内的窗扇,窗框的上端内侧壁与窗扇的上端外侧壁之间通过支撑铰链连接,所述窗框的下横梁上安装有带手摇柄的链式开窗器,链式开窗器内安装有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的链条,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由手摇柄驱动,链条的外末端固定在窗扇的下横梁上。这种浇注式节能上悬窗虽然方便开启窗口,便于室内通风,但是飞鸟蚊虫或空气中的灰尘污物可能会从窗口进入室内,造成室内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其具有防止飞鸟蚊虫或空气中的灰尘污物从窗口进入室内,避免室内受污染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包括上墙体、下墙体、设置在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的窗体,所述上墙体内设有窗体活动空腔,上墙体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窗体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还设有安全纱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室内外通风换气时,驱动装置驱动窗体向上移动至窗体活动空腔内,这样便可进行室内外通风。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的安全纱窗在窗体升起后可以放下并遮住窗口,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污物从打开的窗口飘进室内,并且也可以防止飞鸟蚊虫飞进室内,如此便可避免由灰尘污物和飞鸟蚊虫造成的室内污染。进一步设置:所述安全纱窗与窗体之间设有牵引绳,窗体活动空腔顶部设有第一定滑轮,牵引绳由窗体底端引出绕过第一定滑轮与安全纱窗顶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窗体由驱动装置驱动向上移动至窗体活动空腔时,牵引绳在窗体底部的一端随着窗体上升,牵引绳在安全纱窗顶部的一端随安全纱窗一起下降,当窗体上升至窗体活动空腔时,安全纱窗下降至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防止高空杂物和飞鸟蚊虫从窗口进入室内。同理,当窗体下降至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时,安全纱窗上升至窗体活动空腔内,这样便可减少安全纱窗裸露在外,不仅可以延长安全纱窗的使用时间,而且减少安全纱窗受到的灰尘沾染,减少安全纱窗清洗次数。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墙体内的伺服电机、设置在伺服电机与窗体之间的吊绳、设置窗体活动空腔顶部的第二定滑轮,吊绳由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引出绕过第二定滑轮与窗体顶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窗体上下移动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卷放吊绳,从而实现控制窗体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安全纱窗顶部设有第一定位传感器,窗体活动空腔内设有用于触发第一定位传感器的第一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全纱窗上升至窗体活动空腔的过程中,当安全纱窗顶部的第一定位传感器触碰到第一定位块时,第一定位传感器被触发并向伺服电机发出停机信号,防止安全纱窗的进一步上升和窗体的进一步下降。进一步设置:所述窗体顶部设有第二定位传感器、窗体活动空腔内设有用于触发第二定位传感器的第二定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窗体上升至窗体活动空腔的过程中,当窗体顶部的第二定位传感器触碰到第二定位块时,第二定位传感器被触发并向伺服电机发出停机信号,防止窗体的进一步上升和安全纱窗的进一步下落。进一步设置:所述窗体与安全纱窗大小相同,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在窗体活动空腔内的高度一致,第二定位块至窗体活动空腔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窗体纵向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全纱窗或者窗体向上移动过程中,都可以完全隐入窗体活动空腔内。进一步设置:所述窗体和安全纱窗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滑槽底端与下墙体固定连接,顶端与窗体活动空腔顶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体和安全纱窗在其相对应的滑槽内滑动,不仅可以限定安全纱窗和窗体的移动轨迹,而且使得窗体和安全纱窗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墙体顶面设有用于放置安全纱窗的第一底槽和用于放置窗体的第二底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全纱窗位于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时,安全纱窗底部落在第一底槽内,使得安全纱窗更加稳定。同理,窗体底部落在第二底槽内,使得窗体更加稳定。进一步设置: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设有用于卷收吊绳的卷收器,卷收器包括卷收轴和设置在卷收轴两端的挡板,卷收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收卷吊绳时,伺服电机带动卷收轴转动,将吊绳卷收到卷收轴上,挡板防止吊绳从卷收轴上滑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高层建筑的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设置窗体和安全纱窗,当需要开窗通风时,窗体由驱动装置驱动提升,从而打开窗口。而此时纱窗位于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可以防止高空杂物和飞鸟蚊虫进入室内,避免其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通风窗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卷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滑槽、第一底槽和第二底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上墙体;11、窗体活动空腔;12、控制内腔;13、第二定位块;14、第一定位块;2、下墙体;3、窗体;31、第二定位传感器;4、驱动装置;41、伺服电机;42、第二定滑轮;43、吊绳;44、卷收器;441、卷收轴;442、挡板;5、滑槽;6、第一底槽;7、第二底槽;8、安全纱窗;81、第一定位传感器;9、第一定滑轮;10、牵引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如图1所示,包括上墙体1、下墙体2和窗体3,窗体3位于上墙体1与下墙体2之间,上墙体1内设有窗体活动空腔11和控制内腔12,控制内腔12内设有用于窗体3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4。当需要打开通风窗时,驱动装置4驱动窗体3向上移动,直至窗体3全部隐入窗体活动空腔11内,这样便可打开通风窗通风,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设置在控制内腔12内的伺服电机41和设置在窗体活动空腔11顶部的第二定滑轮42,伺服电机41上引出一根吊绳43,吊绳43绕过第二定滑轮42与窗体3顶端固定连接。当需要驱动窗体3向上移动至窗体活动空腔11内时,启动伺服电机41,伺服电机41卷收吊绳43,从而带动窗体3上升至窗体活动空腔11内打开通风窗。如图1所示,窗体3顶部设有第二定位传感器31,窗体活动空腔11顶部设有第二定位块13,第二定位块13位于第二定位传感器31正上方。这样当窗体3上升至靠近窗体活动空腔11顶部时,第二定位传感器31触碰到第二定位块13,第二定位传感器31被触发并向伺服电机41发出停机信号,防止窗体3进一步上升。第二定位块13至窗体活动空腔11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窗体3纵向长度,这样可以使得窗体3能够完全隐入窗体活动空腔11内。如图1和2所示,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卷收吊绳43的卷收器44,卷收器44包括设置在伺服电机41输出轴上的卷收轴441,卷收轴441两端均设有挡板442。当卷收器44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包括上墙体(1)、下墙体(2)、设置在上墙体(1)与下墙体(2)之间的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体(1)内设有窗体活动空腔(11),上墙体(1)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窗体(3)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4),上墙体(1)与下墙体(2)之间还设有安全纱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包括上墙体(1)、下墙体(2)、设置在上墙体(1)与下墙体(2)之间的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墙体(1)内设有窗体活动空腔(11),上墙体(1)内还设有用于驱动窗体(3)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4),上墙体(1)与下墙体(2)之间还设有安全纱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纱窗(8)与窗体(3)之间设有牵引绳(10),窗体活动空腔(11)顶部设有第一定滑轮(9),牵引绳(10)由窗体(3)底端引出绕过第一定滑轮(9)与安全纱窗(8)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设置在上墙体(1)内的伺服电机(41)、设置在伺服电机(41)与窗体(3)之间的吊绳(43)、设置窗体活动空腔(11)顶部的第二定滑轮(42),吊绳(43)由伺服电机(41)输出轴上引出绕过第二定滑轮(42)与窗体(3)顶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高层建筑物内污染的安全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纱窗(8)顶部设有第一定位传感器(81),窗体活动空腔(11)内设有用于触发第一定位传感器(81)的第一定位块(14)。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忠杰王仲威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